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慶
摘 要:探究是小學教育當中必要的落實目標,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手段。開展科學探究活動能夠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提升個人的科學素養,針對科學活動的有效性進行簡要地分析和研討,希望為廣大小學教師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探究活動;有效性探討
伴隨著我國教育部頒布的新課改要求不斷地深化和發展,以探究為中心進行科學學習的教學思想受到了越來越多老師的接受,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運用探究進行學習已經成為了科學教學的主要實踐途徑。因此本文將通過簡要闡述在目前的科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設計小學科學探究活動主要原則,分析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性對策。
一、目前在小學科學探究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國各小學在組織科學探究活動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嚴重的教學問題。首先,由于我國新課改的推行時間較短、任務較重,很多教師沒能及時改變自身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限制,相對于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而言,認為學好數學、語文、外語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更為重要,這就導致雖然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明白科學教學對培養學生形成探究能力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和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使探究式學習流于形式化,沒能真正發揮探究活動的真正作用。
其次,由于小學生仍然處于身心發育不完善的階段,因此學習時經常會出現注意力分散、學習不集中等現象。同時,很多教師教學和開展活動的方式仍然處于落后狀態,導致開展探究活動的方式過于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二、設計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基本原則
(一)遵循科學性的設計原則
遵循科學性的設計原則就需要在設計探究活動時,保證活動的操作方式、活動的基本設定以及活動的探究原理都應該具備嚴謹性和科學性,與相對應的科學原理以及科學手段應該形成一致。這就要求教師按照探究主題進行素材選取時,必須嚴格按照探究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地制訂探究活動方案。重視探究活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保證科學實踐活動平穩高效地開展。
(二)遵循充分保證學生安全的設計原則
這一點主要是為了保證科學探究活動的安全性而提出的。由于小學生的年紀尚小,缺乏一定的危險防范意識,因此在組織學生開展科學探究實踐活動時,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個人安全以及有效防范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危險。教師應該對學生在探究實踐活動中的動態時刻注意和觀察,保證學生沒有安全隱患的前提下,有序地進行相關的探究活動。
(三)遵循主體性的設計原則
在進行科學探究實踐活動時,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秉著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讓學生全程參與到活動的設計中。
三、小學開展和組織科學探究活動的實效性對策
首先,應該保持探究活動的目的簡潔并且清晰。一方面應該保證探究活動的價值觀、涉及的科學知識以及創新培育目標的清晰,另一方面還應該簡潔地將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結合。比如在以“空氣中的生命”為主題進行探究時,應該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空氣的重要性;鍛煉學生自主動手動腦的能力以及讓學生掌握空氣的基本構成等。
其次,探究活動的環節應該精悍、簡潔,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設計探究活動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保持環節的簡潔和精悍程度,同時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在活動中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興趣,例如在教導學生明白“為什么物體會熱脹冷縮?”時通過列舉生活中的實例,橋梁的伸縮縫或者馬路的伸縮縫等,聯系生活實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原理的實質,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進行研究從而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最后,在活動后應該科學、合理地對學生做出評價。在對學生針對活動中的表現做出評價時,教師可以綜合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促進評價模式的多元化,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受到廣泛的關注從而更好地激勵學生增長學習熱情。例如,在組織學生觀察小蚯蚓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討論觀察小蚯蚓的高效方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每個小組提出的方法進行評價,最后讓學生選出最優的觀察方法。這樣不僅有助于形成民主的教學氛圍,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討論和評價,明白自己小組的方案哪里出現了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有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并且也豐富了教學評價的途徑,使教學評價更加人性化、多元化。
總之,通過有效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活動收獲知識,同時促進了學生豐富自身的綜合素質,形成了探究能力以及反思能力,這對于小學生的個人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晨光.基于科學素養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策略改進[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34(10):61-65.
[2]許春良,劉國良.基于問題引領的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8(10):46-49.
[3]陳鶴林.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8(2):31-32.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