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祥
摘要:花兒劇是通過傳統民間戲曲與舞蹈相結合的一種舞臺表現戲劇,如今主要流行于西北地區的地方性戲劇。它是一種創新的戲曲表現形式,蘊含著濃厚的回族文化風格以及回族生活習俗。花兒劇是在“花兒”的基礎上得以創新以及發展而來的,花兒對花兒劇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花兒;花兒劇;融合
中圖分類號:J61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139-01
一、花兒劇概述
針對于花兒劇來說,花兒劇是一種表現形式較為復雜的戲劇。在表演方式上通常會使用傳統戲曲與民間舞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演。針對于花兒劇的基調來說,主要通過使用“花兒”的旋律為基調。在表演形式上會包括唱作以及舞蹈等多種表現形態。進行花兒劇的演出需要作曲家、樂隊以及歌手等多個方面的配合。由于其結構形式的復雜性,所以在表演過程中也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花兒劇是一種創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通過將傳統的戲曲與民間的舞蹈進行結合進而進行回族獨特文化特色的展現。
二、花兒劇與“花兒”的關系
說起花兒劇,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花兒,“花兒”實際上是一種即興創作的山歌,其主要表達的是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人民的心理以及思想的變化等等。花兒劇實際上與“花兒”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可以說花兒劇就是在花兒的基礎上進行演變而來的。回族的花兒具有著強烈的回族人們生活氣息,同時也擁有著非常濃烈的回族音樂風格。同時回族的花兒也會按地域進行劃分。目前主要會包括:青海花兒、寧夏花兒以及河湟花兒等三種回族花兒。而對于花兒劇來說,花兒劇正式運用了花兒當中的旋律作為基調,并且以“花兒”作為基本的唱腔進而進行表演,呈現出了別具一格的民族風貌。花兒劇的產生正式受到了花兒的影響,毫不夸張地說沒有花兒就沒有如今擁有獨特地方特色的花兒劇。花兒劇在表現形式上是對花兒進行繼承以及創新,如今的花兒劇在表演方式上更加綜合化以及多樣化,可以讓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回族的音樂風格以及回族的生活狀態。
三、“花兒”在花兒劇中的應用
(一)“花兒”元素的運用
針對于“花兒”在花兒劇當中的應用來說,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花兒”元素的運用。《大山的女兒》這部作品就是準確以及真實地運用了花兒的元素。《大山的女兒》這部花兒劇就是運用了原生態的“花兒”基調。主要采用的就是“花兒”當中的河湟花兒曲調,針對于河湟花兒來說,河湟花兒最為重要的夜店就是運用“令”作為曲調的名稱,“令”這一曲調名稱直觀地反應出了回族的地域特征。
針對于花兒劇運用“花兒”元素來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針對于演唱方式上,在演唱方面主要是通過由當地的民間音樂進行花兒劇的演唱,同時花兒劇在整體的表演過程中也做到了進行“花兒”的繼承,在進行花兒劇的表演過程中,由當地的民間花兒歌手在舞臺上進行演唱,主要的演唱環節包括開場以及結束環節運用獨唱或者領唱的方式進行演唱。其次,針對于花兒劇運用“花兒”元素來說,還表現在以“花兒”為素材,在花兒劇的創作以及改編過程中也會存在著進行“花兒”素材的借鑒,通過將風格相似的花兒進行巧妙地綜合,進而進行花兒劇舞臺的創作,以及進行曲調等方面的創作。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花兒劇無論是在表演過程中還是在創作過程中都進行了關于花兒元素的運用。
(二)“花兒”曲調的改編
針對于花兒劇進行花兒的應用來說,除了表現在進行原汁原味花兒曲調的展現,同時也會存在著進行花兒曲調的改編。針對于花兒劇來說,花兒劇主要是主要是將民間的小調以及花兒、回族宴席曲進行巧妙結合的效果。針對于在進行花兒劇的創作以及編制來說,文藝愛好者們通過進行大膽地創新以及嘗試進而創造出了別具風格的花兒劇。針對于文藝愛好者的創作來說,往往是受到了花兒曲令的影響。花兒曲令在表現形式上展現出了人們情感的變化,同時也表現出了回族人民的生活常態。而對于花兒劇的創作來說,花兒劇的創作也正是來源于生活經驗。如今較為著名的花兒劇如《上去那高山望平川》及《下四川》等等作品都是進行了花兒曲調的改編。在進行這些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通過精妙地運用當地花兒的曲調,并且對花兒的元素進行創新以及改編,同時進行劇情的融合,從而使得在表現形式上更加受到觀眾們的歡迎,同時也更為觀眾們接受。
四、結語
花兒與花兒劇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花兒是花兒劇的基礎,同時花兒得以繼承以及發展也象征著花兒劇在未來可以實現更好地發展,花兒對花兒劇起到了很深遠的影響作用。如今的花兒劇在運用花兒的曲調基礎上更加直觀以及生動地展現出了回族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時也體現出了非常獨特的藝術風格。花兒劇是中原文化、草原文化相互融合的產物,是回族文化的音樂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