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禮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安全地成長》。
學情分析
在現實生活中,意外傷害時有發生。三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年紀小,社會生活的經驗較為缺乏,對生活欠留心觀察,隱藏在生活中的危險難以預見,同時對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問題認識不是很深刻,也缺少自護自救的基本知識。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結合本課教學內容,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掌握一些居家生活容易發生的意外事故的簡單自護自救的方法。教學難點是:幫助學生樹立居家安全的意識,避免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從小學生可能遭受的意外傷害或容易發生的意外事故為主要內容展開安全教育,有效幫助學生更安全地成長,培養學生愉快積極地生活態度。
設計思路
1.“一主線”:以“獨自在家”主線,圍繞“三個應該”分層開展活動,即來了陌生人應該怎樣做、要遠離危險應該注意什么、受傷了應該怎樣處理?
2.“三注重”:注重培養學生愉快積極地生活態度,不因安全成長而對生活有所畏懼;注重創設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形成居家安全意識,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惜生命。
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注意安全的良好行為習慣。
知識與技能:知道日常生活中的防觸電、防火災的常識,掌握一些簡單的自護自救的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一些居家生活容易發生的意外事故的簡單自護自救的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樹立居家安全的意識,避免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課件、收集居家安全和日常意傷害的資料、課堂表演的道具。
學生準備:填寫調查表、了解居家安全小常識。
教學過程
活動一:陌生人來了。
1.視頻一:《陌生人來了》。
這下玲玲為難了,是開門還是不開門呢?如果不開門,又怎么拒絕這位叔叔呢?
2.請你出招:你能幫幫玲玲嗎?(學生持各自的觀點先在小組內交流。)
3.情境表演。
老師扮演陌生人,與學生一起進行情境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小結:社會上有些人利用孩子年齡小,綁架、拐賣兒童,獨自在家,不應該給陌生人開門,要機智地找理由拒絕。
(板書:獨自在家我不怕機智拒絕不開門)中國每年約7萬兒童被拐賣,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警惕意識,才能安全地成長。(板書課題:安全地成長)
活動二:正確用電。
過渡導入: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天都離不開電。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正確使用,電也會給我們帶來危險。下面請大家看這樣一段視頻。
1.播放視頻。
2.學生交流,這樣做的危害。
3.你還知道哪些安全用電小常識?
活動三:安全用火。
和電一樣,火也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但如果不注意安全,它可是會“發脾氣的”。
1.出示火災報道。
2.面對著這些觸目驚心的圖片,面對著這樣一組數據,你有什么感受?
3.面對火災,人的生命非常脆弱。家庭用火,要注意什么呢?
4.小組討論:請同學們讀讀課本17頁的內容,說說你知道家中藏著哪些危險?
小結:同學們,原來在最安全的家里也藏著這么多的危險呀!不過只要多加注意,提前預防,就會讓危險遠離我們。
(板書:學會自護多預防危險才會遠離我)
活動四:當我受傷時。
盡管我們知道了許多居家安全小知識,都努力避免危險的發生,但有時危險還是發生了,當出現小事故時,我們該怎么辦呢?
(1)流鼻血了,該怎么辦?
最快止血法:①如果左鼻孔流血,用小皮筋扎住右手小拇指,不流血了,就立馬取掉小皮筋。不然血液循環不通,會造成不好的后果;②如果身邊沒有橡皮筋,左鼻孔流血,就舉右胳膊。相反右鼻孔流血,就舉左胳膊。
(2)手劃破了該怎么辦?
(3)獨自在家看電視的平平,突然發現家里有的窗戶有火苗飄進來,原來是隔壁阿姨家著火了。這時,平平該怎么辦呢?廣而告之:在沒有發生意外的時候,可千萬不要撥打報警電話!
(4)發生以下情況,應該撥打哪個電話呢?
120——只要發生有人員傷亡事故的情況下撥打。
110——遇到緊急需要幫助的情況下撥打。
報警童謠。報警早,損失小。報警電話要記牢,報清門牌和號碼,說清事情的經過,急救時間能提早。
小結:小小事故發生時,我們不慌張學會自救;(板書:小小事故會自救)
當我們遇到了自己處理不了的危急情況時,我們首先做到不驚慌,及時撥打報警電話或者聯系父母或向他人尋求救助。在沒有發生危險的時候,不要撥打報警電話!(板書:危急之時會求救)
總結
這節課,我們提高了警惕意識,獨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機智拒絕不開門。還掌握了用電安全、用火安全的相關知識學會遠離日常生活中隱藏的危險。當發生小小事故,我們會自救,危急情況會求救。同學們,為了讓你們牢記今天的內容,有人為此專門寫了一首歌呢。讓我們一起唱《安全知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