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摘要:本文分析了內審增值的時代背景,綜述了近年來人民銀行內審增值的相關研究。基于“價值鏈”理論視角,認為在人民銀行價值鏈中,內審增值是以支持性活動的形式,通過“雙層”得以實現。探析了人民銀行內審增值的“雙層”路徑:促進基本活動增值和參與并促進支持性活動增值。并提出了實現內審增值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人民銀行 內審價值 增值 價值鏈 路徑
一、時代背景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內部審計環境發生較大變化。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監督工作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先后進行重大修改,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的若干意見》等制度規定。2018年1月12日,審計署發布《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令第11號)(以下簡稱《規定》),對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作用意義重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這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人民銀行內部審計部門如何順應新時代對審計監督的要求,采取具體措施,推動內審成果運用,提升內審價值,實現內部審計在服務央行治理、防范風險和加強內部管理中的職能作用,值得各級人民銀行內審部門認真思考。
二、人民銀行內審增值文獻綜述
袁文英等(2011)[1]認為可以從評價和改善各項內部管理的規范性、業務活動的安全性、職責履行的效能三個方面提升內審價值功能。程福壘(2013)[2]建議建立垂直縱向組織模式,完善制度以搭建內審價值提升保障平臺,強化審計整改推動成果運用,推進內審轉型完善價值增值機制,為加強隊伍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王敏等(2013)[3]以地市中支為例,從內控環境建設、審計理念更新、組織體系建立、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后續跟蹤質量控制和人才隊伍建設六個方面提出了建議。王凱俊(2013)[4]認為內部審計應該明確職能定位,服務于央行治理。要抓好審計成果形成環節,充分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要建立審計成果共享機制,實現內審增值。劉燕(2014)[5]認為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價值增值有四種方式:一是多樣化審計方式提高審計效率;二是為風險管理服務發揮內部控制效果;三是參與組織治理增加組織價值;四是審計多樣化實現組織價值增值。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課題組(2014)[6]建議從觀念轉變、選擇最佳審計模式、引入風險評估技術和績效評價、提高信息化水平等角度深化審計價值增值理念在人民銀行內部審計的應用和發展。張孟君等(2014)[7]提出要將風險導向審計理念貫穿于內審工作的始終,將審計關口前移,確保實現基層央行內審價值增值可以通過“合理定位內審部門、拓展審計內涵、建立橫向信息交流機制”等六個途徑。賈梅等(2014)[8]從服務央行治理的視角,提出央行內審增加組織價值的路徑選擇有以下幾條:持續優化治理環境、評價并改進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過程、“多產品”的內審咨詢服務、創新先進的審計技術手段和提升內審成果的綜合利用水平。
三、人民銀行內審增值路徑選擇
(一)“價值鏈”理論視角下人民銀行內審職能定位
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為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和維護金融穩定等十四項。各級人民銀行內審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擬定和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內審工作章程、制度和辦法;監督檢查中國人民銀行各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執行金融政策、法規、依法履行公務和執行財經紀律的情況;承辦主要負責人的離任審計工作;對違法違規人員的處理提出建議,指導、督促、檢查下級內審工作。
從內審部門的職責分工可以看出,按照價值鏈理論,人民銀行內部審計部門并非直接履行央行的法定職能,而是間接地發揮監督作用,對整個央行履行法定職責起輔助支持性作用。從職能內容上來說,人民銀行內審部門通過發揮“確認”和“咨詢”兩大職能作用,使用規范化的審計方法,評價并改善人民銀行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增加組織價值,促進人民銀行履行法定職責。從增值活動的分類來說,在價值鏈中內審增值是以支持性活動的形式,通過“雙層”得以實現。其中一層是通過確認和咨詢活動的方式,對價值鏈中的基本活動進行評價和改善,促進基本活動的效果效率,實現總體增值。另外一層為通過確認和咨詢活動的方式,參與并促進、改善支持性活動的效果效率,為人民銀行依法履職提供支持和保障。“雙層”并進,共同發揮“確認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的作用,實現人民銀行依法履職的目標。
