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欣
私家火炮開上街
新西蘭是一個發達農業國,鄉村有很多休閑獵人和業余射擊愛好者。全國有約25萬名注冊在案的槍支持有者,持有槍支總數在180萬支到300萬支之間,其中有約1.5萬支是殺傷力較大的半自動武器。盡管槍支持有人需要注冊登記,但除了極少數類別的武器以外,新西蘭法律并未規定對槍支本身進行注冊登記。
在新西蘭,武器分布之廣、數量之多,幾乎可以用泛濫來形容,該不該控槍是“擁槍派”和“控槍派”持久爭論的話題。
2016年12月發生的一起事件很能說明問題:一名軍事愛好者和收藏家駕駛著他“獨特的座駕”,出現奧克蘭市的街道上。當時是晚上7點左右,路上都是趕著回家的車輛。這位名叫克朗·徐的華裔新西蘭公民和他的座駕,吸引了幾乎所有人的注意,拖慢了大家的行程。許多人忙著停車拍照發朋友圈,還議論紛紛:“那是輛坦克嗎?”這輛“坦克”在行進途中,到一個加油站加油,不少人走上前與克朗攀談。克朗告訴他們,這不是坦克,而是一門英國產火炮,型號為FV433,是他最得意的收藏品。他要開著這輛火炮參加本市的圣誕游行慶典,今天是上街“找找感覺”。
火炮在加油站加油的照片第二天就登上了媒體的社會新聞版面,在新西蘭引發一場“該不該嚴控私人持有武器”的討論。
據新西蘭《晚郵報》報道,克朗·徐的行為是完全合法的。新西蘭法律規定,只要辦理槍支執照,公民就可以合法地保有一些武器裝備。槍支執照是統稱,下設多種類別,不止限于手槍、自動步槍,還包括機關槍甚至火炮。每個類別分為收藏執照和軍事表演執照。只要執照齊全,新西蘭政府允許個人自由交易武器裝備,但須在相關部門備案。
如果在新西蘭境內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武器,那么收藏者可以考慮從海外進口。這個時候必須向政府部門申請進口許可證,并接受嚴格審核。美國、英國等國的退役武器裝備外銷時,必須拆除一些零部件。不過,新西蘭買家進口這些裝備后,可以進行適當的修復。對于機關槍、火炮這類殺傷力大的武器,新西蘭法律規定,必須與防身、狩獵用的手槍和步槍區分開來,只能作表演之用,不可以發射實彈。至于火炮可不可以開上路,新西蘭《武器法》并沒有明令禁止。
根據新西蘭官方的記錄,該國境內共有3輛私人收藏的FV433火炮。如果要從英國進口一輛的話,其價格約為15萬新西蘭元,相當于2018款寶馬7系轎車的一半。FV433型火炮的自重約16.5噸,相當于14輛家用小轎車的重量。其油箱容積達到驚人的460升,在滿油狀態下可以行駛400—500公里。
新西蘭《新聞報》指出,收藏家手中像火炮這樣的武器,受到嚴格的審核和管控,不可能對公眾造成危害,除非引發交通事故。但這種現象令人擔憂——這個國家的公民對武器似乎過于偏愛,在“自衛需求”的背后,潛藏著危險。
“控槍”爭論22年無進展
新西蘭上一次大規模修改槍支法(即《武器法》)是1992年,同樣是在慘案之后。1990年,但尼丁發生拉莫阿娜慘案,一個名叫戴維·格雷的男子因與鄰居爭執而射殺了14人,包括4名兒童。時任新西蘭警察部長約翰·班克斯在媒體前發誓,新西蘭永遠不會再允許出現同類事件。1992年,新西蘭國會通過立法,給槍支交易增加限制,同時全面落實了槍支持有人注冊制度。
1997年,退休法官托馬斯·索普主持了被認為是新西蘭有史以來最全面的槍支立法審查。《索普報告》回顧了新西蘭150年的槍支立法史,要求對槍支所有權進行更廣泛的限制。報告提出的建議包括:設立獨立的槍支管理局;管理局監督許可證的發放和彈藥銷售,人們只能購買與持有槍支對應的彈藥;許可證每三年更新一次,以便監控槍支持有人地址變化;禁止槍支改裝;對所有槍支進行注冊,等等。從那時起,新西蘭“擁槍派”和“控槍派”之間展開了一場持久的爭論。
