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蕭達 陶短房 ●本報記者 趙雨笙 ●陳一
華裔女性、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海湖莊園、“帶有惡意軟件”的U盤……一名中國女子上周末執請柬進入特朗普位于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后與安保人員爭執而被逮捕,并于周一被起訴。盡管這件事本身并不大,但上述幾個因素立即引起了美國媒體的熱炒。美國一些政客也將此事提升為“國家安全事件”。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媒體將這類小事情無限放大,將中國人在美國的無意行為拔高為背后有政府授意的刻意之舉,營造“華人接近美國重要設施和人物都有間諜嫌疑”的氛圍,顯示出當前美國對華敵意的增加。
“海湖莊園新的中國人之謎”
當地時間2日晚,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華納接受《瓊斯母親》雜志采訪時稱:“中國經常使用非傳統的情報搜集者來接近目標,這一事件凸顯了我們面臨著嚴重的反間諜問題。”《瓊斯母親》當天報道的標題是“海湖莊園新的中國人之謎”,報道稱,一個名叫張玉靜(音)的中國女子在海湖莊園被捕引發了有關國家安全是否面臨威脅的擔憂。
“美國之音”3日稱,根據佛羅里達州聯邦法院周一公布的法庭文件,這個名叫張玉靜的中國女子3月30日中午抵達海湖莊園。負責安檢的一名特勤局特工稱,張某自稱是海湖莊園俱樂部會員,想去享用里面的游泳池。執勤人員在會員名單上沒有找到她的名字,但海湖莊園俱樂部的一名經理認為她可能是某個張姓會員的女兒,因此放她進去。隨后,張某來到海湖莊園俱樂部前臺接待處。她對接待人員說,她是來參加當晚在莊園舉行的“聯合國中美聯誼會”活動,并出示了一份中文邀請函。但接待人員發現當天并無此活動,且張某并不在獲準進入海湖莊園的人員名單上,通知特勤人員將其帶離訊問。張玉靜隨后被逮捕并被起訴。
根據起訴書,張玉靜被控向聯邦特勤局人員說謊以及非法進入限制區。據《南佛羅里達太陽哨兵報》報道,她在接受訊問時自稱是受當地一個名叫查爾斯的華人朋友邀請,從上海來參加此次活動,“打算和總統家屬討論中美經濟問題”。不過,特勤局無法獲得更具體的信息來找到查爾斯,因為張某和查爾斯只有微信聯系。報道稱,當天特朗普及家人正在海湖莊園度假,戒備森嚴,但張某至少經過了5名特勤官員的詢問,最終進入海湖莊園。美國媒體在報道中都特別強調,張玉靜當時攜帶了4部手機、1臺筆記本電腦、1個移動硬盤以及1個“含有惡意軟件”的U盤。報道稱,對張玉靜的首次法庭審訊將于4月中旬進行。如果罪名成立,她將最高面臨5年監禁和25萬美元罰款。
美政客“深挖”故事后的國安問題
對這名中國女子進入海湖莊園的事件,美國媒體立即聯想到不久前因一張與特朗普的合影而陷入政治風暴的美籍華裔女商人楊蒞。“美國之音”稱,記者確實曾經在當地華文媒體上看到過一份定于3月30日晚在海湖莊園舉辦“國際領袖精英論壇”活動的中文廣告。活動的主講嘉賓是特朗普的姐姐伊麗莎白·特朗普-格勞。聯系人就是楊蒞。不過,后來這場活動因楊蒞陷入政治風暴而被取消。
楊蒞是不久前美橄欖球超級碗冠軍隊老板克拉夫特被控在佛州一家按摩店嫖妓后進入媒體視野的。雖然她早已賣掉其創辦的那家涉案按摩店,但媒體發現來自中國的楊蒞刻意接近特朗普及其他共和黨高層人物,經常參加在海湖莊園舉行的活動,并向中國商人兜售她與美國上層的聯系。民主黨高層要求FBI對其展開“刑事和反間諜調查”。
《邁阿密先驅報》稱,中文媒體上還有一個計劃于3月30日在海湖莊園舉行的活動名叫“莊園之夜”。這場活動的聯系人是“聯合國華人友好協會”秘書長查爾斯·李。報道稱,查爾斯·李此前可能是注意到楊蒞發布的海湖莊園活動的廣告,于是將這一活動納入向中國人推介的商務旅游套餐中。這份旅游套餐為期8天,包括參觀聯合國、美國國會以及海湖莊園。
對這一事件,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立即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芝加哥論壇報》稱,無論張以什么理由出現在海湖莊園,這件事增加了有關外國對手能多大程度接近美國總統的疑問。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官員普雷斯科特稱,這顯現出在海湖莊園可以輕松接近總統及其家人所帶來的事實上的安全風險。美國前助理總檢察長克里斯稱,張某“不像是一名隨便的造訪者”,她攜帶“含有惡意軟件”的電子設備“不是偶然的”。
一名在美生活多年的華人媒體界人士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實際上這種拉大旗作虎皮的事在美國很多。美國高官和名人喜歡用合影、餐會等為選舉、慈善甚至個人籌集資金。不少在美華人利用這一點拉國內商界人士來美,以此賺錢。他說,從報道來看,這件事主要是國內人士不了解美國情況以及溝通不暢引發問題,但被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抓住大加炒作。如所謂“含有惡意軟件”的U盤,很可能就是無意間帶上了電腦病毒。“誰能保證自己的U盤一定不含病毒?”這名華人媒體人士說。
“我們對總統是否遵守安全規定深表擔憂”
不少美國媒體和網民認為,特勤局安檢存在漏洞,而特朗普就任后仍在海湖莊園進行商業活動更是此類事件層出不窮的根源。《南佛羅里達太陽哨兵報》稱,自從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海湖莊園吸引了眾多陌生游客。2018年,一名美國男子在進入海湖莊園時被攔截,他稱想與特朗普一起抽大麻,最終因擁有毒品而被逮捕。《華盛頓郵報》稱,2017年初,在海湖莊園吃晚餐的眾多普通客人驚訝地看到特朗普和日本首相安倍在不遠的餐桌上談論朝鮮導彈問題。隨后,特朗普受到了指責,稱他對信息安全的態度太過于隨便。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2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稱,張某攜帶含有惡意軟件的設備進入海湖莊園引發了國家安全擔憂。他還稱:“我們對總統及家人是否遵守安全規定深表擔憂。”
面對政客和媒體“如獲至寶”式的炒作,美國一些網友卻看出了問題的本質。《華爾街日報》一名讀者留言稱:“又是新一輪炒作,又是拿中國當話題。太可笑了,該女子有來海湖莊園參加活動的請柬,她只不過是想借機與特朗普家人合影炫耀一番或做生意。如不是特朗普大開‘合影生意之門,這樣的事怎么會頻繁發生?”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政客和媒體現在有點風聲鶴唳的感覺,唯恐錯過任何與中國有關的興奮點。宋國友說,近來美國媒體涉華炒作的新聞明顯變多,類似“華裔人士攜帶‘含惡意軟件設備接近美國重要設施和人物”的報道屢見不鮮。很多案例最后經證實都是子虛烏有,但是美媒依舊樂此不疲。
“美國媒體特別擅長捕捉這類聽上去有點新奇的小故事,并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串聯形成一個被妖魔化的中國的形象。美國媒體的報道風格就是這樣‘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故事的煽情中達到消解對手形象的目的。”宋國友說道。▲
環球時報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