(二)人民銀行內審增值路徑選擇
在人民銀行價值鏈中,內審增值是以支持性活動的形式,通過“雙層”得以實現:一層為促進基本活動增值,另外一層為參與并促進支持性活動增值。
1.促進基本活動增值。人民銀行內審部門實現增值的路徑之一就是通過確認和咨詢活動的方式,對價值鏈中的基本活動進行評價和改善,促進基本活動實現增值。內審部門通過開展各類內部審計活動,對人民銀行的各類基本活動,即業務部門執行金融政策、法規、依法履行公務和執行財經紀律的情況進行評價并確認,發現業務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推動業務部門開展整改。內審部門根據業務部門問題的整改情況以及風險防范的考量,適時開展后續審計,確保發現問題整改到位。以此確認活動促進業務部門規范履職,提高履職的效果和效率,在人民銀行整體上提高了依法履職的價值。
另外,內審部門根據管理層要求或業務部門的需求,開展咨詢活動,為業務部門高效履行法定職責提供專業的建議,促進業務部門履職水平的提升,由此實現增值的結果。
2.參與并促進支持性活動增值。人民銀行內審部門實現增值的另一條路徑就是,通過確認和咨詢活動的方式,參與并促進、改善支持性活動的效果效率,為人民銀行依法履職提供支持和保障,實現支持性活動增值。內審部門開展確認活動發現問題,或是開展咨詢活動提出相關建議,可以與其他監督部門實現信息共享,為其他監督部門監督業務部門提供線索和經驗,為管理層出謀劃策,促進其他監督部門對業務部門的監督取得實效。業務部門通過對其他監督部門發現問題的整改,改善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推動了人民銀行整體的依法履職。另外,內審部門的咨詢活動,可以為人事部門的獎懲提供建議,為管理層績效考核的管理決策提供信息,最終提高了內部管理的效率。以上路徑都是內審部門作為增值活動的源頭,參與并促進了支持性活動增值。
四、相關建議
(一)加強組織建設,保持內審獨立性
獨立性是保障內審機構獨立履行其職責的首要條件,是具備開展審計工作的前提。內審部門想要在增值活動中發揮好職能作用,必須有獨立性做保障。《規定》從兩個方面增強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進一步健全有利于保障內部審計獨立性的領導機制,建立健全內部審計人員獨立性約束和保護制度。審計實踐中,建議健全有利于保障內部審計獨立性的組織機制,如實行“一把手”行長直管的模式,完善黨委定期聽取內審工作匯報的工作制度;明確內部審計邊界,梳理內審部門參與或協辦的事項,劃分內審人員行為界限,確保內審人員行為“不越界”,有效保障內審部門及人員獨立履行職責。
(二)加強理論學習,樹立價值驅動理念
價值驅動理念,就是將發揮內審職能作用旨在增值為內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并將其貫穿到內審實踐的各個環節。建議逐步改變內審人員對內審“查錯糾弊”職能定位的舊理念、老認識,逐步樹立價值驅動理念。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內審人員學習“價值鏈”理論,引導內審人員開展討論、深入思考,提高對內審職能定位的認識,深入理解內審增值的原理、途徑、過程,為內審增值實踐構建良好的內部環境。
(三)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專業勝任水平
內審增值最終要靠內審人員來實現,因此,內審人員專業水平提升是基礎。要實現內審增值,必須采取措施提高內審人員專業素質。建議內審人員加強專業知識學習,積極參加條線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專業素養。采取到相關業務部門跟班學習等方式了解業務部門重要業務的新變化,更新業務知識,豐富實踐經驗,不斷拓展內審人員專業空間。建議內審部門充分發揮內部經驗的傳承作用。發揮內審戰線老同志的“傳幫帶”作用,年輕的內審人員多向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內審人員請教經驗,加快專業能力提升速度,充分發揮內審隊伍的團隊優勢。
參考文獻:
[1]袁文英,王紅莉.人民銀行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功能探析[J].西部金融,2011(11):81-83.
[2]程福壘.我國央行內部審計價值增值研究[J].華北金融,2013(5):62-67.
[3]王敏,劉宇,張璐.基于SWOT分析視角的基層央行內部審計價值增值路徑研究——以人民銀行遂寧市中心支行[J].西南金融,2013(2):68-70.
[4]王凱俊.明確內審職責定位不斷增加審計價值——談人民銀行內審轉型與發展[J].西部金融,2014(2):82-84.
[5]劉燕.對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價值增值功能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4(10):102-103
[6]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課題組.審計價值增值理念在人民銀行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及發展建議[J].海南視窗,2014(8):82-85.
[7]張孟君,楊明偉,任熙.風險導向下基層央行內審價值增值的方法探析[J].西南金融,2014(8):69-70.
[8]賈梅,張蓓.服務治理視角下人民銀行內審增加價值的探討[J].經濟研究參考,2014(37):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