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書賀
摘 要:化學實驗探究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關注三點:增強實驗趣味性、生活化;精心設計實驗方案,讓探究實驗目的明確;教師在探究過程中做到適當引導,確保探究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化學;實驗;探究;有趣;精心;有效
《化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相互聯系和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學習科學方法,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們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實驗探究教學方法,這個過程中我們主要關注三點:“有趣,精心,有效”。
一、有趣
“有趣”即增強實驗趣味性、讓實驗生活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適時插入趣味化的實驗,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如學習《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時,先在白色濾紙上用酚酞溶液畫一朵花,之后分別噴灑無色液體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學生觀察到紅花開了又消失的現象,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急于探究其中的奧秘。由此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做好了鋪墊。
為了培養學生從生活走近化學,從化學走進生活的情感。我們利用生活中的日用品進行探究,讓學生認識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如:學習了《常見的酸和堿》之后,學生提出,檸檬是酸的,是否也有和稀鹽酸一樣的性質呢?為了驗證猜想,同學們利用家里的鐵絲、銹鐵釘、蛋殼、堿、蘇打等開始了自己的實驗,通過實驗,學生明白了檸檬酸的性質,既加深了對酸的化學性質的理解,又豐富了生活知識。
二、精心
“精心”,即精心設計探究活動方案,讓實驗探究教學目的明確。
學生剛剛接觸探究課感到無從下手,顧此失彼。教師應精心備課,把握好探究的節奏,設計好由易到難的探究方案,達到探究活動的目的。我們的設計從以下方面著手。
1.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猜想。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已有經驗、以及學校的實際條件,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情景素材,引導學生從真實的學習情景中發現問題,展開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在情景中讓學生發現了想探究的問題,交流過程中逐步將自己猜想的范圍縮小,最后鎖定探究的目標。
2.要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明顯的實驗現象更能讓學生有成就感,探究的興趣更加濃厚。教學中我們將現象不明顯的實驗加以改進,便于觀察。如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通過查閱資料,設計了如下方案。
探究過程中學生有疑惑:二氧化碳氣體溶于水是否產生同樣的現象?通過分析,大家認為應增加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對比實驗裝置,這樣的實驗探究方案較為嚴密。
3.探究內容的難度要適度。《化學課程標準》指出:“應把握好探究的水平,避免淺嘗輒止或隨意提升知識難度的做法”。不然,就算開展了探究活動,也不易持續進行下去。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教學中,學生還不明白復分解反應和溶液的相關知識,若讓學生探究為什么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意義不大。不如讓學生多設計制取裝置,了解不同裝置的優缺點并進行評價。這樣設計,既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有效
“有效”,即教師在探究過程中做到適當引導,確保探究課堂的有效性。《化學課程標準》指出:“探究教學要講求實效,不能為了探究而探究,應避免探究活動泛化、探究過程程式化和表面化;應處理好教師引導探究和學生自主探究之間關系,避免出現探究過程中教師包辦代替或學生放任自流的現象。”如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的教學中,讓學生選擇用木炭,硫、紅磷或蠟燭測氧氣的含量,學生很茫然,只能照方抓藥式的,不理解其中的原理。我們可以搭個梯子給學生一個臺階,讓學生的知構建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教師先演示蠟燭自滅實驗,學生看到水面的上升,教師引導是壓強變化導致的結果。接著出示信息,木炭、硫燃燒分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氣體,紅磷燃燒生成固體,讓學生結合信息做出選擇。然后參考課本上的實驗裝置設計自己的實驗方案,分小組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教師時刻關注每組的情況,及時指導,將好的和有問題的拍下來最后師生評價。在整個問題解決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是主體,讓學生在活動探究中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實驗設計能力。
經過近一年的探究實踐,我們對實施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方法的四個班的21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學生在發現問題,方案設計、動手操作、交流表達等方面的能力明顯優于其他班級,87.3%的學生喜歡實驗探究課。
總之,教師應充分認識科學探究對于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獨特價值,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盡心設計探究活動,有效組織和實施探究教學。在探究教學中,應有目的組織學生交流和討論,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評價能力。我們會以新課標為依據,繼續探索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鄭長龍.化學新課程中的教學素材開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蔡亞萍主編.中學化學實驗設計與教學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張武升等.中小學創造教育與教學實驗探索[M].天津大學出版社,1993.
注:本文為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互聯網+初中化學趣味化實驗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的成果之一。課題編號:【2018】—JKCHYB—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