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殊不知,通過筆者多年的實踐,發現這種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同樣可以運用,而且還會煥發出異樣的光芒,收到意外的效果。
一、情景教學法的優勢
1.情景教學法具有寓教于樂的特點。情景教學法大多數都是利用生活情景等形式進行展現,這樣做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幅提升。教師通過將傳授的知識融入游戲中,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就學到教師重點講授的知識。寓教于樂是情景教學法最重要的特點,通過玩的方式進行學習,將枯燥的數學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學生很容易接受。
2.情景教學法具有形象逼真的特點。教師在設計情景之前,一般都會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有較深入的了解,對學生的學習和接受能力也會有比較透徹的掌握,然后教師會從學生的能力培養與提升的角度出發,引入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場景,從而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產生共鳴。這樣的話,學生在形象逼真的環境中就會更愿意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學習效果也會得到質的飛躍。
3.情景教學法具有情感真切的特點。情景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讓學生比以往能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自己所學的新知識、新內容,從而為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扎實的鋪墊和基礎。小學階段情景教學法多為營造熟悉的生活環境、游戲類的情景再現等,引導學生自主進入學習狀態。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運用情景教學法
首先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用學生生活實例。情景教學法與小學數學的結合,是一個大膽的探索和嘗試,目前還沒有全面推廣,所以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教學觀念的轉變是首要的。筆者以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新時代,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要與時俱進,摒棄應試教育的簡單“填鴨式”教學,即重結果輕過程,短時間內強迫學生接受大量的數學知識,家庭作業,讓學生和家長苦不堪言,甚至把大多數課堂教學任務推給了家庭,學生更是對學到的知識囫圇吞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懵懵懂懂。情景教學法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堅持新課標的以人為本的教學宗旨,將學生作為教學中心,明確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同時,小學數學教師應將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吃透課堂上教師講授的知識點,并能做到舉一反三,熟練運用。數學教師應該以人為本,采用體驗式教學,創設生活情景,從實際出發,讓學生逐漸嘗試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然后以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突破口,讓學生在課堂學習和生活實踐的雙重效應中,有效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通過這種方式講授小學數學,不僅能夠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同時還可以激發一些在數學上有特長的學生的靈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比如,教學小學數學口算時常常要用到“湊10法”這個簡單的計算過程,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學生卻想不起。這個時候,教師為了幫助學生記憶,就可以運用情景教學法來講授。講述“9+4”問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準備兩個果籃,一個里面放9個棗子,另一個放4個核桃。然后教師提出問題:怎樣做才能一眼看出兩個籃子里水果的總數。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大家發揮想象,總有一組會提出:將放有4個核桃的籃子中的1個核桃放到有9個棗子的籃子里,此時,兩個籃子里水果的數量分別為10和3,所以總共有13個。此時教師可以表揚這一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湊10法”。
其次,為了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可以適當加入游戲。筆者通過實踐發現,小學數學情景教學要適當加入游戲,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過去,小學數學教學一般都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作為整個課堂的重點,采取“一人說到底”的模式,主導整個課程的進程安排,存在很強的灌輸性和強迫性,這樣教師講得累,學生聽得累,教學效果還不理想。為了改善這種局面,教師可以將游戲適當地加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小學生年齡較小,天性愛玩,所以如果能將數學學習放到游戲中進行,真正實現學習趣味性和知識性的有效結合,往往會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學生認識、掌握數字時,教師就可以將報數游戲引入其中。小學生識數是最基礎的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室組織大家玩報數游戲,教師首先說一個10以內的數字,比如以3為例,然后要求學生按照座位順序,依次說出3的倍數,說錯的學生請上講臺表演一個小節目,講故事或者唱首歌都可以。通過這種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再次,教師要學會創設多元化的學習情景。數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大膽嘗試,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創設不同的教學情景。比如高年級學生數學教材中出現土地寬、長、面積、畝等概念,為了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和理解這些名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土地丈量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讓他們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然后逐漸在生活中養成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的習慣。
最后,教師要挖掘數學魅力,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教師為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可以提前對將要講授的課程進行認真探討,深層挖掘數學魅力所在,在課堂上利用情景教學法適當表現出來,從而達到吸引學生眼球的效果。比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紙上畫圓,并將其16等分,將16個近似等腰三角形進行拼湊,可以出現一個長方形,此時圓的面積變得很容易取得。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