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淼
【摘 要】隨著城鎮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市政基礎設施的不斷投入,市政施工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也日趨激烈,索賠費用是合理確定工程成本不可或缺的一項。因此不斷加強和深化對索賠的認識,了解怎樣做好索賠已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在結合筆者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市政工程索賠管理策略進行了相關探討分析,以保證企業的合理訴求,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關鍵詞】市政工程;索賠管理;合同管理
隨著我國制度與國際逐步接軌,建筑市場的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業規范化、法制化的進程大大加快,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市政工程出現了索賠問題,對于承包商、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來說,施工索賠問題出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工程項目的工期和成本,反映了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做好索賠管理,體現了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施工單位一定要在合同管理中做好索賠管理的各項工作,保證索賠管理正常進行,挽回施工單位的損失,減小施工損失。市政施工企業如何改變施工過程中受現場環境、施工進度、物價變化和圖紙變更等因素的影響,被動而盲目地以甲方業主意識為導向導致施工成本過大、利潤空間萎縮的現象,怎樣向甲方業主索取賠償呢?本文就市政工程索賠問題談談一些看法。
一、索賠的含義及依據
“索賠”,其一般含義是指‘作為合法的所有者根據自己的權利提出的有關某一資格、財產、金錢等方面的要求。”通俗的說法是:合同的一方向另一方要求或申請他認為應有的,但尚未達成協議的某種權利和權益的補償,只要這種要求是以合同和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的,是合情合理的,它就是一種正當的權利要求。工程索賠通常是指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當事人一方因非自身因素導致合同的基礎條件發生變化而受到權利損害和經濟損失時,通過合法的程序向對方提出的權利和經濟的補償要求。
工程索賠作為一種手段,用以保護承包商、發包商各自的正當權益。承包商為了彌補工程損失,提高工程整體效益,應充分利用合理索賠這一手段。從索賠中求效益的做法己成為當今國際建筑市場激烈競爭的重要體制下形成的工程管理思想仍未徹底轉變。雖然工程索賠正逐漸受到各方的重視,但就總體而言,在我國工程管理體系中還是一個薄弱環節。這主要表現在業主和承包商雙方對工程索賠的理解不夠全面和準確,索賠的程序和方法也不夠科學和規范。這與我們開放建筑市場,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極不適應。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工程實踐中不斷加強合同索賠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提高競爭力。
二、市政工程建設特點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市政建設項目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通常包括道路、橋梁、隧道與軌道交通、給水、排水、熱力、燃氣及生活垃圾處理等多個專業工程,它們服務著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其建設過程呈現出以下特點。
(1)投入大、涉及面廣
市政工程一般是由政府投資的公益性項目,其產品為大眾所公用,通常造價較高,動輒就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參與單位眾多、涉及面較廣,一般有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質監等單位。
(2)技術復雜、質量要求高、工期緊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市政工程的質量馬虎不得。以道路、橋梁、地鐵、場站建設為例,其施工工序十分復雜,建成之后的安全使用關乎到廣大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一定要嚴把工程質量關,切實做到讓“政府放心、市民滿意”。同時,工程建設地點往往位于市區,施工勢必對周邊的道路交通、居民出行等方面有一定的影響,故工期要求較緊,以減少給市民生活和市容環境所帶來的不便。
(3)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高
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消除隱患,確保安全。同時,工程建設位于市區,對文明施工的要求較高,特別是對一些具有考古價值的古建筑、古樹名花、地下文物等,必須制訂嚴密的施工組織專項設計,否則,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4)施工過程的干擾因素多
