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芳薇
摘要:“譯文文本”是進行翻譯質量評估的第一參照物,譯文文本的優劣,譯文文本是否符合客戶的期望,翻譯用途是否達到預期值,翻譯目的是否達成,這些因素都直接關系到翻譯質量的最終評估。國內外的學者研究翻譯質量評估專題是不常見的,所參考的模式和學者研究也為數不多。所謂的語言服務是一種交易活動,也是一種從微觀角度上的研究,從此微觀角度上來說,翻譯質量的好壞與眾多的因素不可分割。首先原文的質量是重中之重,時間上是否超出預期時間,成本上是否超出預算范圍,譯員的水平是否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科技的腳步,以及最終是否滿足了客戶的需求,都是評估翻譯質量的重要因素,翻譯質量評估的研究為今后的翻譯質量研究提供產業化和職業化的研究視角。
關鍵詞:語言服務 翻譯質量 質量評估 翻譯項目 翻譯過程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3-0102-02
當今社會,語言服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快速發展也離不開優秀的翻譯質量。譯文的質量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把控,翻譯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都需要進行規范,保證翻譯質量。翻譯質量的評估是翻譯項目中的重中之重,關系整個翻譯流程。翻譯質量的重要性受到社會的極度關注。無論是國內學者還是國外學者,他們都對翻譯質量評估做了很多的研究。我們發現大部分研究帶有局限性。本文主要是從語言服務的視角出發,在翻譯實踐的層面上重點論述影響翻譯質量的關鍵因素。
一、國內外翻譯質量評估研究現狀
翻譯質量(Translation Quality)和翻譯質量評估(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一直是翻譯研究的重點。國外學者Reiss在1971年撰寫了關于此方面的新書,一本名為《翻譯批評:潛力與制約》,國外翻譯重點研究語言服務的理論層面。House在《翻譯質量評估—修訂的模式》中將前人研究分成四類:一是評估翻譯質量的新闡釋學方法;二是評估翻譯質量的讀者反應為取向/行為模式;三是以文本為本評估翻譯質量的模式;四是語言學為主的模式。在目的論的方法基礎上,“翻譯分類學”的這個概念被提了出來,原文文本功能與譯文文本功能是存在很大的不同點的,因此在不同點的基礎上又將翻譯劃分為“顯性翻譯”和“隱性翻譯”,從而也提出了不同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
在中國,翻譯質量評估研究來源于等值論,但是一些學者認為,國內有關翻譯質量的研究均集中于 House模式,包括模式的介紹、參數的設定及評估模式的修改;二是翻譯質量評估模式的不同層次的闡釋。
近幾年來,有一些學者的貢獻尤為突出,如武光軍、何三寧等。武光軍確定了翻譯質量評估的性質以及翻譯質量評估理論定位。何三寧首次提出認知關聯的推理機制,形成了譯文評價參數,旨在對譯文進行客觀評價。
綜上所述,翻譯質量評估的研究主要從兩個角度出發,語言角度和文化角度,對“譯本進行分析、評價”,但是由于對于翻譯整個過程影響因子和參數關注不足,導致在此方面的研究存在斷層現象,這種現象值得更多的學者在此模式上獲得突破。
二、語言服務視角下的翻譯質量評估要素分析
進入高科技時代以來,各行各業對語言服務的要求越來越多,翻譯對象多樣化,翻譯之后的產品越來越復雜化,和傳統觀念中“譯本”的范疇大相徑庭。翻譯是一種語言服務,最終面向客戶的是服務,已經不能僅僅考慮譯本的質量了。在翻譯項目運作過程中,通常涉及翻譯的原文、項目時間、項目預算、翻譯流程、翻譯技術、客戶要求等多個因素,因此,評估模式要對翻譯質量進行全面的評估,這些因素理應被考慮進去。
