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暉
01? 孫某某敲詐勒索案
案情簡介? |? 犯罪嫌疑人孫某某瀏覽各國有企業網頁,下載截取企業官員的照后使用PS手段合成官員與異性裸體艷照并制作敲詐勒索信件。后孫某某乘坐高鐵由湖南婁底前往湖北武漢,至武漢多個郵局分散投遞敲詐勒索信件共計100余封(其中包括本案被害人收到的一封敲詐勒索信)。經技術部門對從犯罪嫌疑人孫某某處扣押的筆記本電腦進行數據恢復及鑒定,發現其中有大量瀏覽國企網頁及官員信息的瀏覽記錄及部分被敲詐勒索官員的網頁截圖照片。
本案由上海市公安局水上公安局偵查終結,以犯罪嫌疑人孫某某涉嫌敲詐勒索罪移送虹口區院審查起訴。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敲詐勒索的目標為企業高管,且其寄送的敲詐勒索信的收件區域涉及全國多地。妥善辦理本案體現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助力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02? 李某假冒注冊商標案
案情簡介? |? 被告人李某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經“韓束”“KanS”商標權利人授權或許可的情況下,委托劉某某(另案處理)在廣州生產假冒“韓束”墨菊套組化妝品的膏體、液體,從網上訂購假冒“韓束”注冊商標的墨菊套組化妝品瓶子、外包裝并進行灌裝,后以人民幣196950元的價格將3030套假冒“韓束”墨菊套組化妝品銷售于范某(已判刑),后由范某銷售于郭某(已判刑)等人。公安機關從被告人李某倉庫內查獲待售的價值人民幣20萬余元的假冒“韓束”墨菊套組化妝品深度補水修容霜29500支、深度保濕氨基酸潔面乳1006支以及包裝盒、防偽貼等。
奉賢區檢察院至閔行區人民法院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李某犯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
近期,作為投資和營商環境領域引領者的科爾尼發布首個《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對全球45個國家100座城市進行評價,其中上海綜合排名第48位,整體表現不俗,但與紐約、倫敦、新加坡等營商環境第一梯隊的城市相比,仍有不足。
“優化營商環境”成為今年兩會的熱詞。如何優化營商環境贏得企業心?本刊記者邀請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姚凱,請他從企業切實需求出發,為上海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建言獻策。
減輕賦稅? 深入民心的課題
除了科爾尼的報告,世界銀行早前發布的《2019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上海在全球201個參與統計的城市中位居第50位,是營商環境改善最快的城市之一。好看的數據背后仍有不少隱憂,姚凱教授直言不諱表示:“上海的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
不久前,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一位專職為大型公司總部進駐上海服務的學生向姚教授倒苦水:“很多企業不太愿意來,上海的辦公成本太高了。論地價,他們寧愿去蘇州、杭州或者成都,地價可以便宜一半甚至更多;論稅收,粵港澳組成的大灣區正在協調稅收一體化,稅收政策更容易吸引企業入駐。”
當前上海的營商環境對金融企業較好,對制造業的制約較大。姚教授的另一位管院學生,主業做工程,由于上海地價與稅收成本較高,他已將工廠轉至成都,僅留營銷與研發團隊在上海。離開上海進駐二、三線城市,成為不少制造業企業的選擇。
除了企業流失,人才流失也是上海營商環境面臨的重大問題。姚教授指出:“僅站在上海的角度去看,隨著長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在互聯網經濟的推動下,杭州等城市的快速發展,加大了上海在區域合作中發揮引領作用的壓力。特別是隨著近期全國范圍內人才爭奪戰的打響,上海還面臨著長三角兄弟城市乃至全國范圍內人才競爭的壓力。”
高稅收,會讓“人才流失”問題雪上加霜?!耙环矫嬲С峙囵B人才,我們有上千種‘人才帽子,比如長江學者等各類領軍人才,越是人才,賺錢越多。但我們實行的是累進稅制,這就造成政策上的沖擊,你是人才賺得多,但交的稅也多?!币淌谌缡钦f。上海一如人才樞紐中心,海外、全國各地的人才來到上海生活一段時間后,發現上海的生活成本、稅收成本高,不堪重負,就會選擇離開,他們可以選擇離上海較近的蘇州、杭州等江浙地區。
姚教授指出:“現在有一個熱詞,即‘軌道人才,隨著高鐵的現代化發展,從上海至江浙地區快捷高效,很多住在上海的人才愿意接受前往上海周邊工作,既可以享受更好的工作待遇,又不影響生活質量,高鐵拉長了人才的生活半徑。”
那么上海如何通過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人才?姚教授認為:“其實在營商環境上,上海正在更多地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努力破除一切制約人才發展的觀念與體制障礙。”
