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之

2018年9月30日下午,武漢武昌區水果湖街“迎國慶盲人觀影活動”在水果湖街殘疾人陽光家園無障礙電影院展開。被大家稱為“光明使者”的“輪椅女子”杜誠誠,為該街道轄區的62名視力殘疾人講解了電影《百鳥朝鳳》。伴隨著電影畫面展開,一聲清脆悅耳的女聲響起,帶著現場的盲人朋友進入了《百鳥朝鳳》的光影世界……殘疾女孩為盲人“講”電影,讓他們也能領略到電影的魅力。
32歲的杜誠誠是武漢青山區人。她患有先天性神經纖維瘤,從小就不能自由奔跑。隨著年齡增長,腿上的病愈發加重。然而,她沒有抱怨人生,于2005年考入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第一學期就被評為首屆“十佳青年”。如果不出意外,畢業后她將步入社會工作。可大一下學期,杜誠誠左腿的關節和骨頭被纖維瘤侵蝕得無法走路,隨著第三次手術失敗,她只能依靠輪椅和拐杖“行走”。因無法再繼續正常學習,她只得退學。
那段時間,杜誠誠長期臥床,生活難以自理,靠父母照顧。她神情落寞,曾一度掙扎在人生的低谷。此時,恰巧所在社區招聘工作人員。“我去試試吧”,杜誠誠跟母親說。2007年7月18日,她經考試被錄用,成為蔣家墩社區第一個讀過大學的專干。盡管只是一名社區殘疾人協理員,薪水也不高,但這對杜誠誠的意義卻不小。她笑言,“本來以為人生要荒廢了,沒想到我還能有一份工作,真是峰回路轉。”


可是,病魔并沒有放過這個“不幸”的姑娘,左腿的病情一天天惡化,剛剛重拾信心的杜誠誠再次遭受打擊。2009年12月,她的髖關節因為纖維瘤已經脫節,腿骨全靠一張皮連接,鉆心的疼痛讓杜誠誠生不如死,她決定冒著風險選擇高位截肢。“截肢對于自己來說反倒是一種解脫。”可醫生告訴她,要考慮清楚,高位截肢意味著要切斷動脈,萬一碰上大出血,很可能連手術臺都下不來。杜誠誠咬咬牙沒有動搖。失去了左腿,杜誠誠卻特別感謝醫生。當時躺在手術臺上的她心里默默地想:“如果能活著走下手術臺,我一定要積德行善,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人。”上蒼給了她活下去的機會。出院后,杜誠誠就想著如何履行自己的承諾。
機會終于來了,2010年3月,市殘聯在青山區開辦了“盲人電影院”,杜誠誠第一次看到大學生志愿者替盲人講解電影,覺得很新鮮。放的電影是《人在囧途》,盲人朋友們“聽”著都開懷大笑。杜誠誠心潮起伏,她頓生一個念頭,“我也可以為盲人當電影講解員呀!”從那時起,她決定做志愿者,去為盲人“講”電影,給他們帶來歡樂和光明的體驗。
電影《山楂樹之戀》是杜誠誠的處女秀。2010年她利用“國慶”7天時間,趴在自己的小床上奮筆疾書,寫了1萬多字的講解稿。由于沒有經驗,經常是一分鐘電影,講解稿卻要寫一個小時。她一遍一遍看,一遍一遍改。杜誠誠把電影下載到電腦上前后共看了20多遍。為了讓講解詞更易被盲人理解,她還嘗試閉著眼睛“聽”了幾遍。
講電影那天,來了40多位盲人,大家臉上都露出好奇的神色。雖然是第一次,杜誠誠的聲音因緊張而發顫,但講解效果超出她的想像。有的說自己活了50多歲,還是第一次“看”電影,還有盲人感嘆,要是劇中的“老三”和“靜秋”最終在一起就好了。電影結束后,不少盲人朋友為劇中人物的遭遇而落淚。那一瞬間,杜誠誠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自己真的可以借助文字與聲音的力量,幫盲人朋友“看懂”電影!“這次小小的成功激勵了我,自己感到特別欣慰。”
不久,杜誠誠開始把盲人請進真正的電影院。2012 年11 月,《泰囧》在院線上映,她第一次在正規影院給盲人講電影,圓了盲人朋友的心愿。走出影院,一位叫吳娜的盲人拉住誠誠的手,感謝她,“這是我20多年來第一次在電影院‘看懂電影。”每次講解,杜誠誠坐在一張小桌子前,不時地抬頭看看電影,然后低頭看看講稿,一字一句地動情朗讀著。2014年6月,在青山區新溝橋街的盲人電影院里,杜誠誠講解電影《前任攻略》,椅子上坐著的,多是盲人和低視力的老人與孩子。大家都靜悄悄地聽著,面帶笑容。一次,杜誠誠講電影《重返20歲》,50多名視力障礙者側耳認真傾聽,突然間有幾個盲人朋友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杜誠誠覺得,給盲人講解電影最重要的首先是“選片”,情節簡單、故事感人、能夠引起共鳴的電影才是最適合盲人的。其次,為了能讓自己的聲音在人物對話的間隙適時地出現,做到既跟上電影的節奏又不會打亂劇情的連貫性,杜誠誠會對每一處畫面內容進行仔細推敲取舍。這樣一來,每部電影她要至少觀看四五遍。有時遇上最新上映、無法從網上下載的影片,杜誠誠就自掏腰包到電影院反復觀看,然后憑借記憶寫下解說詞。2016年10月,為了能讓盲人觀眾“看”到正在熱映的《湄公河行動》,她一天之內將這部電影看了4遍,帶著面包和水在電影院里坐了8個多小時。因為特殊的身體狀況,她需要不時地拍打、按摩自己的腰和大腿來緩解久坐帶來的下肢酸痛。看著女兒這么“拼”,杜媽媽時常忍不住揶揄她,“杜誠誠你可真行,就你有奉獻精神啊。”
