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梅
摘 要: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也在不斷深化改革,逐漸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新水平,從而更好地加以應用。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進行了簡要分析,同時針對如何開展生活化教學提出了的具體的對策,以期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或者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途徑;意義;策略
時代不斷發展,教育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進行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以外,還提出了要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數學知識本身比較抽象,加上小學學生思維和心智尚未成熟,所以在具體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引入生活化教學模式,以更加生動、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幫助他們加以理解和應用。加強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研究,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基本內涵與意義分析
小學數學是基礎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智力開發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引導和培養作用,小學數學教學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結合教學目標要求,針對性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模式,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成效。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是指通過引導學生對現實世界客觀事物進行數學化觀察,從而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深度思考、再創造和應用,更好地實現知識串聯,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水平。生活化教學并不是生硬地進行知識搬運,需要進行綜合設計,突出教學中心,以基礎知識為根本,開展數學新知識的開發,新技能的培養,從而讓學生通過和生活相聯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總結規律,提高數學知識的深度拓展和應用水平。
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一方面將數學知識進行簡單化、具體化處理,從而便于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提高感性認知和理性認知水平,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學習等奠定基礎。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途徑或對策分析
在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主要路徑有:
1.模擬生活化場景,從而不斷激發學習潛能
數學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往往一接觸容易感到陌生和抽象,從而降低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情景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基礎重點內容,選取有效的切入點,從而創設生活場景,進而在營造的情景氛圍中讓學生主動思考,循序接觸數學知識,更好地加以理解,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比如在開展“認識圖形”這一章節課程教學時,學生對于形狀等方面的概念在腦海中還沒有相關的痕跡,教師如果單純地進行理論知識講述,學生可能難以進行理解和記憶,這時教師可以通過營造一些生活化情景,比如聯系見到的課桌、書本、尺子、鉛筆、橡皮等物體,讓學生觀察這些物體的各種各樣的形狀,這樣就可以結合理論知識進行體驗,從而更好地加以鞏固記憶,一旦遇到相似的物體,就會想到具體的形狀,并通過對比等找不同和差異,拓寬數學思維,增進對數學學習持久熱情。
2.聯系生活,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中進行趣味性轉化
在數學課堂上,由于教學時間比較緊湊,加上不同的學生理解程度不一樣,所以教學活動學生參與度不一樣,學生學習和領悟到的內容也各不相同,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認知,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將其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新課改背景下學好數學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固有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將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延伸,從而提高自身深度思考和創新設計能力。另一方面要賦予生活化教學更多的內涵,給予學生更多的引導、幫助和支持,從而讓他們親身體驗學好數學的重要性。同樣是在開展“認識圖形”章節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聯系具體的事物進行形象化認知教學,也可以引導學生提前在課前或者課后準備一些和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相關的物品,將自己生活中所用的一些物品等進行分享展示,讓學生對圖案等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并通過互相分享來更好地體驗快樂,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滲透著數學原理、知識,更好地加以應用。
3.將教材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從而賦予教學內容更多的生活化內涵
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數學教材也在不斷進行創新,很多數學教學內容經過改革后雖然和生活實際比較貼近,但是想要全面構建完善系統的生活化教學體系,還需要進行教材內容的深度整合,從而更好地賦予教學內容生活化色彩和趣味性。比如教師在開展“減法的簡便計算方法”這章節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多媒體PPT課件或者制作視頻,下載相關的影像資料等,營造生活化場景,從而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趣味性。比如教師可以開展角色扮演,設計超市購買場景,讓學生在模擬購物場景中學會如何進行減法計算,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等模式,設置開放性題目,讓不同小組各抒己見,探索不同的解題路徑和方法,最后進行對比分析和總結,找出最簡便的算法,這樣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有利于更好地促進教學互動,提高數學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歸類分析。
總之,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對于數學教師而言,需要充分把握生活化教學的具體內涵,聯系基礎知識和新課標要求,結合學生自身認知情況,針對性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才能不斷在教學互動中培養數學思維,開發數學智力,更好地學會合作、創新和應用,提升數學學習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永杰.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4).
[2]趙冬寒.探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4).
[3]李曉敏.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5).
[4]林秀媚.淺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7(1).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