無論是企業搬遷還是人才流失,都與稅收有重要的關系。稅收是企業以及企業人才關心的重要問題,也是上海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突破點。
提升服務? 亟需走心的意識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姚教授表示:“政府管理和服務的不斷改善將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提出了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完善政策執行方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這六大方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這些舉措的落實,必將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p>
以上海為例,政府對營商環境的制度管理比較規范,但“服務”仍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現代服務業發展落后。大部分西方國家80%以上是服務業,而我們的服務業占比60%—70%,相對較少。另外,“服務”仍集中于傳統行業,比如餐飲業、酒店業等,而新興的現代服務業較少,比如咨詢服務、質量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科技服務等。
第二,市場服務意識較弱、精細化程度不高。對這個問題,姚教授認為香港的做法值得學習:“香港的市場服務、游戲規則比較健全,服務市場化,各種服務咨詢機構,比如健康、保險、人力資源、律師事務所等很容易找到,并且服務人性化。”優質的服務環境是打造高質量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上海擁有不俗的服務硬件設施,但對其服務質量仍有不少質疑:首先,這些咨詢機構能否輕易找到?其次,很多服務咨詢機構都是外包,能否提供人性化、高質量的服務?
上海如何有效改善服務?姚教授指出:“在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的條件下,還需通過一系列體制、制度與機制的創新,更好地建立起市場運行機制和服務體系,優化企業發展的市場環境,提高企業發展活力?!?/p>
上海市政府還需要走進企業的內心,傾聽他們真正需求的東西,“改善服務”正是企業的重要心聲。
完善法治? 期待穩定的法規
改善上海的營商環境,還需從完善法治方面著手。
隨著“優化營商環境”的熱度不斷升高,上海不斷推出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但今年制定的政策明年還適用嗎?這是不少企業擔心的問題。姚教授告訴本刊記者:“當前不少銀行有考核指標,可將百分之三十貸款給民營企業,這是政府為減輕中小企業賦稅制定的政策。但不少民營企業擔心這些政策的穩定性,畢竟政策可能改變。如果沒有穩定的法制化手段來解決,這些企業的顧慮會一直存在?!?/p>
完善法治環境還有一個重要的課題,即誠信問題。西方國家會設立不良誠信記錄,不誠信者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制裁。而我國的誠信體制尚不完善,市場存在一些欺行霸市、不誠信的問題。這會影響上海乃至整個中國經濟后續的騰飛。
慶幸的是,我國已認識到誠信缺失問題的嚴重性,并開始積極構建誠信體制。近期就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不誠信大數據體系,不誠信名單會錄入系統中,進而影響他們享受社會資源、社會福利等,嚴重者將接受法律制裁。在建設誠信體制過程中,姚教授也指出該體制建立的風險——隱私問題。利用大數據構建誠信體制,涉及網絡隱私權,而我國尚缺乏對網絡隱私充分保護的健全的法律支撐體系。
上海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現在國家提倡要彎道超車,但有些地方是很難實現彎道超越的,比如市場文化精神積淀、企業家精神積淀,這其中就有誠信素養的培育。
盡管上海營商環境還有諸多不足,但政府正從稅收、市場建設、法治建設方面作出努力。姚教授表示:“稅收方面,政府正著力更大規模減輕民營企業的稅費負擔。例如,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降低社保繳費名義費率,加快推進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等都是重要方向。市場建設方面,政府表示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干的就讓企業干。法治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一些民營企業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些不規范行為,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處理,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