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煒 王宇龍 馮太杰 嚴賢釗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以及社會物質的豐裕,人們對其自身生活環境的舒適性與生活質量的渴望也越來越高,進一步優化“人—機—環境”的配合達到最佳舒適的效果,拉近人機工程學與人居環境之間的聯系,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以人機工程學為理論依據,從現代城市公園環境設施的應用展開研究,分析現代公園在環境設施設計尺度方面存在的問題及人對其所產生的心理感受,并以此為理論依據對空間基礎特征與現狀進行系統的分析,總結出環境設施中更合理的設計方法與尺度,給今后城市公園環境設施設計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設計藝術學;人機工程學;城市公園;感覺要素;環境設施
一、城市公園環境設施設計與人機工程學
城市公園是城市居民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隨著城市化進度深化及城市人口凝聚力增強,城市公園尺度也在同步擴大。如今,人們精神文化需求急劇增大,環境設施在公園中的比重也在逐漸增大,城市綜合性公園的使命應該不僅僅局限于只是提供一個優美的環境,更需要注重環境服務設施的人性化設計。然而,一味增加環境設施的數量而不注重設計尺度,建造大體量不合理、利用率低的環境設施,致使環境情景體驗感下降是公園普遍面臨的嚴重問題[1]。人機工程學是集多學科于一體并且極其強調客觀設計尺度的學科,通過人機工程學來合理地優化和改善公園環境設施中的非常規要素,塑造更舒適的人居環境,在此具有特別的價值。
二、城市公園中的感覺要素
(一)視覺要素
眼睛是視覺要素的信息傳達媒介。視覺容易被運動著與附著色彩的物體吸引,光是觀察物體的基本條件,有了光線人的眼睛才能感知到周圍環境中的事物。據科學論證,人所接受的知覺信息絕大部分是由視覺要素傳遞,對于環境設施的設計者來說,巧妙地運用光線會對設施產生積極的影響,這一點在光環境空間的構建中非常重要[2]。因此,研究南京玄武湖公園環境設施所產生的視覺感覺,對研究公園整個環境設施感覺要素的運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現代城市公園中許多環境設施存在較為明顯的光污染問題,光污染現象可能會干擾經過行人的視覺感知,雖然只在某一時段會產生視覺眩暈效果,但是當行人經過此路段時仍然存在產生不適狀態的可能。環境設施設計,從設計的目的出發終究是為人提供服務的,在設計材料與設計尺度上更應該注重人對其物體本身的感受。對于此類現象,可以考慮更換標識牌材質來稍加改善,現代城市公園中的大部分標識牌表面都進行噴砂處理,也可以很好地減少光污染所造成的負面效果。
(二)聽覺要素
沉悶嘈雜的聲音讓人精神紊亂,優雅純凈的聲音使人心情舒暢,一個環境空間中擁有怡然動人的聲音,將會極大程度上使人駐足停留或者吸引人群集中。因此,對噪聲進行有效控制是環境設計所需要避免的重點內容,也是衡量聽覺環境品質的重要標準。悅音和噪聲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針對人們的感知覺進行甄別與篩選,合理利用各種音樂要素,對環境中的聲音進行重構組合創造出動聽、悅耳的聽覺環境,是控制噪聲、減少不良聽覺環境對人危害的優選手段。
景觀設計中對聲音的利用也是非常普遍的,人以各種行為方式參與各種事件和活動之中都將會與音樂發生直接的或間接的關聯。城市環境中最普遍的聽覺參與活動就是“人與人”的聽覺交流。現代城市公園中的許多廣場沒有活動發生是因為沒有“人與人”的聽覺交流,而一旦廣場上有人在進行表演或進行聽覺交互,就會產生人群的集聚,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有聽覺交互的地方就會產生新的活動。藝術音樂表演、街頭叫賣、廣告推銷活動正是通過人們聽覺的參與,為城市生活做出了貢獻。合理正確地使用聽覺因素,能創造一種愉悅、快樂和高興的生活環境,促進人們之間的社會交換和溝通。
(三)觸覺要素
不同的材料肌理能產生不同的觸覺感受,不同的觸覺感受往往也伴隨著截然不同的情境體驗[3]。公園的環境設施的設計是以人機交互尺度為設計依據,以使用者的觸覺體驗好壞為評判標準,其生產與使用的周期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應該考慮使用者對于產品的體會。因此,環境設施設計不光需要考慮基本的設計尺度,更需要考慮到使用者對環境設施預期的觸覺感受效果,不同材料肌理的對比能塑造出高品質的環境特征,將使用者對于環境設施的體驗融入進來,讓使用者在公園的活動過程中能感受到美好環境,以達到放松自我的效果[4]。
現代許多城市公園在景觀細部設計層面上,通過各種設計方式強化整體景觀環境的感受。如在周圍碎拼花崗巖鋪裝中穿插一條塑膠跑步道,跑步人通過腳底鋪裝材料的感受能清晰分辨出碎拼花崗巖與塑膠,體會到跑步道的序列性。在次級園路中透水磚的縱向鋪貼,使磚塊中較長的一面與腳掌的長相結合,使人能通過腳底感受到園路的前進性,這些感受能強烈影響和暗示人們感受和使用空間。在城市景觀中,觸摸能夠提供非常特殊化的感覺,將人與環境聯系在一起,結合不同的景觀性質和使用功能,這些非視覺的感受同樣引起人們“觸”的感受,提升景觀的品質。
三、基于感覺要素對城市公園環境景觀設施進行分析
(一)信息導視設施
按照現代設計學科進行分類,信息導視設施從屬于現代產品設計中城市家具設計范疇,是城市公園中環境設施系統的組成部分。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說,信息導視設施屬于景觀設計中的景觀個體要素與細部景觀設計,具有一定的視覺傳達功能,是空間信息傳播的媒介。單個的信息導視設施可以獨立成景,具有一定的觀賞效果,對于整體城市公園來講它是溝通公園節點與節點之間的紐帶,富有特色造型與文化底蘊的信息導視系統對整體城市公園空間形象具有高度精準的概括作用[5]。
