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芹 李君 王麗珩
【摘 要】:目的:分析蛋白芯片法與膠體金法兩種方法檢測結核抗體對結核病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單位進行檢查的患者共計302例,所有患者均為肺結核患者,采用抽簽的方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蛋白芯片法進行臨床檢查,研究組患者采用膠體金法進行臨床檢查,比較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結果:膠體金法檢查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要明顯高于蛋白芯片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結核病患者的診斷中,蛋白芯片法和膠體金法均能夠對患者進行檢查,但是膠體金法的檢查效果要明顯好于蛋白芯片法,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蛋白芯片法;膠體金法;結核抗體檢測;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01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患者在臨床中多表現為低熱、夜間盜汗以及咳嗽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我國是結核病的主要高發區之一,根據臨床研究顯示,及早的診斷治療能夠有效提高結核病患者的療效,改善患者的預后,因此如何對結核病患者進行有效的診斷一直是臨床中研究的主要內容[1]。本次研究就對蛋白芯片法與膠體金法兩種方法檢測結核抗體在結核病方面的診斷效果進行了探討分析,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單位進行檢查的患者共計302例,其中男200例,女102例,年齡(19-87)歲,平均年齡(53.78±3.12)歲。將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參與此次研究。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1.2 方法
參與研究的患者先后采用蛋白芯片法與膠體金法對患者進行臨床檢查。
1.2.1 蛋白芯片法
患者選擇使用蛋白芯片法進行結核菌抗體的檢測,采取患者的靜脈血,進行血清分離工作,使用結核蛋白芯片和芯片閱讀儀進行檢測,消息操作根據芯片說明書進行,檢查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操作的準確性,盡量降低外界因素對檢查結果的影響。檢測結果中16kD、38kD以及LAM指標中,任一指標的檢查結果為陽性菌判定最終結果為陽性。
1.2.2 膠體金法
患者選擇使用膠體金法進行檢測,詳細步驟如下:①于檢測反應板孔內加入兩滴封閉液;②取40uL的新鮮血液標本,將其放入其中,待其完全滲入;③加入六滴洗滌液,等待其滲入其中;④增加兩滴金標抗體,等待其完全滲入;⑤最后再加入六滴洗滌液,待其完全滲入后即可觀察檢查結果。在小孔中央可見紅色斑點視檢查結果為陽性,在小孔中央無紅色斑點或者僅有痕跡則視檢查結果為陰性。
1.3 觀察指標
將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相比較,分析相關數據。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2.0對患者的相關參數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采用X2檢驗,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臨床病理檢查,參與本次研究的302例患者中,檢查結果為陽性患者98例,檢查結果為陰性患者204例。與病理檢查結果相比較,蛋白芯片法檢查的靈敏度為78.59%(78/98),特異度為75.49%(154/204);膠體金法檢查的靈敏度為91.84%(90/98%),特異度為88.24%(180/204);兩組數據進行比較,膠體金法檢查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要明顯高于蛋白芯片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結核病是臨床中極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嚴重地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影響著社會穩定和發展,是我國臨床中嚴重傳染性疾病之一,因此臨床中十分重視對結核病患者的治療。而在臨床研究中顯示,及早對患者進行檢查確診,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而隨著醫療技術和醫療研究的不斷發展,臨床中出現了多種多樣的結核病檢查方法,但是由于技術、材料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檢查方法具有不同的檢查效果[2]。
蛋白芯片法和膠體金法都是臨床中常用的檢查方法。蛋白芯片法采用相應的試劑和芯片,將芯片作為微孔濾膜的甾體,應用結核特異性以及悟空濾膜的滲濾、濃縮以及凝集作用,將檢驗樣品中的特異性抗體捕捉,使其能夠在固相膜上進行快速的抗原抗體反應,然后通過芯片識別系統進行識別;而膠體金法則是通過利用斑點免疫膠體金滲濾技術對患者進行檢測,在該檢測方法中,其通過將結核分枝桿菌的特異性膜蛋白抗原分離純化,然后將其呈點樣固化在硝酸纖維素膜之上,使用膜上肺結核抗原將人血清樣品中的結核分枝桿菌抗體捕獲,進而使用葡萄球菌A蛋白膠體金綴合物進行標記呈色,如果存在相關抗體則會呈現出紅色斑點用以判斷。在本次研究中,使用膠體金法檢查的特異度和靈敏度要明顯高于白芯片法進,顯示在臨床結核病患者的診斷中膠體金法較之蛋白芯片法具有更好的臨床檢查效果[3]。
綜上所述,在臨床結核病患者的診斷中,蛋白芯片法和膠體金法均能夠對患者進行檢查,但是膠體金法的檢查效果要明顯好于蛋白芯片法,具有更高的陽性檢出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李霜君,張治國,余琴.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結核分枝桿菌特異性IgG/IgM抗體對結核病診斷的應用價值[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8,34(2):139-144
郭靜,胡素瑾.兩種免疫學檢驗方法對結核病的診斷價值比較[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4):2563-2564
黃正谷付曉鐘敏王靜趙攀李同心.3種結核抗體檢測方法在肺結核輔助診斷中的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4):1949-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