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張 靜 綜合整理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為京津冀三地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如今,以首都北京為核心,以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為兩翼,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展翅起飛,深刻改變著區域發展的“版圖”。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明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就是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為主,同時協調京津冀的產業布局。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長陳吉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市認真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重點做了四件事:一是編制和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新版總規進一步明確“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把首都發展放到京津冀協同的大戰略中謀劃,也是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的規劃。二是大力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制定實施嚴格的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同時抓緊補充社區菜店、早點、理發等便民服務。三是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一期工程完工,首批搬遷35個部門、1.2萬人全部入駐。四是加快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實現突破。
2019年初,《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先后發布,北京四大班子入駐城市副中心,這些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標志性事件。另外,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標志性工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將于今年6月30日竣工,9月底通航。
數據顯示,五年來,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北京疏解提升市場581家、物流中心106個,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2648家。疏解不僅為北京騰出了發展空間,也為產業“騰籠換鳥”提供了歷史機遇。
全國兩會期間,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表示,在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天津將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天津面臨著結構不優、新動能不足、環境承載力較弱等突出問題。針對于此,天津狠抓創新驅動,大力發展智能科技產業,舉辦兩屆世界智能大會,完善產業體系,積極培育天河超算、麒麟、飛騰等自主創新技術。狠抓改革開放,大力推動國企混改,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先后推出“天津八條”、“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和民營經濟19條等政策。狠抓生態環境治理,堅決摒棄涸澤而漁、“切自己的大腿肉做下酒菜”的做法,規劃建設736平方公里綠色生態屏障、保護修復876平方公里濕地,關停兩萬余家“散亂污”企業,加大生態文明建設投入力度,寧可犧牲眼前利益,也要為長遠發展、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決不會‘吹糠見米’、一日見效,必須穩扎穩打、久久為功。” 李鴻忠表示,天津經過前一階段結構轉型、動能轉換的努力,今年1至2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負轉正、財政收入中稅收占比今年預計達到80%以上。“這些可喜的指標證明我們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做法是正確的。我們要遵循發展規律,咬定目標不放松,扎扎實實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走下去,相信一定會達到預期發展效果。” 李鴻忠說。
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也表示,天津所做的這一切,有進有退、有保有壓、有取有舍,有產業存量升級,也有產業增量轉型,雖然暫時影響當期GDP增速,影響財政收入增長,但GDP綠色度更高了,財政收入含金量更高了。張國清期待,在不遠的將來,與大家一起分享轉型成功的快樂,分享高質量發展的喜悅。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表示,河北省2018年全面落實“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制定實施工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15個三年行動計劃,開展“萬企轉型”行動,“去調轉”協同推進,“加減乘除”聯動發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改革創新、開放合作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許勤從四個方面介紹河北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上的有力舉措。一是堅決化解過剩產能,為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和資源。去年全省超額完成六大行業年度去產能任務,截至目前,11家鋼鐵“僵尸企業”全部出清。二是著力創新驅動,以創新加速度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新引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由兩年前的2031家猛增到5099家,兩年新增數量是歷史總和的1.5倍,科技型中小企業兩年增加2.6萬家,增速居全國前列。加快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去年與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04億元,增長25%。三是振興傳統產業,優化供給結構,實現質量和效益雙提升。去年,針對鋼鐵、石化、裝備制造、建材、食品、紡織服裝等9個重點產業,分別制定轉型升級專項計劃。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打造市域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目前全省已形成白溝箱包、清河羊絨、高陽紡織、安國中藥、灤南鋼鍬等62個百億元以上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四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創造新供給、實現新增長。去年,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加值和出口額分別增長30.4%、15.3%和28.3%。
河北省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日益顯現。記者在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河北省與北京、天津簽署實施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主動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廊坊北三縣與通州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84項協同發展年度任務基本完成,交通、產業、生態環保三個重點領域取得新進展,區域綜合交通網絡日益完善,“軌道上的京津冀”帶來更多便利……。
據公開數據顯示, 2019年京津冀三地經濟目標分別是6-6.5%,4.5%、6.5%,相比2018年的6.5%左右、5%以上、6.5%左右的目標,北京和天津的目標有一定下調。不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推進后,三地將有望筑牢經濟增長新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