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云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文本感悟、學文仿作,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指導學生貼近生活、抒情達意;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方法、自主作文,讓學生“想”寫、“樂”寫、“會”寫作文,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自主作文;感悟;體驗;想象
“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這是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習作的要求。所以,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實踐,正確地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指導學生收集寫作素材,幫助學生自主作文,掌握寫作方法,讓學生“想”寫、“樂”寫、“會”寫作文,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一、感悟文本、學文仿作
葉圣陶老先生說:“閱讀得其方,寫作之能力也隨之增長。”語文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工具性,要是能把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與寫作結合起來,學生就能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的知識和技能,漸漸地融會貫通。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一些優秀的語文閱讀課,讓學生感悟文本,加強指導、訓練。如《美麗的小興安嶺》文章結構簡單,時間性強,課文按“總—分—總”的順序,抓住小興安嶺四季的變化來寫,因此,可以讓學生寫《校園里的無名樹》一年四季的景色;《小蝦》一文中有一個片段寫到小蝦在受到干擾時反應特別不好的樣子,這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模仿寫一種動物,它更像是一位脾氣不好的孩子的可愛形象,因此也可以是寫人。因為這些都是學生學習的課文,通過閱讀、理解、積累,也就加深了學生對寫作手法的領會、貫通。有了仿文寫作,學生在習作時就能正確地謀篇布局、遣詞造句。如在學習了《小蝦》《松鼠》后,學生寫的關于貓的一個片段:
“小貓天生就愛吃魚。有時,小貓還會學人家淘氣呢!有一天,奶奶買來了魚,煮給我們吃。小貓看著這新鮮的魚,聞著陣陣魚腥味,當然不由得會嘴饞了。瞧!它開始行動了,趁我們不注意時,就跳上桌來,叼了一條又大又肥的魚。奶奶一看魚被叼走,一怒之下,用棒子打了小貓一兩下。小貓竟然出走一天一夜,奶奶是又擔心又焦急。唉!沒辦法,小貓就是這樣的淘氣,奶奶以后只好讓它三分了。”
二、貼近生活、抒情達意
傳統的作文教學,忽略了作文教學的基本特點——貼近學生生活。整節課都是教師唱主角,要么指定作文范圍,要么包辦代替。學生就在教師特定的情景下、擬構的框架中“依葫蘆畫瓢”。由于許多題材不是學生親身經歷,心靈感悟,所以文章情節編造,假話連篇,毫無“童心”“童趣”。孩子,本身就是一本百科書,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孩子的眼里別具一格;孩子的語言天真爛漫。所以,孩子的作文就要符合孩子的情感認知,這是任何一個教師都無法代替、包辦的。因此,生活中鼓勵學生觀察大自然、參加社區活動,培養他們的真情實感,親身體會。無論是觀察大自然,還是觀察社會生活,教師都要注意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使其養成多看、多聽、多想、多問的好習慣。當學生有了生活的體驗時,教學時,鼓勵學生在選擇內容上,從身邊的小事著手,可以通過接觸社會、接觸自然,觀察、分析、親身經歷;可以從書籍、電視、音樂、廣播中“聽”取;也可以是瞬間的突發奇想或偶發事件。只要是真實地把自己的想法、看法表達出來,就是好的作文素材。《好爸爸、壞爸爸》是學生寫的一段日記:
“……到了豐澤廣場,里面在表演什么呀?我個子小,看不清,只在人群的縫隙里看到什么在晃來晃去。爸爸忙抱我坐在他的肩上看,哦!那么多小朋友在‘龍身上坐著。我正想著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這時候,爸爸把我放下來了。爸爸明知我喜歡看那些人,可偏不抱我看,我的心里就有點生氣了……”
“好爸爸、壞爸爸”在孩子的眼里僅僅是這樣的簡單。可見,真實表達情感是這樣的觸人心弦。
三、想象拓展、鼓勵求異
魯迅先生常說:“孩子是可佩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景。”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在習作時要展開想象和幻想,有創意地表達,寫想象中的事物。作文時,運用想象可以充實文章內容,使描繪生動形象,增強感情色彩,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標新立異,或“無中生有”,或“有中生新”,寫有創造性的想象作文。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挖掘教材內容,創設習作空間,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可以利用課文延伸拓展,如學《包公審驢》后寫《給劉五的一封建議信》,學《回鄉偶書》通過表演《兒童笑問圖》,想象賀知章年老時回鄉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一次小練筆;還可以把語文實踐活動與習作聯系起來,讓學生說說理想愿望、動手操作實驗、制作、表演小話劇、進行社會調查、參加實踐活動,讓學生從深刻的生活體驗中抒發歡樂、苦悶:如《有趣的一次旅游》《一張照片的自述》;或反映對社會的看法、評價:如《地球的悄悄話》《漢字的遭遇》;也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科幻故事,讓學生續寫、改寫、編寫故事:如《動物大聯合》《海底探寶》《漫游未來》……學生從多角度思維中獲取想象的火花,一旦他們的智慧之門被打開,教師會驚喜地發現那將會是一個個五彩繽紛、神奇的世界。
參考文獻:
[1]龍素敏,原綠色.淺談利用教材文本指導學生習作的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15(27):65-66.
[2]孫平紅.感受生活、體驗情感:淺談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的觀察指導[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09(1):124-12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