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麗英
【摘 要】 目的:探討心肌梗塞患者中運用綜合護理干預后的生存質量。方法:選擇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間接收的80例心肌梗塞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運用綜合護理干預,分析不同護理后生存質量、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在心理功能、軀體功能與社會功能上,觀察組各項評分護理后改善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97.5%,對照組8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肌梗塞患者中運用綜合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患者護理滿意度相對更高。
【關鍵詞】 心肌梗塞;綜合護理干預;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69-02
心肌梗塞屬于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容易引發患者休克、心律失常與心力衰竭等常見并發癥[1],對患者生命構成威脅。除了規范的治療,做好臨床護理工作對患者提升治療依從性與提高治療體驗,更好的輔助治療發揮效果。本文選擇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間接收的80例心肌梗塞患者,分析運用綜合護理干預后的生存質量、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間接收的80例心肌梗塞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最小為42歲,最大為63歲,平均為(49.1±3.9)歲;合并疾病中,糖尿病7例,高血壓14例;梗塞情況中,下壁梗塞為17例,前壁梗塞為23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最小為40歲,最大為64歲,平均為(50.1±4.2)歲;合并疾病中,糖尿病6例,高血壓11例;梗塞情況中,下壁梗塞為15例,前壁梗塞為25例;兩組患者在基本的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狀況上不存在明顯差異,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運用綜合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2.1 飲食護理
患者病發時要避免患者飲食過飽,保持少食多餐。治療初期可以多攝取流食,必要情況可以禁食[2],運用腸外營養支持,后期可以攝取面條、粥與果汁等豐富維生素的半流食。如果有心力衰竭,需要減少鈉鹽攝取量,保持低脂低鹽飲食。要避免刺激性飲食,例如飲酒、濃茶與咖啡;要禁止吸煙與暴飲暴食,避免飲食構成患者的心臟負荷[3]。如果患者有便秘情況,需要囑咐患者不可以用力排便。可以輔助做好繞臍順時針按摩,促使胃腸蠕動,幫助排便。
1.2.2 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
如果患者心理壓力過大,容易引發患者病情的波動。需要做好患者心理狀況的了解,避免患者因為焦慮、躁動等引發的不適感。要多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同時更好的針對患者情況做好對應的疏導[4]。依據情況做好患者心理干預,考慮患者的綜合因素,包括性格、知識結構、信仰、年齡等多種情況,多采用注意力轉移的辦法,避免患者過多的將注意力集中在病情方面。要做好家屬的健康教育工作,讓患者家屬輔助做好患者因此飲食以及生活細節的照顧,同時監督患者保持良好的疾病治療控制習慣。同時也通過健康教育來引導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療依從性,有效的穩定病情。
1.2.3 運動護理
要依據患者情況做好適量運動,要保證病情穩定,可以進行散步等輕運動活動,有助于對疾病治療更好的輔助。讓合理的活動更好的改善心肌梗塞狀況。
1.2.4 用藥護理
要做好用藥說明指導,包括用藥的頻率、方法、劑量,讓患者對用藥的不良反應與作用有一定了解,同時規避對應的不良問題,了解用藥注意事項。如果有心悸與厭食,需要做好情況的了解反饋,有不良問題及時告知醫生處理。
1.3 觀察分析
分析不同護理后生存質量、護理滿意度情況。滿意度采用問卷評估,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范圍,90分及以上為很滿意。生存質量包括心理功能、軀體功能與社會功能各項評分情況,評分越高代表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將護理所得數據通過spss17.0分析,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護理后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情況
如表1所示,在心理功能、軀體功能與社會功能上,觀察組各項評分護理后改善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護理后患者滿意度情況
如表2所示,在患者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97.5%,對照組8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心肌梗塞患者中運用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考慮患者恢復所需的生理、心理狀態,由此更好的促使患者配合治療效果的發揮。讓患者保持松弛的狀況應對治療,促使患者保持舒適的靜養狀況。護理人員要具備專業的溝通技巧、心理學以及專業護理操作,提升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減少患者的抵觸情緒,優化患者整體感受,為治療工作提供良好的輔助。在綜合護理干預的內容上,會隨著具體醫院條件,患者情況以及時代環境特點而靈活處理,要充分的運用現代技術與先進理念,有效的滿足不同時代的具體情況需求,保證護理工作與時俱進。要做好患者的情況評估,不能僅僅停留在疾病信息上,要讓對應的護理人員更好的了解患者,避免護理摩擦,降低護理不良時間與護患糾紛,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優化醫院整體的專業形象。
參考文獻
[1] 陳玲玲.急性心肌梗塞護理干預中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12):48,50
[2] 蘇靜.急性心肌梗塞護理干預中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0):26.
[3] 喬喜茹.30例整體護理干預對心肌梗塞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及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4):381.
[4] 李樹娟.探究整體化護理干預對心肌梗塞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