例如,南京玄武湖公園最為常見的方向指示標識,其標識的顏色和形式均以周圍的環境為依據進行設計。因大部分遠景樹的顏色較為深沉,標識牌均采用簡單的黑白色搭配,大面積的白色給人清爽的感覺,而黑色的使用又使其不失穩重,簡約而不簡單。標識的整體高度280cm,標識牌水平和相鄰元素均距離2cm,箭頭的位置位于標識牌寬度的正中,最矮處標識牌高度190cm,標識牌高度不符合人的正常觀賞視角,長時間抬頭仰望也屬于靜態受力。另外,標識牌排列方向參差不齊,讓人視覺和心理感覺欠佳。最適合人體眼球的閱讀半徑應是平視±45°之間,所展示的主要標識信息放置在此區間內最為恰當。
(二)公共休息設施
公園修建的目的是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人們去公園的本身也是為了舒暢身心,在公園休息不光是身體上的休息,更是思想上的放松。所以公園公共休息設施設置的環境應該充分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這也有利于結伴而行的游客之間的溝通交流。輔助座位是公共休息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指那些設計之初不是準備作為座椅的臺階、裝飾性條石等構筑設施,一般高度在37~45cm之間,這種構筑設施能在大規模集會或者基本座椅供小于求時供人當座椅使用。畢竟在室外公共環境中不太合適安裝太多的基本座椅,因為安裝成本過高。在空閑時期大規模座椅閑置,容易致使資源浪費,更重要的是座椅的大規模閑置,容易造成一種蕭條的氛圍,因此在公園合理地規劃和安排輔助座椅就有特殊的意義[6]。
現代城市公園中許多高壓電箱直接暴露在人的視線中,某些高壓電箱甚至離設置的輔助座位相距10cm,這樣的布置會讓人產生危險感,這種感覺造成基本沒人會在此坐下,這種設施的設計往往導致資源浪費。人機工程學強調通過各種限制來避免人為差錯的發生,將高壓電箱遠離輔助座椅區或者對高壓電箱進行植物圍合處理,可以使人從心理上拉開與電箱的距離,以達到安全舒適的心理效果。
(三)安全防護設施
城市公園環境中的安全系統設施是保護生命安全的強制性或者警示性的設施,一個公園安全系統設施的設置好壞直接體現了公園是否落實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防護欄桿是公園最常見的安全防護設施,可以防止行人隨意跨越禁止區域,維持公園安全秩序,同時也對公園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7]。現今大部分風景優美的城市公園都依山、依水而建,靠近山體難免會有陡峭的山坡,靠近江河湖泊難免會有湍急的水流,因此安全系統設施在公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差較大的公園棧道與人行橋設置防護欄桿,能防止行人落水以達到保護行人安全的作用,同時給行人帶來一定的心理安全感。
現代城市公園中許多景觀橋的扶手高度約為90cm(可以考慮增高至110cm),雖然橋距離水面的高度比較低且扶手的高度已經超過人的重心位置,足夠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但作為環境知覺信息來講,橋的扶手高度沒有超過人的肚臍位置仍然會給人一種不安的心理,人們會不愿意在此進行過多的停留。但是,如果橋上扶手比人的肚臍高或者有比肚臍高的柱子存在,人的環境知覺就會認定此處安全舒適,人們會愿意在此停留。所以,提高扶人行橋欄桿高度或者在欄桿上增加比肚臍高的裝飾物,保障人們的心理安全,對于一個觀景空間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四、結語
人機工程學和環境景觀的研究涉及到多種不同相關學科的知識,鑒于勘察范圍和水平有限,本文所涉及到的公園環境設施只是在簡單分析基礎上進行了初步的探討,許多相關的問題沒有涉及且對認識不足的問題沒有做到深入的解析,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今,大部分已經成為國家級風景區和城市名片的標志性公園,都已經形成了非常宜人的景觀效果,其中設計欠妥當的公園環境設施寥寥無幾,如需實際改造還應針對性地進行大量研究考證。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將會涌入公園,公園作為現代城市主要的休閑與娛樂空間應該得到相關建設部門的重點關注。其應每年定期對公園進行環境設施的修繕與提質改造,為豐富居民工作之余的閑暇生活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菲.南京市城市綜合公園服務設施使用狀況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2.
[2]徐磊.人機工程學與環境行為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101-186.
[3]李亭翠.人機工程學在環境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9.
[4]任東改.城市公共環境設施的情感設計研究[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94-99.
[5]陳菁菁.公園景觀標識系統設計中傳統地域文化之體現:以南京玄武湖公園標識設計為例[J].大眾文藝,2015,(22):79.
[6]冒丹.基于休閑理念城市湖泊型公園游憩行為研究:以南京玄武湖公園為例[D].南京農業大學,2012.
[7]徐瀾婷,曾筱.城市環境設施設計中的文化性表達[J].包裝工程,2018,(12):238-241.
作者單位: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