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珍
統編教材三到六年級的課文數量減少了,但是閱讀量卻增加了,其增加的內容就在課外閱讀上,主要分布在“和大人一起讀”以及“快樂讀書吧”兩個板塊中。“快樂讀書吧”作為統編教材中新增的欄目,意在把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體系,使課外閱讀課程化。
綜觀五冊教材,旨在一步步引導學生展開課外閱讀,從整本書的趣味性閱讀到有方法閱讀,其引領是呈階梯型展開的。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思考如何“趣閱讀”,還要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運用閱讀方法、策略,最終讓學生樂于閱讀課外書籍。下面筆者結合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談談對本欄目的思考。
一、趣讀,啟動閱讀經驗
童話,是一種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夸張的敘述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兒童文學體裁。童話故事語言淺顯易懂,情節曲折離奇。在童話王國里,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一切都妙不可言。正因為此,兒童都愛閱讀童話,所以他們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課堂的。在進課堂前,學生往往在生活中已經閱讀過或者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
筆者第一次教學時,用猜一猜圖片的方式導入,直接呈現丑小鴨被家人欺負的片段。有的學生對《丑小鴨》很熟悉,而有的學生沒讀過《丑小鴨》,所以學生的閱讀認知層次參差不齊。因為沒有從學生的原有認知出發,沒有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其閱讀思考,所以課堂上師生之間不能很好地進行互動和交流。那么,如何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在自己的閱讀基礎上有話可說,產生能引起共鳴的分享點呢?筆者第二次教學時是這樣導入的。
1.根據語段猜故事。
猛一看,這些錫兵長得好像都一樣,但仔細看就會發現,最后澆鑄出來的那個錫兵只有一條腿。
——《堅定的錫兵》
“皇帝的新裝真是無與倫比!看長袍那漂亮的后擺,簡直美妙極了!”誰都不想讓別人知道其實自己什么也沒瞧見。 ——《皇帝的新裝》
小女孩離開家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木拖鞋,可是它們太大了,那是她媽媽穿過的拖鞋。
——《賣火柴的小女孩》
2.出示箱子、天鵝、花兒的圖片。請學生猜猜這些東西能干什么。
出示原文:
當他一扣上鎖,箱子就帶著他從煙囪里飛出去,而且越飛越遠。 ——《飛箱》
太陽一落山,這些天鵝馬上就變成了十一位美貌的王子。 ——《野天鵝》
地板上,所有的花兒都歡快地跳起舞來。當它們轉著圈時,就用綠色的長葉子互相擁抱。
——《小意達的花兒》
3.師:今天我們要走進奇妙的童話王國,你發現這個王國的秘密了嗎?
4.小結:是的,箱子會飛,天鵝會變王子,花兒和葉子會跳舞擁抱……童話故事里的一切都很奇妙,所有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這個王國里都會發生。
5.師:那么,這樣的故事你還想讀嗎?
《丑小鴨》分層閱讀:讀過的學生閱讀原文片段,沒讀過的學生閱讀整個故事的簡單版本。
這樣的設計,旨在喚醒學生的原有認知,啟動學生以往的童話閱讀經驗,基于學情,讓學生有期待感地走進安徒生的童話世界,同時對童話這一文體有簡單的認識——所有超現實的情節都可能發生,為下面學習“想象”策略做簡單的鋪墊。
二、導讀,細化閱讀策略
作為閱讀指導板塊,“快樂讀書吧”的教學還要滲透閱讀策略的運用。教材中有兩個小貼士:“童話世界無奇不有。閱讀時,只有發揮想象,才能真正領略童話的魅力。”“我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童話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歡笑,一起悲傷。”兩個小貼士很明白地告訴我們,本冊“快樂讀書吧”的閱讀策略指向“想象”。
【第一次教學】
1.出示課本中的文字片段,生自由讀。
2.分角色讀。
3.化身角色,發揮想象,演繹故事。
四人一組,小組合作:組內成員分別扮演兄弟姐妹、鴨媽媽、丑小鴨,一人讀旁白。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人物,想一想丑小鴨被欺負時會怎么想,怎么做。
4.班級展示。
采訪丑小鴨的扮演者的心情:當受到別人欺凌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5.小結:只有發揮想象,我們才能真正走進角色的心里。
該環節通過分角色讀、表演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根據課堂觀察發現,學生對于“想象”這一閱讀策略的認知仍然是模糊的,而且在后面自主閱讀環節中,并沒有很好地學會運用這一策略。那么,怎樣將“想象”這一策略通過閱讀片段教給學生,使其發揮最大效果呢?想象有哪些種類呢?通過思考,筆者最終將想象細化成“角色想象”“畫面想象”“情節想象”。
【第二次教學】
板塊一:角色想象
1.出示文本(《丑小鴨》片段)。
2.生自由閱讀。
3.師:如果你是丑小鴨,面對來自家人的傷害,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師:怎么讀這段話會更有味道?
