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宏斌 喬小軍
泰州市姜堰區出臺村干部職業化管理實施辦法,其中最大的亮點是實行差別化工資核定,合理設定工資基數,著力構建貼近時代需求、彰顯姜堰特色的村干部職業化管理體系。
連日來,泰州市姜堰區羅塘街道院子村黨支部書記王寶明忙得不可開交,手頭12項工作掛圖作戰,需整理收儲荒地22畝、勘查未護坡的河溝20多條、制定2019年度通組入戶道路建設方案、組建村莊環境守護志愿隊……“雖然忙,但很充實、很起勁!”王寶明開心地說,他被納入區級層面職業化管理范疇,今后也能像公務員、事業人員一樣,在職時定期漲工資、退休后領取養老金,再也沒有后顧之憂了。
2018年11月,姜堰區出臺村干部職業化管理實施辦法,著力構建貼近時代需求、彰顯姜堰特色的村干部職業化管理體系。“實施村干部職業化管理,就是針對村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堵點、痛點、難點,結合姜堰的實際,按照解決問題、著眼長遠、創新突破的思路,給村干部以政治上的關心、工作上的支持、待遇上的保證,吸引鄉賢回歸故里,激勵干部扎根農村、貢獻才智。”姜堰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孔令明一語道破開展此項工作的動因。

這個實施辦法最大的亮點是實行差別化工資核定,合理設定工資基數,設立月基礎工資=月工資基數×(職務職齡系數+學歷系數+執業資格系數)的計算方式,通過定期調整工資基數、系數,確保村干部基本報酬不低于上年度本地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標準。據此,王寶明算了一筆賬,目前以月工資基數3000元計算,乘以職務職齡和學歷系數,他每月基本工資有4500多元,加上年終考核報酬,年收入將超過8萬元,隨著工齡增長報酬還會更高。“組織上對我們這般厚愛,不好好工作說不過去。”
提待遇、留住人是基礎,重考核、激勵人是關鍵。實施辦法建立了差別化考核機制,建立優秀、不合格“正負向”清單,以規范精準的考核激發村干部努力干事創業。此外,實施辦法還明確了6種剛性退出的情形,如村“兩委”正職個人年度考核連續2年位居本鎮街后10%-15%且工作一直沒有起色,區聘村干連續2年考核等次在基本合格以下的,均要調整出現職崗位。
59歲的大倫鎮興馳村黨支部書記金岳林絲毫不像接近退休的人。他每天在村集中供養中心項目現場看進度、管質量,積極尋找信息招引項目,配合幫扶單位流轉土地500畝,打造村級苗木花卉基地。
大倫鎮響堂村黨支部書記王珠鳳,2008年從華東政法大學畢業后進入鎮政府工作。2016年9月,響應鎮黨委號召到村工作。她說:“優秀村‘兩委’正職可以參加鎮街公務員、事業人員招錄,這給我們基層干部轉變身份打開了通道,干事更有奔頭了。”
據悉,姜堰區實施村干部職業化管理后,區財政每年將投入2000多萬元,用于發放村干部工資。在今年村“兩委”正職月均增加900元的基礎上,明年村干部月工資平均每人將再增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