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縣發揮社區黨組織核心作用,推行以“連心、貼心、暖心、同心”為主要內容的“心橋”工作法。黨建引領,架起“連心橋”。設立黨員“一站式”服務點,通過“四亮”(亮身份、亮承諾、亮行動、亮結果)增強社區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責任意識;成立以社區黨組織為主導、駐區單位黨組織廣泛參與的“鄰里紅”區域化黨建聯盟和社團組織“星火暖心”黨建聯盟,形成服務合力。實事惠民,構建“貼心橋”。發揮20萬元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專項資金作用,精準確定年度民生實事項目;打造社區“智慧黨建”平臺,常態化提供就業創業、困難救助等服務。扶貧幫困,筑牢“暖心橋”。建立黨員干部與困難家庭“一對一”幫扶機制;志愿者隊伍定期開展關愛弱勢群體等活動,每月“統一活動日”組織開展“微心愿”認領。
(高厚富 王躍鑫)
抓好“四個培訓”。豐富載體,結構化開展“兩新”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黨員、出資人(負責人)培訓,確保有重點、無死角。實施“三餐式”學習。落實標準套餐。圍繞黨章黨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不折不扣完成規定學習;創新自助選餐。黨員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學習篇目,增強學習針對性和實效性;精選特色加餐。送黨課進車間、到一線,扎實辦好流動學習。創新“三小模式”。開設“小課堂”,解決學習集中難、學習覆蓋難等問題;開辦“小講座”,促進黨員互動交流;開展“小活動”,組織讀紅色書籍、唱紅色經典、學紅色精神等活動。
(王業典)
“描點”。明確黨委書記召開三個會議、落實四個規范、做好四個帶頭、打造一批示范“3441”,以及組織科長“3333”、黨支部書記“1231”項目化責任清單。“連線”。黨委書記抓謀劃部署、組織科長抓督促推進、黨支部書記抓具體落實。以三者為中心,向黨委班子成員、組織部門、支委班子成員傳遞,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抓黨建工作責任體系。“織網”。將“三會一課”方案預審和結果報告、換屆提醒、常態化督查等現行制度融入清單,責任分解到人。“擴面”。結合黨建工作聯述聯評聯考與年度綜合考核,對照責任清單,將黨組織、黨員考核與單位部門、個人考核相融合,加強督查考評結果的綜合運用。
(儀 組)
抓責任落實。制定出臺《發展黨員工作責任追究辦法》,提出誰培養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經辦誰負責、誰預審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夯實責任,嚴把入口。抓思想把關。建立發展黨員公開答辯制度,考察入黨動機,切實把那些政治上不合格,想混入黨內撈好處的投機分子擋在門外。抓源頭管控。建立發展黨員等有關事項專項報告制度,列出9種特殊情形,要求基層黨(工)委事先報告并在有關會議上主動向黨員群眾說清情況,避免事后被動炒作。
(付祖軒)
該縣針對村(社區)黨總支下轄支部設置不規范、組織不健全、功能不優化問題,在全縣296個村(社區)黨總支推行“兩主多輔”支部設置模式,每個黨總支一般下設“五老”黨支部和流動黨員黨支部,因村制宜設立其他類型黨支部,黨支部下設若干黨小組,推動把支部建在互聯網上、建在產業鏈上、建在黨員集中區上,理順基層黨組織架構。
(董思文)
明確“一線”范圍,規定8個方面作為考察識別年輕干部的主戰場、主陣地。建立實績檔案。實行一人一檔,主要包括“責任清單”“進度清單”“一線干部實績鑒定表”,以及考察工作中形成的相關材料和實績佐證材料等。定期對一線干部實績檔案進行個人縱向對比和分類橫向對比,形成專項考察意見。形成聯動機制。注重收集匯總職能部門的信息資料,實現信息共享,相互印證,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注重結果運用。把一線干部考察結果作為干部培養、使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對履職能力較差、考評結果不合格的3名同志進行召回或提醒談話。
(陳尚書)
去年,該區率先開展選拔本村優秀大學生回本村任職工作,通過層層選拔,131名本土優秀大學生脫穎而出,今年已啟動第二批回本村任職大學生招考工作,共設置53個崗位,確保每村配備本村大學生不少于兩名,放大選拔本土大學生回村任職的“鲇魚效應”,并對回本村任職大學生進行“滴灌式”培養,促進能力素質提升,加大后備人才儲備力度,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石 鵬)
“城市客廳”建設根據推進蘇州“海棠花紅”先鋒陣地群建設的統一要求,融合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建設要求來統一定位與建設。“城市客廳”將集思想宣傳、政策解讀、優秀文化傳承、時代新風傳播、黨群志愿服務、便民惠民服務于一體,進一步連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使其真正成為“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服務群眾、成就夢想”的百姓之家。“城市客廳”是今年工業園區多部門重點打造的黨建服務載體、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
(宋 寒)
堅持整體聯動、統籌推進,推動街道社區與非公企業、社會組織、機關事業單位等駐區單位黨組織有機聯結。針對各領域實際,差別化設置各領域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細則,細化明確共駐共建、雙述雙評、聯席會議等七大類196項具體指標,分別賦予不同分值權重。通過集中培訓、現場觀摩、情景演繹等形式,推動各領域黨組織對標創建,每年度開展黨組織星級評定,實行滾動管理,并將星級評定結果與社區報酬待遇、黨員干部評先評優等掛鉤。
(吳 蘭)
近日,如皋市召開“兩新”組織黨員2018-2019年度冬訓動員會及首場集中宣講,會上為第17個“紅領黨務通工作室”揭牌。至此,如皋市建成了覆蓋全市所有鎮(區、街道)的“紅領黨務通工作室”網絡,實現了7000名“兩新”組織黨員黨性教育“全覆蓋”。在冬訓組織推進過程中,如皋市充分發揮17個“紅領黨務通工作室”的作用,組建以紅領黨務通為主體的宣講團隊,網格化開展“兩新”組織黨員冬訓。
(劉 東)
圖片新聞

泗洪縣積極實施鄉土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六大行動”計劃,通過建立名人工作室、技藝進課堂等方式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傳統技藝后繼有人。圖為省“三帶”能手張仁高向其徒弟傳授剪紙技巧現場。 (李根超)

春節期間,灌南縣組織啟動了2019年“春風行動”暨返鄉人員就業招聘會系列招聘活動。圖為招聘會現場,外出務工人員填寫《灌南縣鄉村振興人才黨支部入黨積極分子意向登記表》。 (開 源)

近日,位于盱眙縣桂五鎮敬老院內的李銀江黨性主題教育館開館。該館以圖文和聲光電相結合的方式,詳細介紹了十九大代表、江蘇時代楷模李銀江在擔任敬老院院長期間創造的不平凡業跡。 (劉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