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 崔千千
摘 要:近年來國內外學校火災時有發生。僅2000年以來,全國學校(含幼兒園)共發生火災3700余起,共造成44人死亡,7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億元之多。文章結合近年來發生的校園火災案例,在對校園火災發生的原因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大學校園消防安全教育管理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中小學校園;消防安全;火災隱患;教育管理;實施策略
一、校園火災發生的原因分析
案例(一):
2002年6月9日晚23時半,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羊街鎮三元莊村小學發生火災。尋甸縣公安局接報后立即出動派出所民警和消防大隊官兵趕赴現場撲救。由于起火房屋為土木結構舊房,過火較快,撲救工作難度較大,至次日2時半大火才被撲滅,從火場中救出9名學生。大火將住宿在該校同一宿舍內的8名男學生燒死,燒毀面積約330平方米的教室4間,學生宿舍7間。
案例(二):
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學28號樓6層一女生宿舍發生火災,起火原因為接線板電器線路短路,火花引燃附近的布簾等可燃物。事后檢查發現1300余件違章電器,其中“熱得快”30件,疏散3000余人。
案例(三):
2014年7月24日下午3時許,西北民族大學西北新村校區圖書館突發大火,著火點是正在重新裝修的圖書館二樓。二樓天臺上的一處電表箱著火,引燃了里面堆積的大量易燃木板等裝修材料及木質的窗戶和屋頂,產生了大量濃煙。
縱觀這些校園火災事故,釀成悲劇的原因,一是在客觀上,一些學校由于建校早,老式建筑年代久遠,多為磚木、土木結構建筑,防火技術不完善,防火等級達不到要求。另外這些建筑還大多存在電線老化、用電超負荷等現象,普遍耐火等級低,發生火災后,火勢極易蔓延和傳播。二是在主觀上,學校救援不力,由于部分師生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火災中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救護能力不強。一旦發生火災,火勢得不到有效控制,在校園這種人員密集場所,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
二、加強校園消防安全教育管理
(一)落實中小學黨政領導消防安全責任制,強化消防安全措施。按照《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規定,制定本學校防火安全責任制。學校法定代表人是學校消防安全責任人,全面負責學校消防安全工作;分管學校消防安全的副校長是學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協助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消防安全工作;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把控制和減少重大火災隱患,作為火災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對計算機房、實驗室、圖書館、食堂、禮堂等人員密集或易發生火災的場所,消防安全監督檢查人員要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等技術規范把好源頭關,杜絕隱患。對重點部位的滅火器材、設施要定期維修保養。學生宿舍內也應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這是撲救初期火災,保證學生免受火災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建立健全中小學校園消防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在不影響教學的情況下,組織教職員工成立義務消防隊,建立巡查、檢查制度,加強夜間巡查力度。定期對學校的防火間距、消防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標志、消防器材設施、消防水源、電氣線路及用火、用電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教工宿舍,學生集體宿舍、教學綜合樓、圖書館、實驗室、禮堂、廚房等人員相對集中的部位,規范師生的不安全行為。
(三)營造濃厚的校園消防安全氛圍,傳播消防知識。充分利用“119消防宣傳日”,開展濃厚的“消防安全宣傳進校園”活動,充分利用學校先進的教育條件,如校報、校園廣播、閉路電視、校園網絡等媒介和傳播手段,開設相對固定的消防安全宣傳欄目,向廣大師生普及火災時報警程序、疏散逃生自救技巧、初起火災的撲救程序等,同時組織宣傳火災事故教訓,曝光火災隱患,提高防火安全意識,讓廣大師生時時、事事提高警惕,思想上繃緊消防安全這根弦,防止火災悲劇在學校上演。
(四)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學校每年至少對教職員工開展一次全員消防安全培訓,教職員工新上崗、轉崗前應當經過崗前消防安全培訓。所有教職員工應當懂得本單位、本崗位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會報警、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疏散、逃生自救。學校應將消防安全知識納入學生課堂教學內容,確定熟悉消防安全知識的教師進行授課,并選聘消防專業人員擔任學校的兼職消防輔導員,保證一定課時對學生開展消防安全教育,針對各學齡階段特點,確定不同的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確保學生熟悉本學校的各安全出口分布,認識疏散指示標識,掌握疏散、逃生技能,明確學校的應急疏散預案中關于逃生疏散部分的內容。
(五)有效開展消防演練。學校應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消防演練。舉辦重要節慶、文體等活動時,應制定有針對性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急疏散演練應采取計劃性演練和即興演練相結合的方式。在演練之前,首先考察學生對逃生技巧和逃生路線的掌握情況,在此基礎上,通過計劃性演練,限定演練時間在事先通知的某節課,使學生在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熟悉消防警報聲、熟悉應急疏散路線、熟悉疏散過程中的逃生自救技巧,使理論和實踐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教育是整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的健康發展和穩定對社會的發展穩定有著重要影響,學校安全工作尤為重要。構筑校園消防工作長效機制必須堅持不懈地開展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教育,決不能有絲毫懈怠與麻痹大意,必須未雨綢繆,搞好消防安全教育,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消防安全措施,不斷加強教育宣傳的廣度和力度,強化消防意識,普及消防知識,使更多的人了解消防、重視消防,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 黃振武.淺談高等院校的火災預防[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8).
[2] 馬臨青,羅慶華.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礎教學研究項目《學校安全教育管理與教學實施策略研究》(編號:JCJYC 1718aq2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