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艷
【摘 要】目的: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的分析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8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產婦,設定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時期健康孕產婦80例,設定為對照組,統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及兩組母嬰結局。結果:經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齡≥35或≤20歲、初中以下學歷、BMI>24kg/m2、多胞胎、孕產婦母親高血壓病史、做家務>3h/d、孕早期未服葉酸;觀察組剖宮產、早產、產后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黃疸、低出生體質兒、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均顯著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了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可進行有效預防,對母嬰結局具有改善作用。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母嬰結局;高危因素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0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往往導致母嬰出現不良結局,甚至造成新生兒死亡。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進行有效預防,對于臨床妊娠結局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8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產婦,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及母嬰結局,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8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產婦,設定為觀察組,患者均符合第8版《婦產科學》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納入標準。并選取同時期健康孕產婦80例,設定為對照組。兩組孕婦在孕期均未與有毒、有害等化工物質相接觸;均無酗酒、吸煙等不良嗜好;均無嚴重代謝性疾病;新生兒均無殘疾、缺陷情況。
1.2 方法
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孕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對比兩組母嬰結局。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SPSS21.0處理分析,母嬰結局采用x2進行驗證,高危因素通過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當P<0.05時,表明差異具有明顯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
經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齡≥35或≤20歲、初中以下學歷、BMI>24kg/m2、多胞胎、孕產婦母親高血壓病史、做家務>3h/d、孕早期未服葉酸。如表1數據所示。
2.2 兩組母嬰結局比較
觀察組剖宮產、早產、產后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黃疸、低出生體質兒、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上升,兩組具有顯著組間差異性(P<0.05)。如表2數據結果。
3 討論
近些年來,臨床中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幾率越來越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極有可能導致母體器官受損,導致大量并發癥的發生。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剖宮產、早產、產后出血以及新生兒不良結局等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經研究可知,經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齡≥35或≤20歲、初中以下學歷、BMI>24kg/m2、多胞胎、孕產婦母親高血壓病史、做家務>3h/d、孕早期未服葉酸。年齡≥35產婦往往出現心血管系統適應力降低的情況,在收縮期,患者血管、心臟容量明顯降低,導致收縮壓上升。年齡≤20歲時,一般為初產婦,而且年紀較小,通常無較為充足的妊娠知識,極易有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出現,且子宮張力更高,極易造成下腔靜脈、腹主動脈等受到壓迫,更容易誘發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孕期體重指數BMI>24kg/m2(BMI)時,孕婦往往會大量攝入營養,造成脂肪過多,極易導致活性雌激素含量增加,誘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多胎妊娠容易引發產科并發癥,和單胎妊娠進行比較,雙胎妊娠的子宮張力明顯升高,更容易引發高血壓疾病。做家務時間過長,通常會導致強迫體位時間長,而且家庭主婦往往在經濟上存在較高依賴性,因過于擔心孩子出生后問題,容易出現嚴重不良情緒,極易引發高血壓疾病。文化水平較低的孕產婦,因經濟收入低,高血壓預防知識少,也可能誘發高血壓。葉酸可降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預防高血壓并發癥發生。
總之,了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可加強疾病預防,改善母嬰結局。
參考文獻
胡劍苗,王青。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并發癥對母嬰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1):5272-5274.
巴哈爾古麗·阿不來提,瑪依拉·買買提,祖麗皮亞·依明,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及其嚴重程度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9):4380-4383.
顧穎,馮亞玲,許倩.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7,34(4):618-619,624
張婷,毛平安,章玲賓.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6,23(4):457-45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