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霞
摘要:本文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進行簡述,從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成因及外部成因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以此為依據,提出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與管控體系、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現金流量的預算管控、建立健全的財務內控管理系統的有效措施,旨在通過加強內控制度的管理力度,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財務風險;成因;內部控制;財務風險預警
目前,我國的經濟體制不斷的完善,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也獲得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因此,企業應當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入手,將構建內部控制體系作為工作的首要目標。針對大對數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來看,財務風險的發生難以避免。因此,相關的財務管理人員務必要加強風險評估能力,及時發現企業內部的財務風險成因,并針對薄弱的環節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逐步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從根本上避免風險問題的發生,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
(一)投資缺乏科學性
首先,企業在實際的投資過程中,大多數的管理者都存在對于投資風險不重視的情況,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就開展投資活動,容易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對于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全面的分析,決策依據的信息缺乏真實性、準確性。
(二)資金回收不完善
企業的資金回收不完善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①在實際的銷售過程中,缺乏對于購買者的信用了解,通過賒銷的手段增加銷售額,但卻導致企業的應收賬款一度出現失控的現象。②對于企業的流動資金來說,存儲的貨物量較大,會導致企業出現貨品積壓的現象。③企業的流動資金較少,導致不能進行投資活動,無法按時歸還銀行的賬款,進而對企業的資金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一)內部原因
1.缺乏完善的財務管控制度
首先,在大多數的企業內部,都沒有構建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對于法律條款及外部的監督機制問題還較不完善。由于財務管控工作沒有發揮實際的效益,導致財務報表與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存在一定的差異。大多數的財務工作人員僅僅按照自身的意愿進行工作,沒有嚴格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增加。與此同時,大多數企業缺乏正確的銷售方式,為了有效的提高企業的營業額,快速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沒有對市場的環境變化進行分析,對于用戶的信用等級沒有進行劃分,導致應收賬款無法及時回收,進而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2.利潤分配及資產管理的因素
首先,在大多數的企業內部,都存在投資項目較為單一的現象,沒有形成有效的市場規模,導致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不強,缺乏對市場環境變化的及時洞察,導致市場需求的變化對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影響較大。其次,企業對于現金流的管控工作不到位,對于收入及支出的利潤分配不當,相關的財務管理人員沒有對企業的資產進行嚴格的管控,導致企業的貨物流動性不強,進而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
3.財務工作人員風險意識不強
在大多數的企業內部,相關的財務人員都存在認為其基本職責就是對資金進行管理,對于財務工作中的風險問題缺乏重視程度,在經營項目開始前沒有進行風險評估的工作,導致在問題發生時,無法及時作出應對的措施,由于財務工作人員風險意識不強,進而導致內部控制的工作流于形式化,逐漸形成財務風險。
(二)外部原因
市場外部環境的變化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由于經濟方面、法律方面及社會文化等外部因素,都會引發財務風險。銀行的利率變化及規模,都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盈利水平與經營狀況。與此同時,行業之間的競爭及國家政策的不斷變化,企業缺乏良好的適應能力,進而導致財務風險問題頻頻發生。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控制措施
(一)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與管控體系
企業要想從根本上加強內控制度的力度,就要在企業內部構建健全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從根本上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首先,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當對企業內部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并及時找出運營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加強事前的風險管控工作,有效的避免潛在的財務風險。與此同時,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加強動態監管,對整個經營活動的實際狀況進行實時監控,不僅能夠將分析的結果快速的傳達給相關的管理人員,還能夠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將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降到最低。另外,通過構建完善的預警機制,加強內控制度的建設,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不足進行管理,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市場的環境變化進行觀察,并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有效的避免風險問題的發生,進一步構建完善的內控機制。
(二)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要想從根本上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就要從內部的各項管理制度入手,不斷的加強管理力度,將整個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通過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的約束力度,有效的避免內部管理工作出現失誤,避免重大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因此,相關的財務工作人員要對實際的工作需求進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對于實際運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加強控制。例如,辦公用品的使用情況、車輛管理制度及原材料的采購問題,通過對這些環節進行內部控制,進而為企業的合理運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將內部控制的實際效用發揮到最大化,有效的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對現金流量的預算管控
企業要想進一步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就要將對現金流的預算控制工作作為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避免出現資金斷裂或閑置現象造成的財務風險。與此同時,強化對現金流的管理,能夠有效的提高企業的各項債務的償還能力,通過加強內控管理力度,避免企業資源的浪費,將資金的使用效益發揮到最大化。通常情況下來講,企業加強現金流的預算管控工作,不僅能夠對資金進行管控,還能夠促進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對企業的經營狀況要做到充分的了解,并根據現金流的變化進行調整,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穩步發展。
(四)建立健全的財務內控管理系統
由于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財務風險,因此,相關的管理者務必要結合實際的經營狀況,從了解市場的需求入手,不斷地完善生產計劃。企業的信息部門要對市場的變化過程進行分析,結合市場環境制定發展計劃,其中包括上下游企業的需要及建議,還有各項產品的銷量問題。因此,在建立財務內控制度的過程中,要在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有效的轉變財務管理內容,通過建立健全的財務內控管理系統,有效的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將原有的財務內控模式進行轉變,將管理制度不斷地完善,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的實際運營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只有從根本上加強財務風險的防范力度,實施合理的內部控制措施,將風險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企業的管理者應當加強對于財務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視程度,由于導致財務風險的因素有很多,相關的工作人員務必要對財務風險的成因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構建完善的內控機制,有效的避免財務風險及經營風險的發生,進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宗敏.關于中小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8 (31):39-40.
[2]關莉.新時期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內控制度建設及財務風險規避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 (21):118.
[3]田謹蘭.財務管理在企業內控中的功能分析及實踐[J].時代金融,2018 (30):170+176.
[4]楊朋軍.試析現代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措施[J].現代國企研究,201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