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惠蕓
【摘 要】:目的:探討心臟康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和再住院率影響。方法: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選擇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作為研究資料,隨機分組各44例,對照組為常規護理,觀察組增加心臟康復護理干預,觀察兩組生活質量改善及再住院率降低情況。結果: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偏低且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半年再住院率0.00%,1年再住院率2.27%顯著低于對照組11.36%、18.18%,P<0.05。結論:針對冠心病患者開展心臟康復護理干預可進一步改善其生活質量,其可有效降低再住院率,護理價值較高。
【關鍵詞】:心臟康復護理;冠心?。簧钯|量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1
傳統治療冠心病中,當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后,患者便可出院修養,但可能因為自主護理不佳及相關因素,導致再住院,出現反復治療情況,增加住院費用,且影響患者正常生活[1]。而加強心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心臟功能,確保穩定病情,避免再住院,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為此,本次研究對心臟康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和再住院率影響進行了探討,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選擇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作為研究資料,隨機分組各44例,均經病史、癥狀、心肌酶、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造影(到上級醫院檢查)等檢查確診[3]。對照組男患者25例,女患者19例,年齡在45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65±4.16)歲,其中心肌梗死18例,不穩定型心絞痛26例;觀察組男患者28例,女患者16例,年齡在45歲至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43±4.27)歲,其中心肌梗死15例,不穩定型心絞痛29例;排除認知障礙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等。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癥治療和護理,注重飲食指導、用藥指導、作息指導及日常生活行為管理等。
1.2.2 觀察組 結合上述護理開展心臟康復護理,如下:①認知干預,綜合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評估其對冠心病了解程度及理解能力等,做好針對性健康教育,首先開展冠心病基本常識教育,逐漸發放宣傳資料進行深入講解,可采取一對一講解方式,確保患者掌握自我護理管理重點,利于提高依從性;指導其自己加強危險因素防范,自主維持健康飲食及生活習慣,避免吸煙飲酒、油膩飲食等。②運動干預,講解促進冠心病發展的危險因素,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活動量少等,促使其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綜合患者病情為其制定安全適宜的運動方案,常見運動為慢跑、步行、自行車、太極拳等,需控制運動次數及強度,循序漸進,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及代謝能力,需注意運動前熱身和運動后放松肌肉;此外可指導患者進行抗阻訓練,可借助跑步機、踏步機等進行訓練。③呼吸干預,通過6 min步行試驗作為心肺運動耐力評估,并指導患者正確呼吸方法,擴胸及彎腰等運動時鍛煉呼吸,指導其掌握腹式呼吸能力、縮唇呼吸能力等。
1.3 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生活質量變化,采用健康調查量表(SF-36)從生理職能、活力、精神健康、生活功能等方面進行評價,滿分100分。計算患者出院半年和1年再住院率。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輸入到SPSS20.0軟件中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卡方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生活質量分析
分析表1可知,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偏低且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再住院率分析
分析表2可知,觀察組半年再住院率0.00%,1年再住院率2.27%顯著低于對照組11.36%、18.18%,P<0.05。
3 討論
冠心病屬于臨床常見心內科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諸多不適,如心前區發作性絞痛,壓榨痛等,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需注重可靠治療。冠心病屬于慢性、非傳染性心臟病,需注重預防和有效治療,控制病情發展,降低病死率[4]。當前臨床控制冠心病發展,除卻對癥治療外,還需重視增強患者身體機能、心臟功能等,而常規護理主要服務于治療方案和癥狀改善,忽視其他方向的護理。開展心臟康復護理干預,結合運動鍛煉,認知干預及呼吸干預等,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促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認知,維持適量的運動鍛煉,適當提升患者身體素質,且利于幫助其調節心理狀態。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偏低且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半年再住院率0.00%,1年再住院率2.27%顯著低于對照組11.36%、18.18%,P<0.05,表明實施心臟康復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再住院率。
綜上所述,心臟康復護理干預實施可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再住院率,利于減少住院費用,且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護理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李桂香, 沙麗曼, 王雅慧. 針藥結合運動療法及護理干預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療養醫學, 2018, 27(1):27-30.
梅艷.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健康前沿, 2016, 23(10):45-46.
潘媛媛, 彭羽, 付明歡. 多元化護理干預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影響[J]. 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7, 12(3):342-346.
孔肖華. 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6, 32(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