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 要】目的:針對整體護理干預應用在小兒危重癥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干預效果進行分析。方法:將68例危重癥手足口患兒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整體組,分別予以常規(guī)護理、整體護理,比較患兒護理后癥狀改善時間,同時對家屬護理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常規(guī)組護理評估有效率為64.7%,整體組為91.2%,P<0.05。常規(guī)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的24例,滿意度為70.6%;整體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的32例,滿意度為94.1%,P<0.05。結(jié)論:整體護理干預能夠幫助小兒危重癥手足口病患者快速康復,效果理想。
【關(guān)鍵詞】整體護理;小兒;手足口病;危重癥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手足口病主要在小兒人群中發(fā)病,患兒以手、足、口部位皰疹為主要表現(xiàn),隨著病情發(fā)展,患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安全。在患兒治療過程中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阻止病情惡性發(fā)展,同時能夠促進患兒病情康復[1]。為此,本次研究以將68例危重癥手足口患兒為研究對象,針對整體護理干預應用在小兒危重癥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干預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68例危重癥手足口患兒為研究對象,所有人員均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間入院治療人員。常規(guī)組男性患兒18例,女性患兒16例,患兒年齡平均(3.4±1.5)歲,病程平均(7.9±1.3)天,患兒體溫平均(39.5±0.4)℃;整體組男性患兒17例,女性患兒17例,患兒年齡平均(3.5±1.3)歲,病程平均(7.8±1.4)天,患兒體溫平均(39.7±0.3)℃。所有患兒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嘔吐表現(xiàn);患兒無心肺功能衰竭病例。患兒一般資料不具備統(tǒng)計學差異;所有家屬均知情且同意參與調(diào)查。
1.2 一般方法 常規(guī)組:隔離患兒,限制患兒出入以及探視人數(shù)。對患兒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叮囑家屬多讓患兒飲溫水,避免患兒驚厥、脫水。及時為患兒更換干凈的衣物,更換床上用品,避免汗液刺激患兒皮膚[2]。按時修剪患兒指甲,避免其抓撓皮膚,抓撓嚴重的患兒要將其雙手包裹。針對皮疹、瘙癢嚴重的患兒可涂抹爐甘石藥劑,同時在皰疹部位涂抹阿昔洛韋軟膏。
整體組:患兒除了常規(guī)護理外也要予以環(huán)境管理、飲食管理、心理護理等管理。
環(huán)境管理:醫(yī)護人員要按時對病情進行通風,保持房間內(nèi)空氣流通,此外,要對房間進行消毒,避免患兒交叉感染。對患兒的物品、玩具也要進行消毒。房間內(nèi)物品、臺面、門把手等一旦污染要立刻進行消毒。加強病房管理,減少人員走動,避免患兒感染。
飲食管理:患兒多年齡較小,因此飲食上以流質(zhì)飲食或半流質(zhì)飲食為主,例如粥、湯、果泥等等,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保持大便通暢。每次進食后均要清理患兒口腔,保持口腔內(nèi)清潔。
心理護理:患兒會因為疼痛而出現(xiàn)煩躁、焦慮的情緒,甚至會出現(xiàn)哭鬧不止的表現(xiàn),護理人員在接觸患兒過程中要加強與患兒的溝通。針對能夠語言溝通的患兒可耐心與患兒溝通,多安慰、鼓勵患兒,或為其提供玩具、圖畫,幫助患兒分散精力。針對年齡過小無法溝通的患兒可采取觸撫、肢體語言等方式進行溝通,或為其播放動畫片、音樂,讓患兒放輕松[3]。此外,也要針對患兒家屬予以相應的心理護理,同時對患兒的病情相關(guān)知識進行講解和指導,讓其能夠更科學的照顧患兒,避免盲目。
其他管理:患兒大便后要采用溫水清洗肛門,并采用毛巾擦拭肛周皮膚。體溫高于38.5攝氏度的患兒要采用溫水擦拭皮膚,不可采用酒精擦拭,避免對患兒皮膚造成刺激。可在患兒頭部下放置冰枕,同時查看患兒皮膚狀況,避免凍傷。
1.3 觀察指標 對患兒護理后各項臨床表現(xiàn)、癥狀消失時間進行統(tǒng)計,評估患兒護理效果,同時對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
1.4 評估指標[4] 顯著:患兒護理后3天內(nèi)體溫恢復正常,皮疹開始消退,7天左右病情康復;改善:患兒護理后3-5天體溫恢復癥狀,皮疹開始消退,10天左右病情康復;無效:患兒護理后病情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評估有效率=顯著率。
1.5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文中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t、卡方視為檢驗指標,P<0.05視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jié)果
2.1 護理效果比較:常規(guī)組護理評估有效率為64.7%,整體組為91.2%,P<0.05,詳見下表。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常規(guī)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的24例,滿意度為70.6%;整體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的32例,滿意度為94.1%,P<0.05,卡方值為5.87。
3 討論
手足口病是小兒常見病,本病病情發(fā)展快對患兒健康威脅嚴重。患兒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導致皮疹蔓延全身,由于本病患兒年齡通常較小,因此自身免疫力、抵抗力差,給家長、醫(yī)院帶來的壓力也非常大[5]。
整體護理干預不僅能夠給予患兒常規(guī)的護理管理,同時能夠從環(huán)境、飲食、心理等不同的方面給予患兒照顧,并且能夠?qū)純杭覍龠M行管理,更有利于患兒病情治療的開展,同時有利于提升患兒治療效果。結(jié)果可見,常規(guī)組護理評估有效率為64.7%,整體組為91.2%,患兒護理效果更理性,病情康復速度更快,證明整體護理干預能夠提升患兒康復效果。此外,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更高,進一步證明了整體護理干預更符合患兒臨床需求。
總的到來,整體護理干預針對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管理效果更理想,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參考文獻
陳艷萍.整體護理用于小兒危重癥手足口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8,25(23):99.
李妮.小兒手足口病的不同護理方法及其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7):187-188.
宋玉琴.不同護理干預方式在小兒手足口病護理期間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36):231.
王蘭春.淺析整體護理在80例小兒手足口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51):256.
丁兆玲,李召森,王均林,等.小兒手足口病45例整體護理干預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shù)版),2014,8(07):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