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莉莉 劉萍 沈宇君 張圣謙 陳業翎
摘要: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能力,提高學生在校學習的科技創新含量,無疑是現如今高職院校栽培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向。以揚州市職業大學為例,以園藝專業為代表,歸納總結出眾多高職院校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途徑,并對其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職;科技創新;園藝技術
馬克思曾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并且還深刻地指出:“社會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科技創新無疑是當下的熱門話題,它擁有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提高工業化現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作用。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如何,其科技水平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衡量水準。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需要大力投入。以揚州職業大學園藝專業為例,針對性提出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科研水平的途徑,并對其進行剖析。
1 高職院校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現狀
通過對本學院,學校其他學院的調查研究,發現本校對科技創新,培養學生科研能力方面有著一定的投人程度,但是在很多方面還有待繼續完善。總的來說,有學生參與專業教師的研究課題、學生在學校實驗室或實訓場所自主研究項目、學生積極參與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這3個主要的途徑。但是,與之并存的,還存在著學生參與度并不高、部分實驗條件欠缺等不足。
1.1 學生對科研的參與程度不高
在眾多高職院校內,學生對于科研的參與不夠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各學校各學院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度不夠,缺乏應有的重視。同時,學生對于科研方面的活動了解甚少,相關的媒介更是微乎其微;屈指可數的活動科技含量不高,難以形成良好的科技氛圍。
1.2 科技創新的理念落后
由于對科技創新不夠重視,所以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最后得出的成果幾乎沒有創新成分,其科技含量也是很低,實用性方面也是大打折扣。如此循環往復,只會越來越差,科技創新也就無從談起。
1.3 缺乏專業科研教師的指導
高職學生由于經驗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需要指導老師的指點與協助。同時園藝專業作為自然科學,其探究性很強。所以,如果缺乏專業老師的指導,那么學生在科創道路上可能困難重重,步履維艱,同時也會走很多的彎路,科研效率不高,科研成果也會不太樂觀。所以在科研中,指導老師的作用至關重要。
1.4 經濟條件的缺失
在一部分高職院校中,實驗室的配置比較落后,基本的實驗設備,實驗器材缺失,如此,實驗的最基本條件也不完善,進行科研創新更是無從談起。
2 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科研參與度的方法
2.1 思想理念準備
高等教育職業院校若想提高科研能力,增強科學氛圍,一定要拋棄“應試教育”的舊理念,將“科技創新”融入教學方針中。“科技創新”的教育旨在突出科研的重要性,著重培養學生的科研精神與創新素質。科研與創新并行,是國家鍛造人才的重要方向。同時,科研也可以為學生、為學院、為學校增強內涵。最后,科研創新也是學生個人自立自強的重要體現。
2.2 學校建設準備
既然要提升科學研究的水平,渲染科技氛圍,那么硬件設備設施必不可少。學校應當在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實訓基地的建設方面投入較大的精力與經濟支持。確保實驗之前的物質條件,重要性不言而喻。
2.3 科學文化的升華
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或者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挖掘身邊的問題,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作為學生,應該時刻關注身邊的一點一滴,自主的去發掘靈感,并且動手操作,鍛煉能力。
2.4 科研與畢業論文設計相結合
在高職院校,畢業論文(設計)與畢業息息相關,是所有同學都不得不重視的一個環節。如果能夠給畢業項目融入科技成分,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在不斷的激勵下,學生們畢業作品的科技含量定會不斷上升,同時也會產生出一批優秀的具有科研水準的畢業生,學校總體含金量也會提高。
3 高職學生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的途徑分析
3.1 參與專業教師的研究課題
在眾多高職院校里,每個學院里或多或少都有專業的教師每年進行專業相關的課題研究,作為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其中,做教師的助手,參與研究,從而使得自身的科研水平得到提高。以揚州市職業大學園藝專業為例,教師們會有園藝作物栽培,園藝設施調查等方面的研究課題,會有學生跟從教師進行協助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明顯的提升。
3.2 實驗室與實訓基地的自主研究
實驗室與實訓基地是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揚州市職業大學園藝專業,配制了一層樓的園藝實驗室,里面設備、藥品、器械基本齊全,可以滿足學生教師進行一定程度的科研活動。課余時間對學生開放,學生們可以自由自主地進行自己的實驗項目。另外,在學校生活區的西北角,專門開辟了一個園藝實訓基地,占地面積較大,內有生產大棚、日光玻璃溫室等農業現代化設施,在學生開展科研的同時,也可以學習農業園藝高科技設備,迅速提高專業能力。
3.3 積極參與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
省級大學生創新性項目是高等教育學校學生個人或創新團隊,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選題設計、獨立組織實施并進行信息分析處理和撰寫總結報告等工作,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的項目,其注重“研究過程”而非“研究成果”,其主要是以項目為載體,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掌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它重點資助思路新穎、目標明確、具有創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術路線可行、實施條件可靠的項目。綜其描述,該途徑對于提高學生科研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筆者也在今年6月參加了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主要方向是探究園藝作物基質栽培中,不同基質對于作物生長的生理性狀與營養指標的影響。在本實驗的操作過程中,難度性、科技性、挑戰性并存,確實對于磨練學生意志力,提升學生科研能力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3.4 培養團隊精神與科研精神
當下在高職院校內,學生們的團隊精神與科研精神是比較欠缺的。如果學生能夠在日常的課程中,在每次實驗課程中,能夠積極合作,刨根問底,積極主動去挖掘問題的更深層次,那么在日后科研活動中,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高職學生加強科技創新能力的意義
高等教育職業院校學生若能夠切實地去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那么必然是有重大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4.1 增強自身就業的競爭力
學生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科研成果,那么在求職過程中必然會脫穎而出,擁有閃光點,必然會被挖掘。
4.2 為自身的發展作鋪墊
如今很多高職學生會進行更高的學歷追求,去升本,讀研甚至讀博,那么自身的科研能力必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可以讓自己在求學路上更加容易。
4.3 提升個人價值
優秀的畢業生走出校門,在科技方面獲得巨大的成就,于社會,是無法埋沒的貢獻,于自身,也是極高的價值體現。
5 結語
當下新時代的科技迅猛前進,貫穿各方各面,各行各業。全面開展科技創新活動項目對于高校培養科技綜合人才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于高等職業教育以及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著深刻的意義。高等教育職業院校必須要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主流理念,在科研平臺,設施等條件方面給予學生完備的幫助與支持,逐漸提高學生的科技研究能力,不斷為我國科技領域輸送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琦.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途徑的探索[J].無線互聯科技,2015(21):77-78.
[2]孫平平.高職院校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J].今日科技,2009(5):44.
[3]黃俊霞.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現狀調查與分析——基于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個案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1(02):107-114.
[4]國卉男,董奇,張咪.高職院校教育科研的現狀及問題分析——基于在教育類核心期刊發表成果的視角[J].職業技術教育 2018,39(04):34-38.
[5]呂靜.科研實踐中高職學生創新能力提高途徑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7(05):64-65+67.
[6]王秀紅.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探究[J].職教通訊,2015(1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