“突然烏云滾滾、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天鳴卻依然站在岸邊,用長長的蘆葦稈練習吸水……”這是杜誠誠在印力中心UME影院為盲人講解電影《百鳥朝鳳》。黑暗中,盲人們認真聽著,臉上掛著笑容。杜誠誠說,電影《百鳥朝鳳》講的是嗩吶匠焦三爺對事業傳承的堅守和游天鳴對承諾的踐行,他們的精神值得學習、讓人敬佩。“我主要在影片原音基礎上,語音旁白同步描述影片畫面中的場景布局、人物動作、表情細節等信息。讓電影情節在盲人腦海里情景再現,達到‘看電影的效果。”見盲人朋友笑容滿面,她自己也發出了笑聲。
盲人黃肅清是杜誠誠的忠實聽眾,原來從不出門,更沒什么業余愛好。自從社區有了盲人電影院,他有了與外界溝通的渠道,“聽誠誠講電影就好像自己‘看電影一樣”。尤其通過杜誠誠“講”電影的一些勵志人物,黃肅清精神振作,自卑心理也沒了,他還刻苦自學電商知識開起了一家淘寶店。55歲盲人桂玉春是杜誠誠的“鐵粉”。他清楚地記得,杜誠誠第一次給他們“講”電影是2010年10月15日。“我平時出門不多,但誠誠每次‘講電影,我都一定到場。感謝她為我們這些盲人帶來了歡樂,她就是我們的眼睛。”
8年下來,杜誠誠累計講解了200多場電影,寫下的解說詞超過百萬字。不能久坐就趴在床上熬夜寫解說詞的她,只為能傳遞能分享健全人看電影這份快樂。這些年,為彌補沒有念完大學的遺憾,杜誠誠自學通過了專升本、中級社會工作師、二級心理咨詢師等多次難度不小的考試。為當一名出色的盲人電影講解員“強筋壯骨”。2016年杜誠誠榮登“中國好人榜”,當選“全國最美志愿者”。
為了讓盲人朋友在家就能“看”上電影,2017年2月杜誠誠嘗試開辟網上直播通道。3月1日,青山區“誠誠網上盲人電影院”首次直播,杜誠誠講解心理懸疑片《催眠大師》,收看人數達3萬多,不少人留言為這個愛心創舉點贊。
杜誠誠給盲人“講”電影的地域在不斷拓展。2017年8月16日下午,她來到武漢市區的市民大講堂,這里早已等候的100多名盲人及視力障礙者,濟濟一堂觀賞影片《特別的愛》。“籃球場上比賽正在進行,4號谷雨拿到球,三分線外投籃,球進了,全場歡騰……”這不是體育解說,而是杜誠誠正在進行的“講”電影。盲人朋友被劇情所感染,一個個都笑得十分開心。當電影結束時,一群盲人依舊沉浸在劇情之中,久久不愿離開。很多人贊許:“誠誠老師說得特別好,她的聲音非常悅耳動聽!”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青山區青和居社區考察。中午11時50分左右,總書記走進了杜誠誠所在的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器工作室,他對杜誠誠為盲人講電影的義工行為點贊,夸獎“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事”!總書記二次俯下身雙手握住坐在輪椅上杜誠誠的手說:“謝謝你啊。”杜誠誠的眼淚“刷”地一下就出來了。當晚央視新聞播放了這段視頻后,杜誠誠成了“網紅”:電話被打爆,微信、QQ收到留言上千條。回憶起那一幕,杜誠誠一臉幸福。“這對我來說終生難忘,既是幸福又是一種激勵,更是我堅定前行的動力!”
5月12日,杜誠誠受邀到武漢市盲校為200多名兒童講解她最喜歡的電影——《特別的愛》,并進行了現場同步直播,吸引超過20萬網友觀看。很多孩子當場留下激動的淚水。電影結束后,一個小男孩兒站起來大聲對她說:“誠誠老師的奉獻精神讓我覺得即使我們是殘疾人,只要肯努力,也可以像健全人一樣生活。”幾天后,杜誠誠又接到一個任務:為盲校的孩子們講《戰狼2》。“這部電影人物動作復雜、敘事節奏緊湊、場景轉換頻繁,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她連續十幾天寫解說稿,時常寫到深夜。杜誠誠咬牙說,一定要把這個“難啃”的電影拿下來。初稿完成后,她又把電影中沒有對話的畫面一幕一幕找出來,反復暫停、播放,對著畫面練習解說。兒童節當天,杜誠誠如約來到了盲校。在講解中,孩子們或凝神屏氣,或天真無邪地大笑。“我越講越有勁兒”,自豪地大聲念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遇到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講解結束后,孩子們瘋狂地鼓掌,他們“看”到了精彩的電影,更“看”到了強大的祖國……
“雖然有時感到很苦很累,但每次看到盲人朋友臉上的笑容,身上的疲憊便一掃而光。”如今,杜誠誠不僅自己講電影,還在武漢、湖北全省培訓了100余名和她一樣熱心公益的電影講解員。2019年1月2日,杜誠誠榮獲2018年中國女性十大人物。她笑笑說:“我沒這么偉大,只是為盲人朋友提供了一些服務,但這個義工我當定了,將會越當越出色!”
責編/劉維笑
E-mail:14641101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