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云
摘 要: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其辦學思想日益明確,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形式日趨多樣化。但是在發展過程中,職業教育也存在許多問題。本文主要對職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路徑進行了探討。關鍵詞:職業教育;特點;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肩負著為社會輸送人才的責任,其能夠根據當前行業的發展,設計專業課程,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職業院校應以此為指導,將現代職業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學中來,改進存在的問題,構建完善合理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高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培養面向社會的應用型人才。1 職業教育的特點1)為適應社會需要,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質量結構和培訓方案。職業院校畢業生應具有牢固的基礎理論知識、高度的技術應用能力、廣泛的知識面廣、較高的素質。2)以“應用”為主題和特色構建課程教學內容體系。3)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在教學計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4)“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5)職業學校與社會用人部門結合、師生與實際勞動者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是培養職業教育人才的基本途徑。2 職業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2.1 對職業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上大學”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首選,因此輕視職業教育。有些部門和少數領導干部對職業教育的發展不夠重視,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對職業教育的發展缺乏足夠的積極性和支持。一些公司不愿意把錢花在員工的技能培訓上,企業的一些員工對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熱情也不是很高。2.2 師資力量不足職業學校進行現代職業教育需要一定的師資保障,但是目前很多職業學校的教師隊伍存在結構比例不合理、人才缺乏等問題,許多職業學校教師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專業教師,理論和實踐上都能力很強的雙師型教師是很少見的。許多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不強,缺乏正確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只教學生一些理論知識,課堂教學中仍然注重教材,無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2.3 運行機制不健全在體制機制上,職業教育的經濟和社會功能相對薄弱,企業與職業教育之間缺乏積極的互動和互利共生,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職業教育與企業之間互利共生的運行機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2.4 實訓基地建設不完善實訓基地的建設是當前職業學校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提高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近年來,許多職業學校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和發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也不能滿足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3 新時期職業教育發展路徑研究3.1 轉變對職業教育的觀念社會各界人員包括學生家長轉變傳統的觀念,要進一步認識到職業教育在增強國民經濟實力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職業教育在培養國家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將職業教育與國家政治相結合等方面發揮著決定性作用。有關部門要加大教育投資,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投資教育,擴大教育投入從教育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兩個方面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3.2 提高教師隊伍質量 職業學校在教學組織過程中,要注重教師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注意提升教師隊伍的質量水平。職業學??梢酝ㄟ^學校間的合作,根據專業情況成立相應的學術研究討論小組,商定教學內容,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進行創新;可以與多家企業合作,建立相應的教師對職員的招聘機制,讓企業的一些技術骨干和行業專家來學校講課;也可以讓學校教師參與企業的工作項目,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確立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目標,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3.3 創建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根據可控的課程資源組織和發展的課程,通過衡量學校的教學資源、辦學理念、管理能力和水平,制定與實際相符的課程。從功能定位上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是統一的、相互補充的;從管理層面看,校本課程可以突出辦學特色。同時,職業學校要構建校本課程評價機制,判斷和提高校本課程目標的可行性、科學性和一致性。 3.4 建立多種合作辦學模式 1)職業貫通培養模式。職業貫通培養模式是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職業院校應當統籌規劃專業,研究制定中等、高等職業專業目錄,使兩個等級的職業教育實現更好地銜接;要制定中等和高等職業專業培訓方案,為企業培養專業人才。2)聯辦本科模式。職業院校應積極爭取與應用型本科聯合辦學,選擇一些專業采用“2+2”或“3+1”模式,實現??婆c本科分段培養,聯合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即通過職業入學考試后,學生在職業院校學習2-3年,在本科院校學習1-2年,畢業后由本科院校授予本科學位證書。3)校企合作。實現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是我國當前就業形勢下的迫切需要,也是職業教育提高競爭力的必然途徑。職業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企業共同組織多形式的訂單式課程,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制定教學計劃,直接為企業培養所需的人才。3.5 大力建設實習實訓基地 學校建設實訓基地要以學生培訓為中心,以職業能力培訓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為實踐創造真實的環境,實現學校教學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要制定科學、全面、合理、可操作的培訓基地建設方案,提高基地利用率。4 結束語總而言之,我們要改變對職業教育的看法,認識到職業教育對社會的重要性,使職業教育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與效用。參考文獻[1]鄭躍軍.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基本路徑[J].文學教育(下),2017(12):96.[2]劉宇.新時期職業教育協同創新格局的構建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3):172-173.[3]林偉.新時期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及改革探索[J].長江叢刊,2017(26):26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