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宇
摘要:當前中職學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邊緣化現狀令人堪憂,中職學校重專業教育而輕藝術教育是違背素質教育的做法。其實,公共藝術教育的作用與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不但不妨礙各專業課的教學,反而有助于單一、枯燥的專業課的學習。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的設置以音樂、美術欣賞課為主,基礎繪畫技巧、樂理知識、觀摩活動等為輔。要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育、完善中職課程結構。學校培育創新人才,必須進一步深化藝術教育,嚴肅認真地組織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切實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關鍵詞:中職課程設置;專業技能;藝術教育缺失;加強與完善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13-0271-02
一、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
教育部網站發布通知:“為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人文修養與藝術鑒賞水平,教育部組織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各地相關部門認真組織實施。”
近幾年,我省中等職業教育在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職業教育政策、強化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提高職業技能的同時,忽視了對公共藝術教育的投入。我省中等職業學校的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有如下幾種情況。
1.無論公辦、民辦的中等職業學校,大部分取消了音樂、美術、舞蹈等相關的公共課程,只在學前教育、音樂、舞蹈、美術、旅游等相關專業中開設。像汽車專業、機電專業、數控專業、電子專業等,只單純地開設與本專業有關的課程內容,將藝術課干脆取消。大部分學生對最基本的美術繪畫種類、中外名畫都一無所知;對音樂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唱唱流行歌曲、彈彈吉他等階段;對舞蹈的認識就是廣場舞、街舞等。
2.有少部分中等職業學校開設了藝術公共課程。他們往往將其視為專業教育的附屬物,忽視了藝術課堂教學質量,輕視藝術教育中的文化傳承,明顯缺乏對學生創新思維和藝術素養的培養。
3.特別是理工科類、農林醫衛類等中等職業學校,先天缺乏藝術氛圍或缺乏藝術專業教師,不能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還沒有形成學生全面發展的切實有效的模式和動力。醫生護士只知道希伯克拉底、華佗、張仲景,卻不知道達·芬奇、羅丹、齊白石,更不知道肖邦、李斯特、冼星海等。理工科學生只知道世界著名企業,卻不知道中外名畫或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等知識。
二、中等職業學校藝術教育的作用與意義
1.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唯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實現真、善、美在受教育者身上的有效統一。中職學生大多數文化課基礎薄弱,再加上每天學習枯燥的專業理論、原理等,學校生活沒有生氣,校園文化嚴重缺氧。如果開設藝術公共課,那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與精神世界,使校園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2.藝術教育是學生實現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藝術教育所具有的獨特功能以及培養個人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提高中職生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陶冶情操、調整心理,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平時的校園生活中,唱唱歌、聽聽輕音樂;翻翻畫冊、畫一畫,如此既減輕了學習壓力,又使身心感受到美的愉悅。
三、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的設置與管理
美術教育是改善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中等職業學校應根據專業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制訂新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設置教育公共藝術素養必修課程,合理設置藝術教育課程的類別和學分。結合學校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課程或課程組應該建立培養人才的知識結構,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使藝術教育更接近現實,提高藝術修養教育的影響力和生命力。發展、設置和實施綜合藝術素質教育課程,把原有的單科課程整合為綜合性課程。要加強特色鮮明的藝術課程教材建設,開展高水平、高水平的人文藝術講座,適應人才知識結構的課程體系發展。
美術公修課,依據教學大綱,主要開設《美術欣賞》和《繪畫基礎》,重點選擇具有經典性、代表性和時代性的各種美術佳作,指導學生從自然、社會、文化和藝術等角度進行比較欣賞,更好地理解各民族文化內涵,使學生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展審美視野,形成積極健康的審美觀。如《清明上河圖》,可以從中了解到北宋時期的社會現狀、交通工具、科學技術、風土人情、民俗民情等。又如《韓熙載夜宴圖》,從南唐上層官僚腐朽的家庭生活場景中,了解到南唐王朝末日的來臨不可逆轉,從側面還讓學生了解到那個歷史時期的音樂(琵琶獨奏、鼓樂演奏、管樂合奏)、舞蹈(六幺舞)、繪畫(屏風畫)、服裝(唐裝遺風)的發展情況。通過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和美術素養、豐富和完善專業知識結構。
音樂公修課,依據教學大綱,主要開設《音樂欣賞》和《樂理基礎》,重點選擇旋律優美,具有經典性、代表性和時代感的名曲佳作,分析音樂與生活、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文化、音樂與情感之間的聯系,加深學生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音樂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品質的理解。如《梁祝》,通過聆聽優美的旋律,可以從中了解到古代中國家長制的社會背景,領悟到字里行間充盈的對男、女主人公悲慘命運的同情和對真摯愛情的歌頌。又如《百鳥朝鳳》,通過欣賞優美的嗩吶曲,可以從中感受到春天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歡樂與喜慶場面,增強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親和力、感召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素養。
《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規定,中職學生還要參加藝術第二課堂(在課外,可以組織繪畫、書法、合唱、器樂、攝影等興趣班)與社團實踐活動,參觀藝術展覽(如天水博物館、天水美術館、天水民俗博物館、成紀博物館等主辦的書畫藝術展覽)、觀摩藝術活動(如一年一度的天水伏羲文化節、天水大劇院的音樂會、歌舞會等演出活動)等,豐富和完善藝術教育課堂。
四、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育、完善中職課程結構
藝術教育應貫徹以人為本的精神,以提高民族素質為根本宗旨,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理念,樹立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堅持藝術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模式。將中等職業學校的藝術課程和非藝術專業的公共藝術課程協調發展,積極開展色彩斑斕的藝術實踐,組織學生開展“創建文明校園”、“創建文明宿舍”等一系列校園活動,活躍校園文化的整體氛圍。
優化校園文化藝術環境建設,實施校園綠化美化工程,開展學生宿舍藝術興趣活動和文化建設,充分開發藝術教育資源,整合校內和校外藝術教育資源,賦予校園景觀人文氣息。為適應校園各類藝術教育活動的需求,學校應建立功能齊全的學生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為學生開設專門的藝術實踐場所,提供固定的教學設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藝術課程的融合,營造良好的藝術教育氛圍,為藝術教育提供更加直觀、生動、生動的教育手段,提高藝術教育教學質量。
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育,完善中等職業教育課程結構。為了培養創新型人才,學校必須進一步深化藝術教育,認真組織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計劃,真正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We Will Strengthen Public Art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ourses
ZHAI Y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Tianshui City,Tianshui,Gansu 7410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marginaliz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worrying.It is agains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a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ttach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and neglect education.In fact,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are obvious,which will not hinder the teaching of various specialized courses,but contribute to the learning of single and boring specialized courses.Education curriculum of public art is mainly set up by music,art appreciation course,basic painting skills,music theory knowledge,spectator activities and so on.We should strengthen public art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ourses.In order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the school must further deepen art education and seriously organize and implement the syllabus of public art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meet the grow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students.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course setting;professional skills;art education is missing;strengthen and impr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