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曙
背景情況? ? ? ? ? 上海的影視產業是本市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部文化產業中市場份額最大、受眾最廣。為此,國家和市委市政府都大力支持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相關扶持政策層出不窮,在產業政策、財政稅收政策等方面均有體現。隨著人民群眾收入的增長和消費觀念的升級,人們的文化消費升級正在日益促進城市經濟的轉型。
問題及分析? ? ? 當前我國影視產業正行駛在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但是與北美、歐洲一些影視帝國甚至亞洲有些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的差距與巨大的發展空間。再看中國的銀幕數,絕對數量可以,相對數量還遠遠不夠。拿北美市場來作為參考,北美市場平均每8000人擁有一塊銀幕。中國按城鎮人口算,是每1.8萬人一塊銀幕;按全國絕對人口算,則是每3萬人才有一塊銀幕。即便我們以北美為基數,也還有至少2—3倍的增量空間,這2—3倍的成長空間,將在未來數年間成為中國影視產業推動城市經濟結構轉型的持續發展動力。
建? ? ?議? ? ? ? ? ?那么,如何推動影視產業促進城市消費升級呢?加快上海影視文化產業供給側改革是必由之路。改革的首選是內容上面的改革,影視產業需要高品質內容出現,高品質內容的出現歸根到底需要新的一代電影人的出現,需要創作人員推陳出新,需要編劇團隊代代堆疊。建議如下:
1.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加強影視產業供給側改革實現內容與質量的高度統一。影視作品的源頭,指的就是劇本,而劇本永遠是一劇之本,編劇永遠是影視產業的源頭。好的劇本需要時間反復打磨,包括采風、寫作、反復朗讀、斟酌修改,甚至一遍又一遍推翻后重新創作。相關部門應該制定更多的支持政策,扶持優秀的編劇或編劇團隊,通過加強和完善編劇創作體系鏈,體現對劇本創作過程的傾力支持,還可以通過大力扶持優秀的編劇或編劇團隊,為他們提供基本的物質保障。
2.進一步強化人才培育。影視藝術類高校的教學質量,要將所培育的影視人才,在基本功與實踐力方面有機結合,確保在校期間學有所成。參與影視制作的從業人員,是影視作品質量的直接反映。目前我國高校的藝術教育出現了極端式的斷層,部分藝術高校培養的畢業生大多是半成品,能直接進入到影視行業的不到總數的10%,其原因歸根于諸多教材教輔仍是以廣播電視制作為主導。廣播電視編導適用于電視欄目制作,并不適用于當下的影視產品消費現狀。所以,傳統的影視教育想要做供給側改革,首先必須改變原來以電視業為目標導向的人才培養,從而轉為新時期、新形態的綜合影視產品上來。其次應當加強理論、實踐教育兩手抓,為其在真正參與影視行業之前打下扎實基礎。
3.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優勢與作用。要整合影視產業鏈上的企業與人才,為創作優秀作品的誕生做好鋪墊工作。行業協會應多多組織和開展影視行業相關的學習與培訓,加強廣大影視從業人才再深造;加強影視行業對最新動態的了解與把握。只有從業人員藝術素質的提升和制作水平的進步,做到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才能進一步優化影視產業結構,提高影視產品質量。
4.進一步強化影視項目申報的甄別和管理。影視文化產業在大IP、工業化大制作和明星效應等諸多刺激下,已經進入了物產過剩的局面,量的提升往往伴隨著質的下降。為此,要加大“去庫存”力度,從源頭上減少劣質內容庫存積壓,避免影視產業產能浪費。備案申報部門的審查力度要加強,從源頭入手,擇去不良作品,并對其加以明示。鼓勵優秀作品的創作,為創作人員提供一個公正、開放的申報平臺。
編輯:楊皓156182109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