引導學生把“他”換成“我”來讀。
5.展示讀。采訪:這樣讀和以前的讀給你什么不同的感覺?
6.小結:是啊,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個角色,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板貼:角色想象)
通過把“他”換成“我”,對比著讀,感知丑小鴨的不幸遭遇,學生在讀中進入角色,使自己和角色融為一體,有很強的代入感。在閱讀同類童話時,這一方法可以遷移使用,能將“角色想象”這一策略落到實處。
板塊二:畫面想象
1.師:每次讀到這,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這本書——宮西達也的《神奇種子店》,講的是一只小豬來到狗獾叔叔家買了一些神奇種子……
相機出示“雪人”“甜甜圈”“氣球”“蜜蜂”的畫面,引導生觀察插圖的顏色,感受色彩在情節發展、情感表達方面的作用。
2.師:如果此時讓你給這段文字配一幅插圖,你會怎么畫?說說理由。
3.生匯報。
4.小結:是的,很多時候,一些文字總會讓我們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不同色彩的畫面。從這些畫面中,我們領略了童話世界的魅力。(板貼:畫面想象)
“畫面想象”是一種把文字轉化成聲音、圖像、場景,促使思維視覺化,以此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閱讀手段。給語段配插圖,能使學生在腦海中簡單地勾勒出文字描寫的人物形象。通過對《神奇種子店》背景色的觀察,給丑小鴨被各色人物欺負的場景配上背景顏色,讓靜止的畫面有層次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丑小鴨的不幸遭遇。
板塊三:情節想象
1.師:這樣的故事還想聽嗎?來聽聽《拇指姑娘》的故事吧!
2.師閱讀故事的開頭。
3.引導生運用思維導圖想象情節:這么小的拇指姑娘,她是怎么生活的呢?提供關鍵詞:吃飯、睡覺、學習、玩耍。
(1)出示小組合作要求。
①小組成員商量確定一個方面展開想象。
②在討論的基礎上,合作完成思維導圖。
③根據思維導圖說一說故事的情節,比比哪一組的想象最精彩。
(2)方法指導:很多時候,我們讀到故事的某個精彩部分時,也可以像這樣展開想象(板貼:情節想象),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安徒生呢!
在建構圖式、加工圖式的過程中,通過“思維導圖”這一支架,想象故事接下去的情節,能使學生的閱讀思維可視化。三年級的學生想象力極其豐富,小組合作創編的故事情節充滿童真童趣,大大刺激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學生也在發散思維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如何遣詞造句。
三、樂讀,聯結課外閱讀
教材中的最后一個模塊“相信你可以讀更多”推薦了葉圣陶的《稻草人》、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等童話故事。可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一本書的閱讀拓展到一類書的閱讀,建構整個學期的童話書閱讀課程,由此讓學生愛上閱讀。
課堂上,筆者讓學生當堂閱讀《安徒生童話》中自己感興趣的故事,用上三個“想象”策略。大部分學生選擇再次閱讀《丑小鴨》和《拇指姑娘》這兩篇故事,由此可見,前面半節課的導讀對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最后教師推薦閱讀《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稻草人》三本童話書,系統布置“童話月閱讀吧”任務:畫閱讀地圖,復述故事;記錄“異想天開閱讀卡”,安排閱讀分享課;等等。聯結課外閱讀,使整本書閱讀逐漸課程化,成為語文學習的主題,從而點亮學生心中的閱讀夢,讓童話伴隨學生快樂成長!
(浙江省義烏市大陳小學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