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必須增強黨支部建設這個最基本單元的戰斗力。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辦公室黨支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探索實踐,將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到支部黨建和日常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結合,教育、引導黨員和師生的積極作用取得顯著成效。
關鍵詞:黨建;基層黨組織;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是立不起來的。”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黨中央作出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的部署,進一步強調發揮好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具有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職能,必須要增強文化自信,從黨支部這個基本單元入手,加強文化建設,增強文化自信。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首批通過安徽省省委教育工委基層黨組建設的達標驗收的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外事辦公室)黨支部,努力發揮表率示范作用,結合自身職能,發揮“三辦合一”的資源優勢,增強支部組織力,激發支部黨建活力和工作動力,構建黨員和師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機制。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堅持“三會一課”等制度,將文化育人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既然加強了干部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增強了文化自信。辦公室黨支部獲全校“先進黨支部”,支部書記獲“優秀基層黨務工作者”,1名黨員榮獲“安徽省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2名同志獲全校“優秀共產黨員”,2名同志榮獲“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名同志晉升副教授以上職稱。黨支部順利通過安徽省委教育工委驗收,成為安徽省高校“基層黨組織標準建設”首批達標支部。目前,辦公室黨支部正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全力以赴按照《安徽省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創建全省高校“樣板支部”,為此,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辦公室黨支部從三大方面著力增強文化建設,增強文化自信。
一、把黨員義務與崗位職責相結合,加強黨性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增強黨性觀念
明確首要政治任務,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主線,政治理論學習與黨員交流討論相結合,不斷增強黨性修養、增進彼此共識。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牽頭起草和印發實施《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章程》,全面推進學校和辦公室黨建制度和學校行政管理制度建設,推進黨建文化建設制度化。辦公室所轄秘書科、機要科、行政科、外事科、檔案科5個科室的人員全部為黨員,且全部結合崗位職責簽訂了黨員服務承諾、廉政責任書和意識形態責任書,并設立了“四有”好干部、好老師黨員示范崗。挖掘安徽革命文化資源優勢,前往皖南事變遇難紀念地開展黨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積極參加征文、信息報送等工作,所報送的《制度彰顯力量 發展贏得人心》被作為安徽省教育系統管理經驗介紹,所撰寫的《高校黨委信息工作在文化育人中的思考與實踐》獲安徽省高校征文三等獎。安徽先鋒網、安徽紀檢監察、共產黨員等公眾號的訂閱率按照省委要求,牽頭組織開展“管黨治黨寬容軟”專項治理工作,工作舉措及成效在安徽省委的專項調度會上獲得表揚。
二、把文化建設與文化育人相結合,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黨史校史教育,增強愛黨愛國愛校情懷
發揮黨員特長,積極組織“大手牽小手——中華優秀詩詞進小學”,整理宣傳改革開放40周年學校故事,抒發建功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的愛校情懷與榮校心聲,均被共青團安徽省委機關報《安徽青年報》刊載。發揮文秘人員的文化建設作用,推進《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公文處理工作實施辦法》落實,實現協同辦公系統上線運行,成功舉辦首屆文秘工作培訓班,邀請校內外專家圍繞公文寫作等主題開展4場專題講座。發揮支部黨員作為省市書法協會、詩詞學會成員的特長開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1人入選安徽省和蕪湖市改革開放40年書法展。開展“檔案日”宣傳展,展示黨史、校史,增強全校專兼職檔案員“黨管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意識和愛黨愛國意識。充分履行檔案綜合服務的職能作用,為文明校園創建、教師職稱評定、學生管理、學校黨建發展綜合考核等工作提供支撐材料。開展校史資料和校史館設計方案征集活動,校史館建設進入招標環節。認真梳理校情校史文化,編制了《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大事記》《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史校情簡本》等,搜集到了1935年呈請建校的申報表、老校長創作的《生產渡慌》(曾選1950年《大眾劇選》)等珍貴歷史檔案。組織黨員和師生編輯《廉政詩文集》3冊。所創作指導的詩文獲“安徽第一屆讀書創作活動”三等獎。加強學生社團建設指導,2人獲校優秀社團指導教師。
三、把工匠精神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加強服務教育工作,增強改革創新意識、實踐育人能力
作為工科為主的高職院校,師生的發揮支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創新創業導師的優勢,指導學生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指導學生獲第十二屆全國高等職業院校“發明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安徽省第三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大賽銅獎2項。指導學生在第八屆“外研社杯”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大賽安徽省復賽中獲公共英語組一等獎。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同學們的創業創業意識和能力得到的進一步提升。組織黨員參加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向新疆皮山縣中小學愛心捐贈圖書等實踐服務活動。組織師生為定點扶貧單位紅星村開展支教、暑期“三下鄉”活動、貧困黨員和家庭慰問。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推進留學生招生工作。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和文化交流眼界,選派教師前往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境外高校開展交流參訪和專題研修培訓。42名項目班學生順利畢業,在機械設計與制造、計算機網絡技術兩個專業招收了25名新同學,現共有115名學生在讀,其中,境外在讀學生1名。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推進留學生招生工作。2018年學校正式獲批招收外國留學生資格,與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簽署招收首批柬埔寨留學生協議,2019年正式招生。
辦公室作為學校黨委和行政的綜合職能部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持續增強文化自信,在日常繁重的工作,將黨建與思政、文化育人相結合,增強黨員的黨性修養,重視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統一,發揮教育引領作用,率先垂范,進一步堅定師生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仰,增強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深刻認識,激發了愛黨愛國愛校的熱情和文化自信力。《中國教育報》、《蕪湖日報》、《安徽青年報》《安徽教育網》等媒體先后報道學校及辦公室黨建及文化建設相關文章10余次。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社,2017-10-27.
[2]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唐朝繼.黨建文化:黨的力量之根[M].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
[4] 蓋曉明,譚朝炎.中國傳統文化概述[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5] 符濤,薛建.堅持立德樹人創新高校黨建[J].科教文匯, 2015(10)119.
作者簡介:王冬冬(1982- ),男,碩士,政工師,從事大學黨建思政和文化育人工作,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校長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