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遠
(吉林省舒蘭市第一高級中學校)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高中化學課程結合事實性知識(多以實驗的形式呈現)和理論性知識。高中化學應該是充滿樂趣,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科。在對某高中高二理科學生對各科的難度調查問卷結果中反映,認為化學難學的學生占66.7%,占一半以上。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對這個結果很是震驚,也必須要考慮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為了改變這個現狀,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入了JITT教學模式。希望可以通過其模式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高中學生對于化學學習中的困難。
1999年,由美國空軍學院和普渡大學這兩所大學的四位物理教師共同撰寫了有關適時教學的第一本專著《適時教學——主動學習與Web技術的結合》,適時教學模(Just-in-Time Teaching,JITT)是一種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JITT是Just in Time Teaching 的簡稱,國內學者翻譯成“及時教學”或“適時教學”?!斑m時教學”模式是將“基于網絡的學習任務”(Web-based Study Assignment)和“以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Active Learner Classroom)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該模式的實施步驟大致可以由以下五步構成,第一步教師依據《考綱》和《課標》對新課布置預習任務,第二步利用網絡,學生完成預習內容并反饋,第三步教師對學生的反饋內容進行整理,調整教學的內容,第四步在課堂上,完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任務,第五步課后教師再依據課堂教學內容的完成情況提出難題探究,給學生做綜合評價。
JITT教學模式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學生成為了主動的學習者,這樣減輕了知識都在課上學習的負擔。
與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相比,JITT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優勢。具體體現在,教師教學方式上,充分展現學生為主體的導學和教學,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嘗試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研究,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在教學內容制定上,根據網絡反饋的內容,及時變更教學內容,以適應學生的知識水平發展,在評價方式上,不在是用傳統模式中標準的“對與錯”來評價學生的完成情況,而是通過學生整個過程的努力程度,進行不同層次的評價,滿足了學生任務完成后的成就感,在教學效果上,學生能主動探索問題,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激發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與翻轉課堂相比,翻轉課堂是指與傳統教學模式發生“顛倒”,學生課前在家聽看教師錄制的視頻講解,課堂上在教師指導下做作業,主要還是學生聽教師地講解進行學習。而JITT教學模式是教師發布預習任務后,學生自己通過網絡查找資源進行預習,不依靠教師地講解,從而能夠達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為了進一步將JITT應用到具體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在舒蘭市第一高級中學校的高一10班,選取必修一《化學》教材中的《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為例來做介紹,所用到的學時為2學時。
1.教師的課前準備
根據《考綱》中對本節的要求制定預習題,教師提前兩天在班級的微信群里或者QQ群里發布預習題,氯氣的物理性質?氯氣的化學性質(氯氣與金屬單質的反應和與非金屬單質的反應),氯氣與水的反應?氯氣的實驗室制法?思考新制氯水與久制氯水在成分有何區別?同時教師提供一些實驗視頻,網絡鏈接等資源發到群里,供學生參考。
2.學生的課前預習反饋
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金屬元素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并可以應用到非金屬元素的研究中,所以能夠按照課前教師給出的預習要求,通過網絡的利用完成預習內容,并通過微信或者QQ將預習報告單獨利用網絡反饋給教師。教師用“好”“標準”“不完整”“錯誤”“無”這幾個評價等級對反饋信息進行整理。通過對學生信息的整理,可以發現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對“問題5”給出“好”的闡述。其余大部分學生除了“問題5”出現錯誤外,其他的預習題能夠通過網絡的運用得出準確的答案。主要問題出現在“問題5”只有10人給出了“準確”的反饋即“對”的答案,但是也有3人給出了“好”的反饋,即在“對”的答案的基礎上又給出了“新制氯水與久制氯水因為成分不同,可能導致性質有什么差異?”。教師要區別學生“好”的反饋與“準確”的反饋,“好”的反饋為開展教學活動和學生討論提供了豐富的養料,而“準確”的反饋只是在提供“對”的答案。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的反饋信息,為課堂教學奠定有利的基礎,具體的反饋結果如表1。

3.根據反饋對教學內容的調整
通過反饋信息,學生對于氯水的成分存在問題較多,由此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先講解氯原子的結構,指導學生利用“結構決定性質”來分析氯氣的化學性質,探究氯氣與水反應。引導學生通過對HClO的性質分析,得出“新制氯水”與“久制氯水”在成分和性質上的不同之處。通過這樣的調整,可以達到更適應學生知識水平的發展,學生積極性更高的進行新知探究的教學效果。
4.實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
在課上,首先教師講解氯原子的結構,使學生了解到氯原子的活潑性。然后實施小組(7個小組,每組8人)教學,組織學生討論“氯氣與水的反應”,設計意圖是利用學生預習的儲備,組織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最終熱情高漲的得出氯氣與水反應的實質,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授課中扮演著協調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而學生才是主體。教師對在“問題5”中完成“好”的反饋進行匿名展示,設計意圖是利用學生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更感興趣的心里,引導學生尋找答案。解釋生活中利用氯氣進行自來水消毒就是利用HClO的強氧化性,得出新制氯水有酸性、強氧化性和漂白性,久制氯水只有酸性。
5.課后布置網上“難題探究”并進行課后評價
教師在課后將難度較大的問題整理成專題在網上(微信群或者QQ群)發布,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問題要有開發性,能對本節內容進行訓練和拓展?;趯W生的認知水平和本節在《考綱》中的要求,“難題探究”制定如下。
(1)下列物質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離子的是
A.氯化鈉溶液 B.新制氯水 C.漂白粉 D.液氯
(2)要除去氯氣中的水蒸氣,應使其通過
A.氫氧化鈉溶液 B.濃硫酸 C.飽和食鹽 D.堿石灰
(3)實驗室用下列兩種方法制氯氣:(1)用含HCl146g的濃鹽酸與足量的MnO2反應;(2)用87gMnO2與足量濃鹽酸反應.所得的氯氣
A.(1)比(2)多 B.(2)比(1)多 C.一樣多 D.無法比較
(4)將下列物質分別加到濕的紅色布條上,不能使其褪色是
A.新制氯水 B.液氯 C.次氯酸鈉溶液和HCl混合液 D.氯化鈣
用這些難題進行鞏固加深,也通過這些習題來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舉一反三的思維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主動去學習。
在JITT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后對學生的評價,不應該只是按照傳統的、單一的評價標準,還應結合學生預習內容的完成情況,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課后難題的探究程度,進行綜合評價并給出相應的分數。這樣的做法更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由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要我學”轉變到JITT教學模式中的“我要學”。具體的評分標準如表2。

在這個知識更新速度快,網絡資源發達的時代,高中化學作為一門傳統的、知識內容冗雜的學科,要怎樣在固定的理論基礎知識教學中,加入時代的元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而通過JITT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發現JITT教學模式不僅加強了師生之間的及時溝通,也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這樣的模式沒有僅限于高中化學的教學范圍,而是致力于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希望通過JITT模式的引用,能夠推動傳統教學改革,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能夠尋得興趣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