市政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也較大,如天氣變化、地質情況、過往交通、征地及拆遷進度等。以給排水、熱力、燃氣管道工程為例,工程實體均為線狀形態,且通常都是以“km”作為計量單位的,具有戰線長、地質情況復雜、施工受原有地下管線影響等特點。
三、市政工程的索賠依據
在市政工程承包商提交的索賠報告中,索賠證據是至關重要的,它關系到索賠的成敗。沒有證據,索賠不能成立,會給對方創造反索賠的機會。因此,承包商必須以足夠的證據來證實自己索賠要求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索賠要有證據,證據是索賠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證據不足或沒有證據,索賠就不可能成立。筆者認為市政工程索賠的依據有以下幾個方面:
(1)招標文件、施工合同文本及附件,其他各簽約(如備忘錄、修正案等),經認可的工程實施計劃、各種工程圖紙、技術規范等。這些索賠的依據可在索賠報告中直接引用。
(2)進度計劃和具體的進度以及項目現場的有關文件。進度計劃和具體的進度安排是和現場有關文件變更索賠的重要證據。
(3)雙方的往來信件及各種會談紀要。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業主、監理工程師和承包商定期或不定期的會談所作出的決議或決定,是合同的補充,應作為合同的組成部分,但會談紀要只有經過各方簽署后才可作為索賠的依據。
(4)國家有關法律、法令、政策文件,官方的物價指數、工資指數,各種會計核算資料,材料的采購、訂貨、運輸、進場、使用方面的憑據。
(5)氣象資料、工程檢查驗收報告和各種技術鑒定報告,工程中送停電、送停水、道路開通和封閉的記錄和證明。
在收集索賠證據時應注意以下3個問題:
(l)所有的證據應具有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提交的證據必須是當時的書面文件;同期記錄應有監理工程師的及時簽認,后補的書面文件通常不被認可。
(2)所有的證據必須真實。索賠證據應是施工過程中實際發生的,沒有任何人的臉側、推斷和夸大,應經得起推敲。一般雙方應有相同的證明文件。
(3)證據應具有全面性。由于非可控因素導致的索賠往往具有連續性和擴散性,因此承包商提交給監理工程師的證據應能反映索賠事件的全過程,即事件發生和持續的時間、影響的程度和范圍、索賠的原因和依據、索賠的內容和數額。而且這些都應有相應的合理合法的證明。零亂和支離破碎的證據,只會導致監理工程師退回索賠報告,要求重新補充證據,從而拖延索賠的解決,進而損害承包商在此類索賠中的有利地位。在工程施工中,可用作索賠證據的包括:①招投標文件:②往來信函、各種會議紀要;③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進度計劃和實際進度記錄;④施工現場記錄;⑤工程照片;⑥現場氣象記錄;⑦工程財務記錄;⑧工程檢查驗收報告和技術鑒定報告:⑨市場信息資料;⑩國家法律、法令、政策文件等。
四、市政工程項目索賠管理探討
工程索賠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當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或者出現了應當由對方承擔的風險而遭受損失時,向另一方提出賠償費用和工期要求的行為。造成市政工程索賠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當事人違約、合同變更、不可抗力事件、合同缺陷、工程師指令以及其他第三方原因等。因而要加強索賠管理就必須對這些原因進行控制,減少這些原因所造成的索賠。
(一)加強對索賠認識與重視程度
索賠意識即索賠的自覺性。換句話來說,承包工程的施工人員只有主動地關心與工程建設索賠有關的任何事件,并有意識地提出工程建設索賠要求,同時將施工索賠管理工作納入日常考慮的問題之中,這樣才能及時遇到索賠機會。要做好索賠工作,首先要使企業中每一位員工,尤其管理者和經營者樹立強烈的索賠意識。由于市政行業過去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許多企業對市場經濟的發展仍極不適應:以往對制定合同不夠重視,認為問題大多可以通過上級行政部門協商解決,對很多細節都定得不詳不細;現在通過招投標工作的引入,合同管理有了可喜的變化,但對合同簽定后的跟蹤管理與合同條款研究不足,許多人更是對“索賠”等字眼非常忌諱,認為搞索賠會影響與業主及其他相關部門的關系與“人情”,因此大力宣傳和提高索賠意識是當務之急。
首先要有明確的法律意識,明白索賠是國家法規賦予承包商的正當權利,是保護自己正當權益的手段,發生合同外的問題而不索賠是對企業不負責、對合同不尊重、對法律不理解的表現;
其次要有強烈的市場經濟意識,明白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獲取經濟效益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有自身造血的能力,要徹底擺脫過往“等、靠、要”的思想,大膽參與市場競爭,通過合理的索賠手段提高合同價格,增加收益,使企業經營能進入良性循環;
最后還要有良好的工程管理意識。索賠工作涉及到合同管理、施工管理、技術管理、計劃管理、資料管理、勞動管理等方面,企業必須設專人負責索賠管理,將索賠工作貫穿于整個工程項目的管理當中,并由此帶動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做好索賠依據的收集,建立索賠檔案
索賠需要強有力的證明材料,而證據的收集、匯總是一項繁瑣而艱巨的工作,因此必須注重平時的及時收集與整理,并根據不同的索賠項目分門別類地建立相關的索賠檔案,才能有條不紊,事半功倍。
市政工程常見的索賠項目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工程技術問題,如設計變更、工程地質不符、技術難度增加等;二是其他協調問題,如業主未能及時交付施工場地、道路、水電以及其他部門對工程增加的特殊要求等。
