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要】???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群體接觸正式教育的初始階段,并且由于小學生身處年齡層相對特殊,因此,不論是對其管理,還是培育其獨立思考以及甄別是非能力的難度均較大。本文通過分析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面臨的難題,探索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滲透路徑,以期為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提供參考及借鑒。
【關鍵詞】??? 網絡時代??? 小學班主任??? 班級管理??? 德育
引言:小學班主任對于學生群體的生活及學習均具備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在學習中的引路者。因此,在實施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應明晰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在為學生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做人。而德育作為思想以及行為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對學生發展以及有效管理班級具有積極意義。
一、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面臨的難題
1、德育目標相較抽象化。現階段,多數小學班主任和領導均未充分意識到德育教育的價值,在班主任實施班級管理和教學中,多數班主任仍將培養學生智力視作教育核心,忽視德育教育重要性,甚至部分班主任將德育教育視作形式化內容,并認為其不具備實際意義。在實際教學中,多數學生由于受到這類因素的不良影響,對德育教育的價值認知存在偏差,致使德育教育質量大幅降低,從而導致小學德育教育浮于形式。
2、德育內容缺乏科學性。德育教育內容科學性,即德育教育內容契合學生實際心理規律,可充分被學生內化為道德修養及綜合素質。不同階段的德育其特征與內容也存在差異,小學階段德育教育應契合學生發展與成長需要。但是,就目前小學德育教育而言,多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依然采取以往教學方式,將培養教育視作德育教育關鍵內容,對于精神層面的實際意義認知不足,導致學生難以體現主體地位,教師、學生間交流缺乏有效性。
二、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滲透路徑
1、營造優秀班級環境。由于小學生群體年齡因素,其在生活與學習當中均較易被外部因素影響。然而,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學生受多元思想所影響,班主任應將營造優秀班級環境視作管理工作當中的核心內容。只有在愉悅和輕松的班級環境當中,才能充分落實對小學生的德育熏陶,從而幫助學生養成優秀的道德品質。在實際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針對性培養學生優秀品質以及責任心,從而確保班級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為班主任滲透德育教育的發展牢固基礎。
2、創辦趣味性德育活動。小學生群體多運用主觀思維思考問題及看待事物。基于這一特征,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可運用活動形式落實德育教育的融入。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群體實際特征設計適合學生且趣味性較強的德育互動,促使其在優質的活動環境中接受德育教育。例如,勞動節、國慶節等國家重要節日中,班主任可舉辦與勞動節和國慶節相關的,以勞動及愛國等作為主題舉辦德育活動,引導學生根據這一主題展開演講或者表演,在活動中切實落實德育教育的融入,在完善學生個體道德品質的同時,還能推動學生群體全方面發展。
3、家校共同滲透德育教育。若德育教育可激發學生家長參與積極性,取得其配合,班主任在管理工作當中融入德育教育則可實現事半功倍的成效。因而,在管理和實踐當中,班主任應與家長保持積極溝通。伴隨時代與社會發展,多種交際工具隨之普及,網絡教育平臺以及聊天工具也隨之產生,這為家校共育提供便捷。在家校共育中,班主任應借助微信群或QQ群傳遞消息,并共享德育資源。特別是在小學生假期安全教育層面,由于班主任無法和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和溝通,因此,可通過教育平臺為學生提供安全教育知識,為其布置假期作業。為實現假期教育有效性,可通過與家長積極溝通,了解學生假期學習遇到的難題,并幫助學生群體解決問題,最終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入。
結語:綜上所述,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在其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可充分挖掘德育資源,促進小學生心理、生理全方面健康發展。班主任在此過程中,應采取創新型的教學思想以及教育觀念,為學生營造優秀班級環境,創辦趣味性德育活動。另外,還可通過家校共同滲透德育教育,最終實現德育教育的全方位滲透。
參? 考? 文? 獻
[1]賽汗.淺談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中國民族博覽,2018(10):90-91.
[2]周小均. 論班主任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的結合策略研究[A]. 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十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劃課題會議論文集(議題五:教育信息化)[C].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9.
[3]羅蓉. 德育實踐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學研究[A]. 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C].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12.
王潔(1987.11)女, 山東省平邑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班級管理;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