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西 湯兵兵 劉家諾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戰爭對于戰場戰況以及雙方信息獲取的數量、速度與隱蔽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我國的數據鏈技術還不夠成熟,不能滿足空中作戰的需求,尤其是隱形作戰時對信息的傳遞以及信息隱蔽性的需求。雷達通用數據鏈技術的出現可以很好的解決上述難題,因此雷達通用數據鏈技術的開發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本文首先介紹了雷達通用數據鏈的概念,然后將雷達與通信系統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最后為雷達通用數據鏈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現實意義。
【關鍵詞】??? 雷達??? 通信技術??? 數據鏈
一、雷達通用數據鏈概念概述
雷達意為無線電探測和定位,一般利用發射和接收反射電磁波發現目標并測定其具體位置的電子設備[1]。由于時代的發展,一般的雷達數據鏈以及雷達傳感器并不能滿足空中作戰對信息的需求,在九十年代,美軍率先研發了雷達通用數據鏈,雷達通用數據鏈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通用數據鏈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還可以截取偵察機獲取的信息,并傳遞到我方控制中心;
其次,它可以用于平臺以及地面終端,主要用于監視偵查抗干擾的通信傳感器,當政府機構或者國防部門需要高級秘密情報時,就可以使用雷達通用數據鏈進行偵查監視來獲取所需情報。
目前,很多國家都運用雷達通用數據鏈技術來獲取情報,用雷達通用數據鏈作為控制中心和網絡中心傳感器之間的傳遞工具。
二、雷達與通信系統的關系研究
2.1雷達與通信系統的區別與聯系
雷達是通過發射和接收反射電磁波發現目標并測定其具體位置的電子設備;而通信系統的對象是通過相互協作來獲取信息的。兩者的區別在于雷達是通過接收非合作對象的反射回波信號進行工作,而通信系統的各個對象之間相互合作來進行信息的獲取[2]。
但是作為無線電理論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實際應用,雷達與通信系統有許多方面都很相似,比如二者在本質上都是通過電磁波的接收與反射進行工作的;除此之外,兩者系統結構也有相似性,雷達與通信技術的子系統有很大相似性,具體包括;天線、接收機、發射機等。在原理上。如果對某種雷達進行改造,即適當的加一些頻率轉換以及信號變換的電路,就有可能利用雷達進行通信,實現雷達通信相結合來獲取信息。
2.2雷達與通信系統的兼容性
對雷達通信功能的研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雷達來獲取信息,利用雷達的高增益和方向性等優點來實現信息的高速安全傳遞,但是,如果通信會影響雷達的高增益性或者方向性等特性,那就違背了本來的目的,因此對雷達與通信的兼容性問題的研究就變得格外重要。與普通雷達系統不同,雷達通信數據鏈中的雷達系統還具有數據通信功能。首先,雷達的作用體現在對目標信息進行搜索、截取、監視、識別、空中作業時快速生成以及導彈制導等多方面;除此之外,雷達通用數據鏈在空中作業時,可以實現周期性的進行交換飛行軌跡和航行速度等信息,有利于空中戰事組網;雷達還可以同時運用多種時分復用方式以便于發揮雷達的通信作用。
三、雷達通用數據鏈的發展過程
雷達通用數據鏈也可以叫雷達通信一體化,其發展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3.1基于機械掃描雷達的數據鏈
雷達技術應用于通信起始于上世紀70年代,美軍首先開發研究了雷達通信數據傳輸。此系統在運行時,由計算機生成信息,確定同步時序條件下,調制解調器將信息調制成所需的波形,然后通過雷達的發射機和天線發射出去[3]。接收信息的終端由一個低增益的天線組成。
3.2基于共享相控陣天線的機載雷達通用數據鏈
21世紀前期,有學者提出了基于共享相控陣天線的機載雷達通用數據鏈技術,改良后的雷達通用數據鏈具有遠程空中對地面的監視功能,并且可以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的功能。除此之外,雷達收集的大量數據中,一部分會馬上傳遞到地面控制中心,另外一部分會儲存在飛機上,在飛機著陸后再進行集中處理。
3.3基于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新型寬帶數據鏈
21世紀初期,研發的基于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新型款待數據鏈在原有基礎上又進行了升級,有源相控雷達在具備備通訊功能的基礎上還可以作為攻擊目標電子設備的武器。新型雷達通用數據鏈可以實現空對空以及空對地的信息傳遞,實現遠距離大容量高速度的雙向信息傳遞,而且不影響雷達的正常功能[4]。這樣的改進可以使空中作戰時空中通信平臺與地面控制中心的通信變得更加高效。
參? 考? 文? 獻
[1]王蕾.雷達跟蹤和數據鏈干擾的時間間隔優化算法[J].電子科技, 2017(11):85-88.
[2]李輝,張藝凡,陳宇.美國空軍“3D遠征遠程雷達”發展現狀[J].航空世界, 2017(8):76-78.
[3]莊成波.多數據鏈集成的信息處理技術研究[J].通信與信息技術, 2017(4):37-39.
[4]樊縣林,孫健.發展的數據鏈與協同作戰能力[J]. 指揮信息系統與技術, 2017(0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