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敏珍 麻麗貞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對小學生開展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小學教育工作者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謹嚴慎行,言傳身教,對于學生的道德素質的提高進行全方位的影響教育,從而真正切實有效地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德育;生活化;教育
開展道德教育活動,可以有很多具體的形式,將生活化的理念引入到道德教育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們在現實的真實的環境中更好的理解抽象的道德規范和基礎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和理解去接受道德教育,這樣,學生就能夠真正的將這些知識點轉變成自己的一部分。除了傳統教育當中,采用課堂講授,案例分析,榜樣引導等方式之外,生活化的理念的引入可以讓道德教育有更多創新的形式,在學生的注意力培養,道德教育認同度方面獲得提高。所以,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生活化的理念可以帶來更多新的嘗試。
1增強個人魅力,用言行指引學生成長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要身正為師,成為學生的榜樣,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要求學生有禮貌,首先自己要有禮貌;要求學生愛護環境,首先自己不能亂摘花草;要求學生認真做作業,首先自己批改作業時要認真仔細。教師的態度決定學生學習的態度,教師的言行決定一個班的學風班風。
在小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神圣的代名詞,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不應有瑕疵。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主見,他們經常會討論喜歡哪位老師,不喜歡哪位老師,以及為什么等。學生生病了,教師主動端杯熱開水,他會記在心里;學生發辮散了,教師拿梳子幫忙扎辮子,其他學生也會看在眼里。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幫助,哪怕是微小的,學生都會感到無比欣喜,他們會總結“老師是愛我的”“老師是喜歡我的,還給我扎辮子了”。親近學生,走近學生的心田,打開學生的心扉,都需要教師主動接近學生,去與學生接觸、交流,在互動中感應彼此的情感,感受相互的關懷。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身教是最具說服力的,它將有力地推動學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轉變。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
校園環境是小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所處的主要環境。走在校園中,校園文化的布置,校園的整體文化氛圍,都會給學生帶去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從生活化的策略來說,校園文化如何建設,如何打造,也是整個小學德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不僅要注重自然環境的干凈整潔,優雅美感,也要注重文化環境的健康積極向上。充分利用校園的整體環境,進行道德教育的宣傳教育活動。小學生所處的校園環境,也是他們每天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所接觸的環境。進入小學階段,學生們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中度過,所以,文化環境的打造,要特別注重對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熏陶的影響。尤其避免對學生產生負面的消極影響。在校園環境中,如果發現學生的一些非道德行為,甚至一些教職工的非道德行為,要及時地干預,避免擴大消極的影響。
3圍繞道德教育的主題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方式
道德教育需要一些專門的課程來進行,同時也特別需要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去學習道德觀念,接受道德教育。因為道德教育的效果本身就不是可以通過傳統的課程模式以及考試的模式來檢驗的,道德教育的效果要有一個較長的時間去檢驗,通過學生的言行表現來進一步地探查學生真正對道德教育的理解,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等是否能夠做到自覺的遵守和實踐。在學校道德教育體系的構建中,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在道德觀念認識和道德行為習得方面,具體需要達到哪些標準,都要細化成具體的條目,這樣更具有指導性,對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來說,自己在工作中應該承擔大部分責任,這些也都要有明確的分工,保證效果的實現,保證道德教育系統化的形成。對于道德教育來說,效果如何,經常需要后續的評價來進行檢驗。一方面,道德教育的效果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日常表現來進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定期的調查問卷和個別訪談等形式來完成。作為教學效果評價的實施者,可以由學校的領導來做,也可以聯系家長來共同完成此項工作。
4注重思想品德教育,重點提升學生德育認知
小學的德育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八禮四儀已經融入德育課本。例如,《講禮儀》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懂得待人接物必須遵守的禮儀規范,知道講究禮節是有禮貌的行為。課文內容中重點對學生在就餐、交談、集會、觀看演出和比賽等場合做了相應規定,如揮手表示告別;握手表示友好或告別;拍手表示歡迎。在教學時,教師通過故事《小青》中的“小青”這一形象,讓學生向小青學習,學做一個彬彬有禮的好孩子。接著教師播放視頻讓學生觀看,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外出就餐、參加集會、觀看演出時應該如何做。在其后的“說一說”“比一比”“議一議”環節,讓學生通過說、比、議擴展禮儀知識,對禮儀知識加以鞏固。在放松環節,教師采用游戲式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與售貨員、演員與顧客、主人與客人,使他們在趣味游戲中達成禮儀共識,將認識轉化為行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除了八禮四儀,思想品德還有誠信、感恩、尊嚴等方面的內容,將德育內容課程化,德育教學方法多樣化,將會全面提升學校德育工作,使德育教育效果越來越明顯。
5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生活化策略的引入,可以給德育工作帶來更多新的思路,帶來更多全新的視角。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德育工作所開展的途徑。從生活化的角度入手,思考德育效果,采取科學的方式,有效地進行德育工作。
參考文獻
[1]邢小梅.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126.
[2]陳雯.小學德育課程群的探索及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127+145.
[3]胡福超.小學德育方法運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8,5(51):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