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
2018年10月21日,泉州市中院對特大“沃客理財”傳銷案做出終審裁定:駁回主犯王良妙上訴,維持原判。此前,泉州晉江市人民法院對該案做出一審判決,其主要被告人王良妙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其余30名涉案人員分別被判處一年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營造“暴富”神話獲利12億
“投入3.5萬元,一年秒變47萬元”“投資90天左右,可以賺30%,繼續投利滾利,一年收益可達10倍?!边@樣好賺的投資,你敢下本嗎?這是總部位于泉州晉江的福建沃客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沃客理財”)的宣傳語。
案情披露,“沃客理財”公司董事長王良妙通過拉人頭發展會員,從會員繳費抽成等獲利高達12億余元,多名團伙成員獲利數百萬元至數千萬元,而大量投資者受騙上當均血本無歸,欲哭無淚。警方調查發現,沃客理財打著“互聯網金融”旗號,以高額收益為誘餌,通過開辦培訓班、在五星級酒店舉行酒會,形成傳銷組織網絡,并投巨資在一些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上大肆刊播軟文、廣告語,鋪天蓋地宣傳,營造“暴富”神話。
2015年9月,沃客公司在一家五星級酒店舉辦了盛大的推介會,發布沃客生活網上線信息,邀請全國各地會員代表、新聞媒體、“互聯網專家”等參與。在隨后的一些宣傳中,沃客生活信息被吹噓成“互聯網創新的優質平臺”“互聯網+”絕無僅有的模式。王良妙現身說法:“目前每天都有幾百個會員在進賬,開完這場會,會員肯定倍增,翻倍再翻倍,有這么多會員進場,沒有什么事做不成。”參與投資者需有老會員推薦,繳費購買激活幣成為會員,繳納700元可以成為一星會員,最高的六星會員需繳納3.5萬元。成為會員后,根據繳納金額獲得100至5000不等的K幣。
晉江市公安局經偵大隊辦案民警說:“沃客理財并沒有銷售實際的產品,會員購買的虛擬貨幣CPM不具有實際價值,也不與任何實際產品掛鉤,其所有資金都來自會員繳納的會費。老會員獲利來源于新會員投入的會費,整個系統的運作依賴于新會員的不斷加入及資金投入,如果沒有新會員加入最終會崩盤。”
然而,沃客理財平臺上,有一張投資CPM虛擬貨幣收益表十分搶眼:投資700元,7次拆分315天,獲益7560元;投資3.5萬元,7次拆分315天,獲益47.2萬元。“身邊不少人都在投資沃客理財,不斷有‘暴富的故事傳出,到后來投資者越來越多,甚至需要排隊近一個月才買得到CPM虛擬貨幣?!睍x江的十幾名投資者向警方訴說。
在暴利引誘下,投資者趨之若鶩。傳銷團伙的一些上線人員建立微信群,將會員的收益“曬出來”,包括某某會員最近用投資收益買了百萬元豪車,在廈門等地買了房等信息,刺激投資者加大投入、發展下線。“沃客理財”公司董事長王良妙坐收漁利,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獲利12億元,令偵查民警瞠目結舌!
投資者為何飛蛾撲火?
“沃客理財”火爆時需排隊一個月才能買上其所發行的虛擬貨幣,一年多時間就吸引會員35萬人。金融傳銷沿襲了龐氏騙局“以新還舊”(利用新投資人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獎勵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假象)的核心,承諾高收益,靠投資人去發展新的投資人。
案情表明,不少投資者也可能清楚“沃客理財”非法傳銷的實質,但認為自己不會成為“擊鼓傳花”的最后一人。接受警方調查時,泉州的一名投資者坦言:“所謂的CPM虛擬貨幣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在其他平臺也沒法交易,只能轉手給新進場的會員,遲早會崩盤?!庇型顿Y者認為,投資金額不算高,而且45天就可以翻倍,一年時間能翻十倍,就算明知道會崩盤,也可以賭一賭,畢竟不斷有會員在加入,崩盤時自己已經脫身。但實際上,不少投資者(受害人)賺到第一筆收益后,不斷增加投入,越陷越深,很多投資者還沒等拿到收益,平臺已經崩盤。
王良妙到案后交代,“沃客理財”理財項目根據投資金額設定不同等級會員,投資700元是一星會員,投資35000元是六星會員;不同星級會員獲得50至3000個不等的電子幣;會員使用電子幣購買沃客理財系統發行的虛擬電子貨幣CPM,而CPM幣被宣稱只漲不跌、永不增發,且可拆分、裂變和升值;之后,CPM幣可換取該系統的K幣在會員之間進行交易,這部分獲利被他稱作是“躺著就能賺錢”的靜態收益。動態收益是發展“下線”獎勵:發展會員數量多、投資金額大的會員有5%的“商務中心獎”;投資者推薦會員,根據不同會員等級領取5%至10%不等的“直推獎”;直推會員再發展會員會產生“對碰獎”;另有“見點獎”和“領導獎”等。名目繁多,且十分具有誘惑感。
辦案民警說,正是在這樣一種 投入3.5萬元,一年秒變47萬元“高額暴富”的誘惑下,才使得一個個投資者飛蛾撲火。2016年2月初,福鼎人小黃經朋友推薦投資3.5萬元,期待著一年后暴富,結果那錢款打了水漂,不過他的朋友作為上線,從中至少獲得1750元的“拉人頭”獎金。像小黃這樣的上當受害者在福建省不在少數。
