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振金 周曉霞
摘 要: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大學文化屬于文化發展的產物,是高校在長時間教育實踐中創造和形成的所有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大學的根本任務就是為國家培養出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我們所謂的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環境育人,說到底都是文化育人。
關鍵詞:高校;文化育人;實踐
一、山西工商學院會計學院育人文化研究的實踐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講話中指出,教育強則國強。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為世界一流大學。辦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并以此來帶動高校其他工作。因此會計學院把育人文化的目的定格為培養學生成人成才。
二、山西工商學院會計學院育人文化研究的實踐過程
(一)“物質文化”建設的實施過程
1. 班級環境文化的個性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評比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它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教育功能、示范功能、凝聚功能、創造功能、熏陶功能等,為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形勢下的校園班級文化建設就是將班級物質文化、班級精神文化、班級制度文化有機結合,利用有限的資源環境創造無限的價值。班級化建設評比自2014 年至今年已成功舉辦四屆,不僅提升了學院形象、豐富學了院內涵、凸顯了學院特色。更為同學們營造優雅和諧、全面發展的文化環境和群體氛圍, 激發同學們對班級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榮譽感,從而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體意識。
2.班級制度文化的規范化建設——《會計學院元素工作法》
班級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會計學院于2017年開展了亮點工程——《元素工作法》。“元”是以每一個宿舍作為一個單元,每一個單元就是一個點,以點到面,全面加強學生的教育管理,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素”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思想教育和素質教育所展開的多元文化,本著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環境”立德樹人的育人格局,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解決學生實際困難的方法。多方位、多方面、多個點構建宿舍文化,其基本原則:正能量、團結、創新、人文文化。大學公寓作為“三點一線”中重要的一點,是開展學生工作的第二陣地,也是高等學校育人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二)“精神文化”建設的實施過程
1.班級精神文化的滲透性建設
(1)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
為在我院廣大團員青年中著力培養我堅持不懈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的馬克思主義者。引導青年學生進一步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及幫助大學生骨干學習和掌握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了解國情,認識社會,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堅定理想信念。會計學院特舉辦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
(2)1+100團干直接聯系青年制度
為貫徹落實中央黨的工作會議精神、深入推進共青團改革,使團組織深深扎根于青年,成為廣大青年遇到困難時想的起,找的到、靠得住的力量,在全團建立的干部經常性聯系團員青年,直接開展服務引導工作的一項常態化、長期性重要制度安排。它的定位可以概括為“三個重大”、“三個基本”:即新形勢下推進共青團改革的重大部署,共青團去除“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現象的重大舉措,團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機制的重大轉變,團干部應當履行的基本職責、完成的基本任務和工作中應當執行的基本制度。它的主題是:“到青年中去”。
2.“師資力量”的專業化建設
(1)“一本一過程”輔導員工作法
《一本一過程工作法》旨在加強輔導員過程管理意識,創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為輔導員工作開辟一條嶄新路徑。一本一過程實質上為兩個工作記錄本,為了稱之方便,加之功能不同,其側重點也不同。“一本”是指輔導員與學生及相關人員的談話記錄本。“一過程”簡單的講,是指輔導員利用各種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對學生教育的過程進行及時總結、提煉、形成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的過程,稱之為一過程。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思政班會
會計學院秉承大思政的工作格局,成立“思政大講堂”,每周進行一次思政班會,講堂下設“青馬工程”模塊、“聞道中國”模塊、“家國天下”模塊、“小水滴心理服務”模塊、“法治會計”模塊等五大部分,主講教師主要由校領導、部處負責人、會計學院書記院長、全體教師、輔導員、教輔人員、行政人員等來擔任,同時邀請具有高水平理論素養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黨政領導干部、思想理論界研究人員、先進模范人物、知名校友來院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合理利用學校建立的“學業導師+輔導員”制度,在專業教學和班級管理過程中,切實做到既授業又樹德。
三、山西工商學院會計學院育人文化研究的實踐經驗
在實施此項目的過程中,對于高校育人文化工作,我們必須從實踐育人的角度出發,以實踐為基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提升到理論的高度,形成“理論—實踐—理論”的良性循環。
育人文化是一所高校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和精髓,在堅持國家和學校優秀傳統教育的方向性基礎上,將育人文化適時、適 當地融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從而以優秀校園文化的自然親和力,逐步構建起具有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并有深刻教 育意義的育人文化軟實力環境,從而將大學生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N].人民出版社,201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