對于第一類工程技術問題,凡涉及造價變化的技術文件包括設計變更、工程洽商記錄、施工日志、分部工程核驗單、現場簽證等必須及時簽認并歸檔。例如某橋梁工程承臺基坑開挖后發現土質與設計及招標文件不符,出現大量流沙,現場應立即會知監理工程師,在基坑開挖核驗單上反映實際的地質情況,對造成的超挖部分用現場簽證單簽認工程量,如涉及承臺墊層發生設計變更的還應辦理設計變更或工程洽商記錄。只有做好這一系列的資料收集,才能為日后的索賠工作提供可靠的證據。
第二類其他協調問題的證據主要是各種來往的公文、信函、報告、會議紀要等等。一般的施工企業都有一套較完善的工程技術資料管理制度,因而對于第一類工程技術資料的收集一般都較為完整,而許多企業,特別在施工現場一級對公函的管理非常欠缺,容易造成疏忽,為索賠帶來許多困難。因此必須加強這方面的管理工作,在現場建立完善的公函收發與傳閱歸檔制度。例如某工程因管線遷移問題阻礙樁基的施工,由于管線拆遷屬業主的責任,因此承包商在發現管線后應立即以書面的形式,將有關的情況及可能導致的后果詳細向監理工程師及業主匯報,報告應留底存檔,作為日后索賠的原始依據;又如某工程施工中,交警部門為疏解交通要求縮短某部位的施工時間,承包商應要求交警部門出據文字資料轉報業主,同時留底存檔作為依據;另外日常發生的各種瑣碎的協調事項應在周或月的工程協調會上反映并記錄在會議紀要中,一些隱蔽工程還應有聲象資料。總的來說就是要建立完整的檔案管理制度,為索賠留下第一手的圖文資料。
(三)加強現場管理
加強現場管理主要是加強工程指揮和工程監理單位的管理。首先加強工程指揮的管理,工程指揮在整個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其指揮能力和管理能力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項目,是造成工程索賠的重要方面,比如工期是否延誤、各項具體項目的審查是否到位、現場的簽證等都會影響工程索賠。同時如果工程指揮的素質和能力不合格,也會造成工程質量的不合格,從而加大了索賠的可能性。因此只有提高工程指揮的門檻,提高他們自身的專業素質,同時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紀律來加強工程指揮的管理,使他們成為一支既有技術能力又有紀律、責任感的施工隊伍,才能減少因這些原因而造成的索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效益。其次加強工程監理單位的管理,監理工程師在施工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分監理工程師由于專業知識不夠或責任心缺失等原因發出錯誤指令而導致索賠。同時在施工現場會出現各種安全事故,這也是索賠的重要方面,由于監管人員和工作人員的失誤,各種安全事故發生的機率很大,不但影響了工程的質量也加大了索賠的危險。因此,應有相應的責任約束,對由于監理工程師錯誤指令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要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相關責任。
(四)注意索賠時的談判技巧
首先應事先做好談判準備。知已知被,百戰不殆。認真做好談判準備乃是促成談判成功的首要因素,在同業主和監理開展索賠談判時,應事先研究和統一談判口徑和策略。談判人員應在統一的原則下,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應變的靈活策略,以爭取主動。談判中一要注意維護組長的權威;二要丟芝麻抓西瓜,不斤斤計較;三要控制主動權,并留有余地。談判的最終決策者應是承包方的領導人,可實行幕后指揮,以防僵局和陷于被動。注意談判藝術和技巧。實踐證明,在談判中采取強硬態度或軟弱立場都是不可取的,難以獲得滿意的效果。因此,采取剛柔結合的立場容易奏效,既掌握原則性,又有靈活性,才能應付談判的復雜局面;在談判中要隨時研究和掌握對方的心理,了解對方的意圖;不要使用尖刻的話語刺激對方,傷害對方的自尊心,要以理服人,求得對方的理解:善于利用機遇,因勢利導,用長遠合作的利益來啟發和打動對方;準備有進有退的策略。在談判中該爭的要爭,該讓的要讓,使雙方有得有失,尋求折衷辦法;在談判中要有堅持到底的精神,經受得住挫折的思想準備,決不能首先退出談判,發脾氣:對分歧意見,應相互考慮對方的觀點共同尋求妥協的解決辦法等。
(五)談判后工作
正式談判只能明確索賠是否成立,證據材料是否真實,索賠金額計算方法是否合理等原則性問題,對于具體的證據材料核實、索賠金額的最終確定等不可能全部落實。談判結束后,必須及時整理出會議紀要,正確計算出雙方認定的索賠金額,有些項目尚需作出單價分析表,三方人員聯合工作,完成最終的補償合同或協議書。
五、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發展,工程規模和復雜程度的加大,招投標制度的不斷完善,施工企業會面對越來越多的索賠事件。工程的變更與索賠在許多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別是市政工程的費用索賠更是如此,索賠看似簡單,其實在執行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作為承包商的施工企業更應當重視這項工作,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僅要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管理,防止浪費,減低成本,還要培養一支懂經營、會公關、善變更、能索賠的經營隊伍。只有這樣,工程結算質量才能提高,職工收入才能增加,企業才有活力,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燕明.淺談如何做好市政工程索賠管理工作[J].建筑界,2013(10):104-105.
[2]陳敏.市政工程造價中索賠管理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6(29):163-163.
[3]季明春.工程施工費用索賠研究[J].市政技術,2016,34(1):19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