(1)翻譯原文的質量。首先從原文內容來看,翻譯需要忠實于原稿。在翻譯冷門專業題材上的翻譯內容上看,需要譯者收集大量的專業知識,而往往這些專業知識是無法獲得精確的解釋的,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質量受到了損害。翻譯內容的完成后,原文的格式、數據是否正確也是評估的重要評測部分。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符合原文的語言內容、語言背景,熟悉原文的用途,在實際翻譯項目中,客戶應盡可能說明待譯稿件的具體背景以及用途,使譯員可較好把握其語言與文化背景。如果翻譯提供方不能從客戶方獲得高質量的源語言文本,將會對翻譯質量造成風險。
(2)翻譯項目的時間。翻譯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翻譯質量,翻譯難度越大,翻譯時間就越長。在多數商業翻譯中,源語文本涉及了很多的時效性新聞,這就需要譯者要在最快的時間進行交付,錯過了時效性,翻譯的內容將起不到商業的作用,從而質量也就無從談起。
(3)翻譯項目的預算??蛻粼趯ふ曳g團隊時,預算是其考慮的因素之一。若客戶預算不足,則很難找到性價比高的服務商,從而也無法確保翻譯質量。低價譯員,受到自身專業知識的局限性,因此無法達到預期的翻譯質量。同時,預算多的客戶,會一定程度上調動譯員的積極性,從而發揮了最大的熱情,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
(4)譯員/翻譯團隊的水平。翻譯項目的完成通常需要整個團隊的協作,因此團隊的素質高低、資源獲得性、管理能力都與翻譯質量息息相關。如今,譯員有著過硬的專業素養和語言能力以及多種所需能力,都對翻譯起到積極作用。
(5)翻譯技術因素。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多媒體元素、互聯網元素是必須考慮的元素,如何將這些元素合理地融合在翻譯質量上則越來越重要。首先,翻譯項目種類多元化,譯員需要處理不同種類的文本類型,很多情況下,這種文本類型極其復雜,必須借助于現代翻譯工具才可以得到解決。因此,翻譯人員要具備過強的翻譯技術能力,能夠處理當今社會的不同種類的高難度文本格式,掌握翻譯軟件,掌握翻譯工具,熟練記憶庫,預翻譯和術語庫。這樣既可以節約時間、提高效率,也可以保證翻譯質量,翻譯多語網站,翻譯團隊是必須掌握SDL Trados,若不能熟悉操作,則無法提取網站中的源語文本。從而影響翻譯項目的質量。
(6)客戶要求及其他因素。譯文的“信、達、雅”標準來衡量最終交付的產品質量是傳統翻譯模式的質量標準。然而這個標準屬于文學層面,很難達到量化。在現代語言服務中,是否達到了客戶的要求才是衡量翻譯質量的標準。
三、翻譯質量評估研究的啟示與意義
翻譯質量是否優秀,是否達到客戶預期的標準是翻譯標準的成敗關鍵。翻譯質量的好壞由多種原因構成,源頭上把控到位,才能保證翻譯質量,順利完成翻譯服務。如今,翻譯的對象在不斷增多,現代翻譯涉及比傳統翻譯更多的翻譯技術,這就要求譯員要站在現在科技的基礎上,將翻譯產業化與科技化融合在一起,與時俱進。當然,還有許多課題需要我們去研討,例如,如何有效地合理預算,如何協調各種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規避風險,完善原文的質量、完善翻譯流程設計。這些問題的探討和研究對翻譯服務行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譚載喜.翻譯·模糊法則·信息嫡[J].中國翻譯,2010(4).
[2]朱純深.子之矛乎?子之盾乎?有關翻譯研究學術話語弊病之我見[J].田中國翻譯,2007(5).
[3]何三寧.譯文質量評價的參數[J].田閱江學刊,2009(4).
[4]王華偉.王華樹翻譯項目管理實務[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3.
[5]何三寧.“關聯理論”視角下的翻譯質量評估[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