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武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這四大基本語文技能的強化訓練是教學重難點,其中閱讀和寫作是教師群體更為看重的教學任務,因此小學語文中讀寫結合教學的發展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語文水平提升。從現有的小學語文教學實際出發,從多方面具體闡述如何有效落實讀寫結合教學的應用,希望能以此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并夯實自身語文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初步搭建起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并讓學生產生語言應用意識。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大部分教師將理論與實踐完全分離,導致學生在進行相關的實踐應用如寫作時容易出現難以下筆的情況。對此教師應認識到語文讀寫結合的重要性,通過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之間搭起橋梁,真正做到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基于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學生的寫作點
教材是教師教學中的主要立足點,也是學生汲取知識的主要源泉,由此可見教材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當前我國所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從簡單基礎的拼音識字再到復雜的詩詞鑒賞,可以說是應有盡有,覆蓋的知識面已經足夠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大部分小學生首次接觸寫作往往就來源于教材內容,因此教師在小學寫作教學中也格外重視教材內容的應用。且小學語文寫作類型要求較為簡單,大多時候教師會要求學生寫作敘事文即可。對此教師在設計讀寫結合教學內容時,應考慮基于教材內容尋找學生寫作點,帶領學生在現有的閱讀教材基礎上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令學生在有熟悉題材的前提下迅速適應寫作訓練。
例如在語文園地的“快來讀書吧”中的“讀讀童話故事”中,該部分內容主要是要求學生通過閱讀童話故事來進行對應的全文概括簡單訓練。由于童話故事是學生較為感興趣的閱讀內容,因此大部分學生較易接受該類型的寫作要求。為能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教師可在課前先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網絡上搜索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視頻如《一千零一夜》,而后教師在正式開始指導學生寫作前播放該視頻,通過視頻點燃課堂學習氣氛。隨后教師再請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對應內容,結合視頻內容進行寫作創作,鼓勵學生大膽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令學生在寫作的同時又能鍛煉自身閱讀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最終取得理想的讀寫教學成果。
二、基于隨筆練習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小學生群體的認知能力有限,若直接要求學生開展寫作教學,往往會令學生產生排斥心理,不利于學生多元化寫作思維的培養。藝術來源于生活,這一哲理同樣適用于學生寫作中,而隨筆練習作為寫作訓練中的重要環節之一,能使學生在日積月累地記錄生活日常、自身想法的過程中得到有效提升。且隨筆練習主題、形式等多種寫作要求均不受太多限制,學生在進行相關練習時更易從心理上減輕寫作壓力。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因此教師不僅可將隨筆練習作為課堂讀寫教學內容之一,還可將其作為課后訓練內容,以雙管齊下的形式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有效發展。
例如在《少年閏土》的課時教學中,該課文的核心思想是作者回憶兒時友誼和悲傷人在面臨社會階級差距時所產生的隔膜。由于學生在學習該課文時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因此教師可在完成對應的課時教學內容后預留十五分鐘的時間來開展隨筆練習活動。即教師要求學生在自身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融入課堂講解內容,獨立思考并用書面形式表達出個人在該課時中的學習心得,同時體裁、主題等教師不做過多要求,但要求學生務必認真完成。在此過程中,教師將學生的隨筆練習與課文教學緊密聯系起來,這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幫助學生學會尋找讀寫切入點。
三、基于課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不僅是學生認識更多字詞的方式,同樣也是學生學習遣詞造句的重要途徑。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大多時候都局限于教材閱讀,實際上對自身閱讀水平并無多大增益,因此課后拓展閱讀的落實勢在必行。同時在寫作訓練中往往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字塑造功力和素材積累才能完成優秀作文,對此教師應強化學生的課后閱讀環節,令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激起寫作欲望、分析文章立意點,從而真正做到讀寫一體化。
例如教師可在課后推薦學生閱讀《海蒂》,該作品屬于兒童文學類,且內容積極向上,其中許多寫作手法也非常值得學生思考借鑒。教師應在要求學生閱讀時準備好摘抄本,將個人認為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而后再完成對應的讀后感。為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教師還應定期抽查學生的摘抄本和讀后感,避免部分學生敷衍了事。
總而言之,教師在設計小學語文讀寫教學時,應盡量從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出發,將兩者相輔相成的結果應用于學生的寫作訓練中,以此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多彩的學習平臺,幫助學生在讀寫過程中開闊文化眼界,從而使自身語文核心素養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賴敏紅.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研究[J].開心, 2017.
[2]海睿云.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