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燦 韓樹攀 李群芳
【摘 要】文中從革新學習流程、分析統計數據以及淡化考試模式等三方面來敘述翻轉課堂的創新與優勢。
【關鍵詞】考試模式;統計數據;學習流程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革新了傳統課堂的固有講授樣板,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受到了師生的一致歡迎和肯定。傳統課堂的授課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隨著教學信息化的發展,多媒體的廣泛應用,多樣化的教學課件讓教學內容生動起來。翻轉課堂扭轉了傳統教學的基本模式,把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轉變成為主動自我學習,帶著疑問走進課堂,從根本上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給提高教學效果打下了基礎。翻轉課堂的革新優勢在教學實踐的應用中,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革新學習流程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翻轉課堂在教學中最大的不同,即是學生的課前預習。在傳統課堂的教學中,學生提前預習學習的幾率并不高。究其原因,大體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高中升學的壓力迫使學生自主學習,而進入大學之后,學生沒有了迫在眉睫的學習壓力,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大學課程的設置是完全不同于初高中的專業課程,需要學生們從頭學起,也容易讓沒有專業基礎的學生們迷茫,不知從何學起。以至于在大學的學習中,很多學生需要適應一段時期。翻轉課堂很好的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實際上也是革新了學習的流程。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設置學生必須完成的學習環節,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用流程規范了學習習慣。
二、分析統計數據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傳統課堂中,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基本處于聽課和記錄筆記的被動接收信息的狀態,課堂上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僅僅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教師無法全面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具體學習情況,并且由于學生們的基礎和理解能力不同,對于一個知識點的接收和消化需要的時間也不同,傳統課堂的上課時間限定,有些大課的上課人數較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課上課下互動交流較少,教師得不到及時的教學反饋,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做輔導,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等等,這些難題在翻轉課堂中被一一解決。翻轉課堂將講授知識的過程放到了課下時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在每周上課前預習完成即可,學生學習的過程,對某一知識點的觀看時間、次數都會被記錄,教師可以根據統計數據來得知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再根據數據分析得出學生對哪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較為吃力,那么針對性的準備這一部分內容,在課堂中充分講解舉例,并讓學生們討論研究。這種針對性的備課講解,并設置互動環節讓學生們討論研究的方式,會讓教學效益最大化。
三、淡化考試模式設置有效的考核方式
考試是一個讓學生敬而遠之的,愛恨交加的詞,包含著太多的情感。考試即是最公平的選拔方式,卻又背負著應試教育的桎梏。在大學的學習中,流傳著六十分萬歲的玩笑口號,但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現出大學生對于考試的應付心態。傳統的考試,多為結課后開卷或閉卷的答題模式,一個學期的教學內容限定在一張卷子和兩三個小時內,并不能完全反應出學生的真正水平。尤其是大學的專業課程,理論或者實踐課程的掌握都不是簡單幾句話就能概括的清的,教師僅僅憑期末一張試卷來給出分數來判斷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不太全面和客觀的。增加考試的次數來經常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以現有的課程時間安排和教學考試安排,顯然有沖突,也會讓學生產生抵觸的心理。那么既增加考試的頻率,又能不影響教學的時間安排,也能讓學生們喜歡,確實是一件難事。翻轉課堂利用網絡平臺讓學生們自助學習,教師可以在平臺中設置考試環節,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設置一個考核點,讓學生在完成知識點學習之后馬上考核,檢查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及時記憶,也可以在后續的學習中設置上一個知識點的考核,檢查學生的延時記憶,鞏固學習效果。在翻轉課堂的平臺操作中,也可以把考核設置成游戲的闖關模式,設定答題的固定時間,并利用平臺的數據統計功能,對用時時間最短的學生給予獎勵,把一學期一次的綜合考試分解成為每一節課的游戲式隨堂練習考核,既淡化了考試的刻板形式又能考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是現階段考察學生學習的有效方式。翻轉課堂正在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高校中,代替了以往的傳統課堂,耳目一新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革新了教學與學習的流程,讓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教師應該充分學習并利用翻轉課堂,完成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毛伊敏,周昭飛,彭喆,等.基于不確定多分類支持向量機在滑坡危險性預測的應用[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6,(3).
[2]陳祖云,張桂珍,鄔長福,等.支持向量機在礦井突水水源識別中的應用[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9,(5).
[3]楊紅光,劉建生.一種結合灰狼優化和K-均值的混合聚類算法[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5,(5).
[4]陳傳斌.基于地方特色的獨立學院校企合作研究——以外貿專業為例[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5,(4).
[5]萬天虎.淺析獨立學院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2).
[6]古翠鳳,鄭思.基于勞動分工理論視角探析我國“雙師型”教師[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5(02).
[7]易崇英,劉易莎.廣告專業《社交禮儀》課程理念新定位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1).
[8]劉貽玲,吳燕琴.以ERP為核心的經管類跨專業企業模擬經營實訓平臺構建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為例[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4(04).
[9]張建中,張詠梅.藝術類專業本科生頂崗實習創新運行模式研究[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2(06).
[10]邱洋青,王建國.一類新的廣義非線性集值變分包含組解的存在性問題[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8(02).
[11]熊國經,熊玲玲,陳小山.組合評價和復合評價模型在學術期刊評價優越性的實證研究[J].現代情報.2017(01).
[12]李華燦,李群芳,李師煜.關于Green算子的Orlicz范數估計[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5(05)
[13]李華燦,鄒翠.復合算子G·T的Poincaré型加權積分不等式[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