低學歷的主犯“折騰”出大案
“沃客理財”的創辦人王良妙只有小學文化,很早就進入社會闖蕩,此人膽大心細,能說會道,之前做過電商,后來不景氣倒閉。為做沃客理財,他專門做了三四百頁的研究筆記。起初,沃客理財的推廣速度也不理想,但后來的發展速度,超過王良妙想象。這源于王良妙對互聯網金融產生濃厚興趣,摸索后他提出關于WK理財項目的架構設想和分級管理模式。2015年3月,王良妙通過另一嫌犯,找到從事網站開發的程序員——26歲的河南人史某,花費1萬余元,按照他的構想開發了“DEMWK”會員系統,搭建了“WK理財”網站。史某和另一嫌犯負責網站服務器的日常維護、系統功能改進升級。為了給WK理財披上“合法外衣”,2015年9月,王良妙使用經WK理財項目獲利的資金,注冊了福建沃客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沃客公司”),自己作為法定代表人。
之后,王良妙謊稱該網站系與新加坡的“DEMWK”公司合作,參與投資該公司的虛擬電子貨幣“CPM”,可獲高額回報。開始,王良妙發展身邊的親朋加入。這些人獲利后,全力投入吸收、發展會員。37歲的南安人李某端等4人,作為直接下線,號稱沃客理財的“四大金剛”,他們大都有直銷背景,口才好。高收益的噱頭吸引了周邊不少人加入。李某端是上述網站授課講師之一,授課視頻煽動性強。對于個人推銷能力強、發展會員數量多、投資金額大的會員,公司設置了商務中心權限,便于發展下線。就這樣,在王良妙的直接指揮和安排下,李某端等4人分別成立各自團隊,在全國范圍內推廣WK理財項目,發展下線會員投資。李某端等獲利數百萬元至1700萬元,買了奔馳、保時捷卡宴、寶馬等豪車吸引投資者。4人通過微信、QQ群等方式,積極發展自身的團隊,各自有數萬名下線。
檢方稱,王良妙有多個銀行賬戶,單是其中一個銀行賬號,正反面打印的流水單就有2000多頁。案發時,他賬戶上被凍結的資金有6億余元。王良妙在獲取暴利后買了賓利、法拉利等豪車,還在廈門買了多處豪宅,并投資了幾千萬元購買理財產品。深知眾多投資者“跟著大老板有肉吃”的心理,在沃客理財的宣傳中,王良妙被神化,“是國內第一個拆分盤、敢于露臉、全力以赴奮斗在沃客一線市場的董事長……前期大部分讓利給了投資者,旨在扶貧助人文化”。
辦案機關查證:沃客理財屬于電子貨幣資金盤,是網絡傳銷的一個類型,“沒有實際投資項目,上家的收益出自下家的本金”。泉州一位投資理財業內人士稱,沃客理財完全類似于龐氏騙局,“后面人的錢補給前面的人,前面的人把風險轉嫁給后面的人”,有人拿到甜頭去宣傳好處,后面的人看到有利益就相信,沒考慮到錢是怎么賺來的,“收益來源經不起分析,一旦沒有新投資者,鏈條一斷,或公司被查,錢就都沒了”。
“沃客理財”傳銷組織者被嚴懲
在閩南地區“折騰”得異常活躍的沃客公司,2016年5月24日突然被晉江公安機關查封。原來,就在5月初,晉江公安局經偵大隊發現“沃客理財”的資金賬戶異常,且該公司人員進出活動太頻繁。通過一段時間偵查,警方初步掌握了沃客理財存在網絡傳銷違法行為。
5月24日,警方果斷出動100多名刑(特)警,依法對該公司進行查封,其董事長王良妙等人先后落網。位于泉州晉江市繁華地段的一處高檔寫字樓15層,沃客公司大門緊鎖,“以前這里門庭若市,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投資者絡繹不絕,投資繳款還得排隊?!倍嗝挚屠碡斖顿Y者向警方訴說。
2016年7月2日,“沃客”公司的8名高管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晉江檢察院批捕。檢方查明:王良妙等多名嫌犯要求投資者繳納費用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依據,對參與在內的會員進行培訓、授課,該行為觸犯了《刑法》規定,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因涉案人數多,案情復雜,檢察機關提前介入了對案件的偵查。據現有的審查報告,就超過16萬字。王良妙稱,自己知道沃客理財的經營模式是非法的。但他辯稱,再過幾個月,他原本打算將賺到的錢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做電商。不過警方查明,他名下兩家公司都是空殼公司,并無實際投資項目。這是王良妙的自欺欺人而已。
2018年4月9日,福建省晉江市人民法院對民眾高度關注的“沃客”理財傳銷案做出一審判決,該案主犯王良妙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沒收非法所得;其余30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一年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相應罰金。王良妙不服一審宣判提起上訴。2018年10月,泉州市中院經審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