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霞 薛興海
摘 要:隨著新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觀感受被當作重點對待,要求教師打破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并且要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主觀幸福感,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到相應的知識,并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育;學習能力;主觀幸福;方法措施
小學生年紀尚小,是很容易獲取主觀上的幸福感的。小學教師就要學會利用小學生個性特點,去分析影響學生幸福感的因素,以此來構建出讓學生感覺輕松愉快的教學課堂,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本文就針對小學生學習能力與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做出相應的思考與討論。
一、影響小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
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著各自不同的影響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對于小學生來說,影響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來源于教師的認可度,對于小學生來說,其自尊心較強,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學校,教師是相對權威的代表,他們在受到教師的表揚后就會提升自己的主觀幸福感,獲得學習方面的信心,從而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反之,如果小學生覺得教師不夠重視自己,或者教師過度批評的學生,就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差。二是與朋友的相處關系,小學生大都是愛玩的天性,學生通常會交很多朋友,以此來提高主觀幸福感,增強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的快樂,以此來間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基于主觀幸福感上提升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措施
(一)實施小組學習模式,基于主觀幸福感上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當下較為流行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通過合理組建小組成員,讓學生可以在組內進行相互交流溝通,形成一個培優補差的合作模式,從而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此同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組內的溝通交流,形成一個良好的合作關系,讓學生在此中感受到主觀的幸福感,從而導致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積極討論,踴躍回答問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就比如說,在小學教學過程,班主任就可以將班級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形成各自固定的學習小組,并為構建一個小組積分系統,對表現好的小組進行加分,對表現不好的小組進行扣分,讓學生以此為規章制度,約束自己的行為,積極營造一個好的學習風氣。這樣的小組學習模式,就通過促進學生之間合作的關系,來提高各自的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對學生人際交往的鍛煉,通過學習任務作為學生之間話題的開始,讓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努力,收獲成果的時候,主觀幸福感會加倍體現。在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基礎上,獲取主觀上的幸福感,既可以提高整個班級的凝聚力,更可以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能力。
(二)舉辦教學實踐活動,基于主觀幸福感上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小學生的特性是愛玩,枯燥的教學課堂無法真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造成教學質量不佳的局面。教學實踐活動對于小學階段來說,是十分適合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增強主觀幸福感,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就比如說,教師在講解到某一課堂的時候,就可以以此課題延展出一個主題辯論大賽,讓學生積極參與,給學生一周的時間去準備辯論資料,并每個步驟按照正規的辯論賽來開展,讓學生積極對待這件事情,并且增強學生主觀體驗感,在結束后為優勝方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此過程的積極性。這樣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體地位,從而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并在基于學生主觀幸福感上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各種教學實踐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促進學生各項潛能的發展,并為學生在以后的發展中打下一定的基礎。此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學會設計出合理的教學實踐活動,找準知識點延展方向。
(三)開展期末總結大會,基于主觀幸福感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一學期結束之后,最重要的是學期期末的總結,讓學生可以正確地看待自己在這一段時間中付出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提升了什么。學習是個過程,總結是其中重要的部分,為了避免學生盲目的學習,小學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進行自我總結,以及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表揚,讓學生在一段學習之后,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認可,從而提升學生主觀幸福感。就比如說,在一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成績做一個表揚大會,對學習成績靠前的三名學生進行物質獎勵,并對中等成績的學生進行口頭表揚,對于成績靠后的學生則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在以后的學習中爭取得到相應的進步。這樣的方式,就對學生在一段學習之后,對學生進行肯定,讓學生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被教師看在眼里,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重視,從而提升學生主觀上的幸福感,以至于讓學生在接下來的時間,更加努力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要注意構建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課堂,促進學生對幸福感的體驗,以及培養學生對幸福感的追求,達到創造幸福感的能力,讓學生將接受知識的過程轉化為一個讓學生感受到快樂的過程,以此來提高小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孟林,楊慧.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學習壓力的調節作用:學習壓力對大學生心理焦慮、心理抑郁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2(3):142-150.
[2]王爭光.初中生情緒智力、多元幽默感、人格和學校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
注:本文系甘肅省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學生學習幸福感研究》研究成果,立項號[2018]PLG185。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