如今22年過去了,新西蘭槍支法的修改進程異常艱難,幾乎沒有什么大的進展。與此同時,槍支問題不斷浮出水面。人們發現一個怪圈:槍擊案發生,警察協會要求嚴格立法,槍支社團以“擁槍權”回應:“槍沒有殺人,殺人的是人。”國會各大政黨在槍支團體游說和大選壓力下搖擺不定,提案立了又撤,撤了又立……到目前為止,新西蘭的《武器法修正案》已經改到了第4稿,但何時落地實施仍然遙遙無期。
就在“火炮上街”事件之后不久,2017年,新上任的警察部長斯圖爾特·納什表示,槍支法修改是優先事項,槍支法現代化才能符合武器制造業的發展和警方對武器的管理。國會的法律和秩序委員會在同年就嚴管非法持有槍支提出17條建議,但這些建議很快又不了了之。有媒體指出,納什的前任保拉·本奈特仍然很有影響力,他本人是一位狩獵愛好者,也是“擁槍派”,與一些“擁槍派”游說團體關系密切。
在新西蘭,持牌槍械管理員委員會(COLFO)是主要的“擁槍派”游說團體,此外還有新西蘭競技射擊協會、全國射擊者協會等組織。相比之下,“控槍派”力量分散,沒有形成有規模的組織。新西蘭的多任警察部長都被認為向“擁槍派”作出過妥協,這也是立法嚴格控槍遲遲難以實現的一個原因。
2018年底,新西蘭“擁槍派”更加占據上風——塔爾羊清除計劃驗證了槍支團體的強大。新西蘭政府決定在南島消滅掉1.7萬頭喜馬拉雅塔爾羊。這種高山羊在一些國家屬于保護動物,但在新西蘭南島繁衍過度,被歸入有害物種。約3萬名獵人在政府的網站上報名,表示可以協助政府有效清除塔爾羊——借助他們手中的槍支。今年年初,“擁槍派”趁熱打鐵,在南島舉行槍支集會,對政府可能加大槍支管控力度表示不滿。
政府能做的很有限
這次在新西蘭基督城實施大屠殺的嫌犯塔倫是澳大利亞公民。2017年11月,他在新西蘭獲得基本槍支許可證,即A類許可證,該許可證允許他購買AR15等半自動步槍。塔倫合法地擁有5支槍,分別是兩支半自動步槍、兩支霰彈槍和一支杠桿式手槍。AR15是新西蘭銷量最大的槍支之一,常被用于獵捕動物和射擊比賽。根據新西蘭《武器法》,AR15只允許裝7發的彈匣,但塔倫用大型彈匣改裝了AR15,槍擊案中出現的彈匣有30發、40發和60發。
澳大利亞是禁止公民擁有半自動武器的,一個澳大利亞人在新西蘭合法獲得半自動武器,這令新西蘭“控槍派”忍無可忍。慘案發生后,新西蘭總理阿德恩措辭嚴厲地表示,民間不需要軍用半自動武器。預計新西蘭會像其鄰國澳大利亞那樣,頒布半自動武器禁令。
血的教訓讓一些“擁槍派”的態度也有了轉變,但尼丁槍支俱樂部Clay Target的主席道森就表示:“對農民和休閑獵人來說,軍用半自動步槍和戰術霰彈槍沒有太大用途,那是專門為軍事戰斗而設計的。”
不過,新西蘭人普遍并不看好槍支法改革。總理阿德恩要推動《武器法修正案》落地實施,必須爭取盟友的支持,而主要盟友優先黨一直堅決反對修改槍支法。身為優先黨黨員的國防部長隆·馬克本身就是槍店業主,也是射擊運動發燒友。優先黨曾宣稱:“政府在2017年組建的專責委員會,明顯針對合法擁有槍支許可證的守法槍支持有人、進口商和經銷商。”
阿德恩還可能嘗試落實槍支注冊,但這同樣困難重重。“擁槍派”肯定會反對:“找出國內所有槍支并注冊,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尤其是很多槍支在罪犯和幫派分子手中。”
也許阿德恩能做的,只是在悲劇發生后推動政府加強監管,包括限制購買彈匣和武器改裝,強化槍支在線交易管理等。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