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濤
摘 要: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用好第一種形態;抓早抓小、抓預防,防微杜漸;落實“第一種形態”,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全面從嚴治黨,將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落到實處;因此,要注重“抓早抓小”用好“第一種形態”,筑牢第一道防線。
關鍵詞:抓早抓小;第一種形態;第一道防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上強調:“發現問題就要提提領子、扯扯袖子,使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十八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從嚴治黨,要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旨在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這充分體現出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真正關心和最大的愛護。用好“第一種形態”,抓早抓小抓預防,也是抵御腐敗的一道重要防線。對黨員干部身上的問題要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早查處。對苗頭性問題及時約談、函詢,加強誡勉談話工作,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
一、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用好第一種形態把握運用監督執紀
“四種形態”,最難的是第一種形態,關鍵也在用好第一種形態。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從黨的歷史和從嚴治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體現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全面從嚴治黨,要在運用第一種形態上多下功夫,抓早、抓小、抓常、抓細、抓長,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毫無疑問要用嚴明的紀律、嚴格的黨內監督,而不能以懲治“極極少數”代替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監督。黨內監督要體現在平時,把紀律挺在前面,從小處抓起、從日常抓起,使每名黨員、每個黨組織都在紀律的約束中,這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應有之義。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體現著對黨的事業負責的態度,要勇于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發現錯誤苗頭及時談話提醒、約談批評、函詢誡勉,使管黨治黨從只盯少數人向管住大多數轉變,增強黨的觀念和紀律意識,心有敬畏、行有所止。衡量從嚴治黨的成效,不能只看執紀審查的數量,更要注重談話提醒、函詢誡勉了多少黨員干部。體現出全面從嚴治黨真正嚴起來了。
二、用好第一種形態 筑牢第一道防線
全面從嚴治黨,要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這既是工作要求,更是責任擔當;既是實踐過程,也是行動指南。要求全面準確理解和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落實“嚴管就是厚愛”的理念,堅定不移地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落實好第一種形態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的具體化,需精耕細作,常抓不懈,筑起抓早抓小、拒腐防變的第一道防線。
學習教育要常態化。要積極探索紀律教育經?;?、制度化的途徑,多做提提領子、扯扯袖子的工作,有針對性地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并使其常態化。首先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嚴格要求開展好“三會一課”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組織黨員領導干部認真開展述職述廉。其次,黨員領導干部要把自己擺進去,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問題,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談話提醒經?;?。通過及時組織函詢、提醒批評、教育誡勉,對黨員干部身上的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 紀委要注重抓早抓小抓苗頭,加強日常的執紀監督,對黨員干部嚴格要求,先把黨員干部的“小毛病”“小事”“小節”和“第一次”管住管好,把多咬耳朵、常扯袖子、勤打招呼機制化、常態化。開展廉政廉潔談話提醒教育,必須著力強化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的工作理念,在提醒談話教育、發現問題、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上很下功夫。通過談心談話,對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防止小毛病變成大問題。從保護干部教育干部出發,著力加強形勢教育、警示教育、日常教育,早打預防針,提高免疫力,做到守住底線早預防,構筑自己“防火墻”,關緊自己“鐵籠子”,把好自己“安全門”,種好自己“責任田”,干好工作管好隊伍,做到清正廉潔。
三、抓早抓小常抓預防,防微杜漸,第一種形態是關鍵,是抵御腐敗的一道重要防線
“言其關鍵,因為這是我們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一貫方針的體現。組織上有責任對那些游走在違規違紀邊緣的干部,提出批評。這種批評,應該是嚴肅坦率、不留情面、觸及靈魂的,足以讓當事人知羞知恥,臉紅耳熱,甚至驚出一身冷汗。治病不可能舒舒服服、客客氣氣,不然那就不是治病,更救不了人。”
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在這“四種形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第一種形態,在這個常態上下功夫,是實踐“四種形態”的關鍵。
把紀律挺在前面,是面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提出的新思路,創造的新方法,豐富和拓展了黨的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梢哉f,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是“紀在法前、紀嚴于法”的具體實現形式。
當我們具有強烈的自覺守紀律、講規矩的意識時,也許體會不到“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的意義??梢坏┓潘闪俗窦o守法意識甚至走向深淵卻渾然不知時,就會懂得監督、批評、提醒、懲戒,多么關鍵,多么重要。
四、全面從嚴治黨,將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落到實處
當前,紀檢監察部門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咬耳扯袖、紅臉出汗作為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對應的是違紀苗頭和傾向性的問題,這既要求執紀工作者對黨員干部思想上、言行上和反映的問題線索上準確分類、精準把握,也要求紀檢監察部門不斷豐富監督執紀方式方法,筑牢第一道防線。
眾所周知,黨員干部違規違紀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從來就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潛藏于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對此,組織不一定第一時間察覺,紀檢監察部門也不一定監督到位,但其單位里的分管領導,科室里的黨員干部和同事往往是心知肚明、一清二楚。要讓咬耳扯袖形成常態、收到長效,就必須強調多元主體共治,充分運用組織力量、班子力量、黨員干部和同事力量,組織和督促部門單位的領導班子成員、支部委員、黨員干部和同事都積極投身其中,對發現的問題,不打掩護、不和稀泥,敢于揭短亮丑。特別是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該樹立主角意識,把自己擺進去,把問題找出來,在紅臉出汗、排毒醒腦中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的動力,實現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標。只有形成上下聯動、內外兼修、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提醒監督體系,挺紀在前才能見到實效。
將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落到實處,就要充分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有力武器。黨委要擔起責任、強化督導和監督,對在民主生活會上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深刻、整改措施不具體的,可以當場叫?;蜇熈钪匦抡匍_。要認真落實組織生活會制度,通過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等形式,對照黨中央關于守紀律講規矩的要求,對照黨章規定,進行深刻的黨性分析和全方位透視,檢查理想信念是否動搖、紀律觀念是否松弛、黨性修養是否減弱,達到紅臉、出汗、排毒的目的。同時,針對已經反映出來的具體問題,可以采用通報批評、函詢等方式,針對具體問題開展一對一、點對點、實打實的交鋒。方法得當、方式多樣,成效方能不一樣。
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因人而異原則,從不同對象的身份、性格特征、閱歷、受教育程度等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策略,選擇適當的方式方法。
將咬耳扯袖、紅臉出汗開展情況納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之中,作為是否追究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要將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落實整改情況納入黨員干部評先評優、提拔使用、責任追究體系,確保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實現關口前移,做到用好“第一種形態”,筑牢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