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
2019年適逢中國著名作曲家瞿希賢誕辰100周年,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央音樂學院主辦,中央音樂學院圖書館承辦的“瞿希賢百年誕辰手稿文獻紀念活動”于6月19日開幕。
上午9時,瞿希賢百年誕辰開幕式暨紀念音樂會在中央音樂學院演奏廳舉行。眾多領導出席此次活動。
中央音樂學院圖書館收藏的作曲家瞿希賢手稿文獻,緣于2008年瞿希賢家屬捐贈的一批瞿希賢音樂創作的珍貴資料。這批文獻中涵蓋瞿希賢的創作手稿、手稿復印件、出版樂譜、采風筆記、書信等類型。其中,創作手稿與手稿復印件占有較大比重,作品基本覆蓋了瞿希賢整個創作生涯。此次展出手稿以聲樂作品為主,同時還包括之前較少見到的她的影視劇音樂及木偶劇音樂。這些珍貴的手稿文獻為我們勾勒出瞿希賢的音樂之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紀念音樂會上將首次演繹未曾出版的手稿中的作品。最后,希望通過此次瞿希賢百年誕辰手稿文獻紀念活動的舉辦,能夠吸引更多老藝術家們愿意將自己寶貴的資料捐贈給中央音樂學院圖書館,從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平臺,從而加強圖書館文獻特藏部的建設和發展。
活動致辭中,對瞿希賢音樂創作中所反映出的愛國情懷和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創作理念給予了高度評價。她的愛國情懷和對音樂事業的杰出貢獻,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和藝術財富,激勵著我們在藝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道路上不斷的努力奮斗。此次瞿希賢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的舉辦,其目的一方面是緬懷與紀念這位優秀的女作曲家,一方面是總結她杰出的藝術成就,弘揚她高尚的藝德風范。她對藝術精益求精、執著堅定的態度,她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抒懷的使命擔當,對于激勵廣大音樂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有著深遠的意義。
致辭中還談到了瞿希賢在中央樂團創作組時,始終堅持筆不離手、譜不離身、耕耘不輟,以音樂為我們講述了一段段歷史的故事、生活的故事。而回憶起20世紀90年代第一次與瞿希賢的見面,雖然只是遠遠的看了一眼并未有所交談,但她質樸、謙遜、親和的人格魅力記憶猶新。
著名作曲家羅忠镕先生,既是目前唯一健在的瞿希賢音專同學,也是她的生前摯友。為了對瞿希賢有更全面的了解,圖書館專程對羅忠镕先生進行了采訪,從他們交往的點滴中認識瞿希賢。20世紀40年代羅忠镕曾與瞿希賢共同就讀于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新中國成立后又同在中央歌舞團和中央樂團的創作組工作。學生時代的瞿希賢作為老大姐,在音樂創作上給予了羅忠镕許多的幫助,并將他這個管弦系的學生引薦到譚小麟的作曲班當旁聽生,為羅忠镕走上作曲之路創造了條件。1948年瞿希賢在畢業音樂會上演出的兩部作品,大合唱《李幺妹的喜事》和女高音獨唱《老母刺瞎親子目》都給羅忠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演唱《老母刺瞎親子目》的演員所做出的刺瞎雙眼的動作至今依舊清晰地留在了羅忠镕的腦海中。
中央音樂學院致辭中集中于對瞿希賢的創作手稿進行分析解讀,并從中引發對于當下作曲系教學問題的思考。并認為,瞿希賢在1948年創作的《老母刺瞎親子目》手稿中,不論是音樂術語、音樂符號使用的準確性,還是悲愴性導七和弦的連續運用,都展現出她在音樂創作方面的技術高度與專業素養。瞿希賢在手稿中寫下的每一個連線、每一個漸強,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她真誠的態度與對音樂的熱愛。雖然現在的創作基本采用電腦制譜,但研讀瞿希賢的創作手稿對于在未來教學中,提醒學生學會如何記譜,如何通過樂譜與世界交流仍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對中央音樂學院圖書館手稿文獻收藏與整理工作也提出了希冀,一方面希望中央音樂學院圖書館能夠更多地收集到不同作曲家的手稿文獻,另一方面希望通過前期的整理與后續的研究工作,讓這些作品的精神和意義能夠被更多的人所知曉。
此外還談到了瞿希賢作品對音樂創作所產生的巨大影響。20世紀50年代初,《全世界人民心一條》是大家非常喜愛的一首作品,反復且多樣化的演唱,對視唱練耳從首調轉到固定唱名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開幕式致辭結束后,舉行了小型作品紀念音樂會。共演唱了包括獨唱與合唱在內的10首作品,基本貫穿了瞿希賢的一生。在每首歌曲演唱之前,都作了細致的介紹和解讀,對理解歌曲的歷史背景及內涵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獨唱部分既有像《老母刺瞎親子目》這樣較震撼悲情的歌曲,也有像《我愛靜靜的洪湖浪》這樣較抒情悠揚的電影音樂主題曲;合唱部分像《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飛來的花瓣》、《牧歌》等歌曲在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的演繹下,層次豐富,耐人回味。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樂會上演唱的《老母刺瞎親子目》這首歌曲是未曾出版過的鋼琴伴奏版本,自1948年首唱后還未曾有人演唱過,十分難得。這首歌曲講述了為反對國民黨征兵,一位母親親手刺瞎兒子眼睛的故事,極具戲劇性張力;而音樂會上演唱的最后一首歌曲《致意南極》則一直較少被演唱,是瞿希賢創作后期的作品。這首歌曲風多變,節奏的寫作富有彈性,合唱團的演唱充滿激情,自然流暢令人驚喜,也讓大家領略了不同于瞿希賢以往細膩深情的歌曲寫作風格。整場音樂會曲目安排緊湊,形式豐富,風格多樣。
學院領導及嘉賓在欣賞完音樂會后一同前往圖書館展廳觀看“瞿希賢百年誕辰手稿文獻紀念展”。此次手稿文獻紀念展將首次公開展出中央音樂學院圖書館文獻特藏部收藏的難得一見的瞿希賢珍貴音樂手稿文獻,50余件展品涵蓋瞿希賢創作的藝術歌曲、兒童歌曲、合唱作品、影視音樂、木偶劇音樂等,以及相關的筆記、書信、老唱片、節目單、出版物等。寫在手稿上的每一個音符、每一次修改,都讓我們看到了瞿希賢的認真、仔細和對音樂的思考,了解到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參觀展覽的學院領導及各位嘉賓都對這些手稿文獻產生濃厚的興趣,細致揣摩,熱烈討論。為了使參觀者對這些作品與手稿文獻有更多的認識,圖書館特別為每首作品制作了專屬二維碼,大家競相掃碼閱讀也成為了當日一道別樣的風景。
瞿希賢百年誕辰紀念活動不僅讓我們在熟悉的歌聲中重溫了她音樂中那獨特的藝術魅力,而且讓我們在她嚴謹、規范的創作手稿中感受到了她對音樂的熱誠與喜愛。值此瞿希賢百年誕辰之際,謹以此活動來緬懷紀念這位杰出的女作曲家,紀念她為近現代中國音樂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