文/張葆青 山東省中醫院副主任醫師 兒科副主任 編輯/英斯 設計/龐婕
轉眼又到了萬物復蘇的春季,細心的媽媽是否在為如何讓寶寶在一年之初有一個好的開始而頭疼呢?《內經》中提出“ 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春天自然界生機勃發,欣欣向榮,所以歷代醫家主張春季調養要從精神、飲食、起居、防病等各方面做起,著眼于一個“ 生” 字。而小兒的生理特點是“ 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與春季的特點相得益彰,故春季調養對于小兒而言,尤為重要。

從中醫理論上講春季在五行中屬木,與肝臟相應,肝臟主人體的疏泄,包括氣血和情緒。所以,春季要以讓寶寶心情舒暢,不可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對較大嬰兒,應帶孩子多游戲,培養孩子積極快樂、蓬勃向上的性格。
春回大地,人體的陽氣開始趨向于表,肌表氣血供應增多而肢體反覺困倦,所以孩子在春天很喜歡睡懶覺。然而,睡懶覺不利于陽氣的升發,要讓孩子習慣早睡早起,多做適當的戶外運動,舒展形體,克服倦怠思眠的狀態,以助陽氣升發,也要多抱著嬰幼兒到空氣清新的戶外曬太陽。《備急千金要方》中給媽媽們提出了建議:“宜時見風日,若都不見風,則令肌膚脆軟。……凡天和暖無風之時,令母將于日中嬉戲,數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牢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陽光和新鮮空氣是嬰幼兒成長不可缺少的,春天帶寶寶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還可以振奮精神,提高思維能力,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有利于促進孩子的全面成長。
在衣著方面,春季氣候變化較大,極易出現乍暖乍寒的情況。俗話說“春捂秋凍”, “春捂”的時期應該是在早春,一般從三月初到四月中旬。“捂”的程度也應當因人因時而異,根據孩子的身體素質及天氣的變化決定增減衣物。一般來說,“春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根據天氣預報隨時增減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體陽氣生發,抗御外邪侵襲;嬰幼兒及體弱怕冷的孩子,清明前不可脫棉衣;“老病號”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哮喘發作或反復呼吸道感染;不可過捂,所穿衣物以正常活動下孩子微微汗出為宜,如果衣物穿得過多,捂得過厚、過緊,不僅不利于肌體御寒,而且還會限制活動。
春季陽氣初生,以發散為主,小兒的飲食要適當食用辛甘發散的食材,不宜過食酸收之味。
中醫認為:“小兒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肝旺則克脾,春季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所以對脾胃功能尚不健全的小兒而言很容易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斂,多吃不利于春天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還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可以給孩子多吃助陽氣升發、滋補脾胃的食物,如香菜、山藥、大棗、蔥、姜、花生、各種面食、豆制品、新鮮蔬菜等。
俗話說:“百草回芽、百病發作。”春天主生發,細菌、病毒等也隨之活躍起來,加上忽冷忽熱的溫度變化、四處飛揚的花粉、小兒內部調節機制及外部保護功能的不完善,均會導致各種傳染性及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麻疹、流腦、腮腺炎、猩紅熱以及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紫癜、濕疹等多有發生。若防范及時是可以減少甚至避免疾病發生的。
媽媽們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一要講衛生,消滅傳染源,避免接觸傳染源。不帶孩子到商場等空氣污濁、人員密集的地方,以防感染;外出回家后要洗過手換過衣服再抱孩子,孩子外出回家后也要注意洗手。二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三要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御能力。此外,對于過敏兒,做戶外運動的時候,要避免有花粉的地方;大風天氣也要避免孩子在戶外活動,必須外出時要戴口罩,以避免污濁的空氣使孩子生病。
(1)通過理論分析計算,確定了浮選尾礦采用還原熔煉+真空蒸餾的方式分離貴金屬的可行性,并通過試驗進行了驗證。
春季寶寶易感冒和咳嗽,下面給家長們介紹幾個治療感冒和咳嗽的小偏方。

張葆青 副教授現任/山東中醫藥大學兒科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省中醫院兒科副主任
小兒感冒偏方
流行性感冒
蘿卜200克、青橄欖50克,煎水代茶飲,每日2次。
風寒感冒
蔥醋飲:蔥白10~15根、大米30~50克、香米醋5毫升,取連根蔥白15~20根,洗凈后,切成小段。把米淘洗后,放入鍋內,加水煮沸。然后加入蔥段,煮成稀粥。粥將熟時,加入香醋5毫升,稍攪拌后即可服用。 每日1~2次,連用2天。
風熱感冒
桑菊豆豉飲:菊花5克、桑葉5克、豆豉3克,煎水飲。
白菜綠豆飲:白菜頭1個,洗凈切片,綠豆芽15克,煎水飲用。
蔥白粥:糯米30克、生姜2片,搗爛,入連須蔥1節,加米醋1毫升,趁熱飲。
小兒咳嗽偏方
風寒咳嗽
生姜紅糖煮大蒜:用小火煮10分鐘,把蒜頭的辣味煮掉后,給寶寶服用。
麻油姜末炒雞蛋:將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鍋內,油熱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過一下,隨即打入1個雞蛋炒勻。讓孩子在臨睡前趁熱吃,堅持吃上幾天,就能收到明顯效果。
風熱咳嗽
煮蘿卜水:白蘿卜洗凈,切4~5薄片,放入小鍋內,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燒開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鐘即可。等水稍涼后再給寶寶喝,此方可治療風熱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
寶寶患風熱咳嗽時,還可以給他吃冬瓜煨湯、炒絲瓜、炒藕片、炒苦瓜,同樣能起到消內熱、祛火、止咳的作用。
按摩也能治咳嗽
對于風熱咳嗽,并同時伴有咽痛、扁桃體發炎的寶寶可以采用腳底按摩的方法。先上下來回搓寶寶的腳心,每只腳搓30下,然后每個腳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點按摩腳面和大腳趾根部兩側的部位。扁桃體發炎時,這個部位會很疼。按摩后要及時給寶寶多喝溫開水,也可以喝點淡的鹽開水。每天給寶寶按摩2次,堅持一段時間,寶寶的病會很快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