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造就的。好習慣是一個人終身的財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自覺的學習行為,因而能提高學習效率。文章闡述了中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學生產生不良習慣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習慣;培養;有效性
習慣是一種長期養成的不易改變的動作、思維及行為方式。它具有穩定性和重復性。習慣具有很強的慣性,像轉動的車輪一樣,不經意間會影響人的一生。好習慣受益終生,壞習慣貽害千年。習慣能造就第二天性。春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孔子: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中學生正是好習慣的養成期,各方面需要學校社會的特別關注。
一、中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具體表現
學習目標不明確,計劃性不強,標準不高;無時間觀念,經常遲到早退,生活、學習懶散,自控能力不強;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專注度不夠,做題粗心大意,漏洞百出;做事丟三拉四,主次不分,抓不住重點;學習成績起伏大,反復無常;作業潦草,雜亂無序;計算馬虎,運算顛倒,符號看錯,張冠李戴,不求甚解,得過且過;學習效率低下;無集體榮譽感;對人不禮貌,過于突出自我;解決問題能力低下,方法單一僵化;未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日常的問題;缺乏嚴謹學習態度及責任感等。
二、造成中學生學習習慣不良的原因
部分學校教育功利性太強,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出現高分低能,學而無用現象。實行《新課標》以來,有的老師難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只是流于形式,疲于應對,課堂上熱鬧非凡,課下檢測教學效果甚微,教師備課不對學生胃口,出現了學生消化不良。
筆者作為一名初中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深有體會:有些教師復雜數學問題不能簡單化;抽象數學問題難以形象化;邏輯數學問題未能條理化,使中學生聽課如同坐飛機,用數學概念解釋數學原理,忽視中學生理解能力,盲目拔高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造成如此局面,主要原因是教師未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未能深入學生中,幫助分析學習過程,找出造成學習障礙的原因,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大班教學,教學師資配套不合理,明顯學生與教師比例嚴重失調,顯得老師對學生愛莫能助,鞭長莫及,捉襟見肘;有的教師急于求成,大有恨鐵不成鋼,是鐵的原因,逃避練鋼人的神圣天職;有的學生學習成績有了起伏,未能及時幫其分析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步驟來,讓學生一步步的落實具體可操作性方法;有的學校只重視教學的結果,而忽視教學過程,我們考評教學方式有待變革。這是教的原因。
有的中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差,大多是在被動學習狀態;有的中學生數學學習方法不夠科學合理,生搬硬套,應變能力差;學習基礎不牢,學前忘后;有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對數學學習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應有的熱情;有的學生學習無理想,無快樂學習的心態;加上現在中學學習節奏太快,難以適應中學生年齡心理發展的需求。這是學的原因。
教與學不是一對矛盾體,他們應是骨肉相連的關系。學是教的主體,學的效果是教學的結果。教學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鍛造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過程,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過程,是塑造優良品德的必經階段,是為學生的快樂而幸福人生的更好服務的。
三、培養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措施
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是不斷跟惡習斗爭的過程。良好習慣初始階段總是與本人天性所不容的,是日積月累,不斷打磨與修剪的過程。
(一)培養好習慣要用加法,克服惡習要用減法
培養好習慣如積沙成塔,克服壞惡習如大病抽絲。做到周周有安排,月月有計劃,每一時間段都有考測、有講評,老師要做到胸有成竹。老師要從點滴養成抓起,從坐姿,聽講專注度,提問回答準確性,發言的主動性,作業的整潔字跡的清晰性,落實學校正規的作息時間制度方面等的小事抓起。把小事當成“條例或條令”來落實,懲懶獎優。以愛為先,大愛無疆,讓學生在愛中成長,好學生是夸出來的。主張正義,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使學生在健康溫馨環境中成長。
(二)培養好習慣要恩威并重,寬嚴相濟
培養好習慣就是落實制度,規范中學生學習習慣及言行的過程。中學生是非判斷能力差,自控能力也差,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訓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老師要嚴以律已,寬以待學生,做好模范帶頭作用。對學生出現的不良學習習慣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幫助學生們認識到發生問題危害性,讓學生自己反思并拿出改正時間;要時時幫助、檢查學生們的習慣養成并提醒。
(三)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時,注重數學本身的特點,把握好每堂課的情景切入點,適時設疑,調足學生們的味口,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是一次快樂的旅行;老師在授課時要注意語氣與聲調,還要調整自己的情緒,讓中學生們聽起來津津有味,課堂氣氛活躍,發言積極;老師與中學生能經常互動,不怕學生犯錯說錯,爭論過程中悟出其中道理;要不斷調整我們的教學設計方案,以學生為中心,讓中學生在無形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把難點問題簡單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有成就感;經常在語言上進行獎勵與褒揚,物質獎勵為輔。每一個中學生都有理想,我們要幫助他們在實現理想時,看清自己奮斗方向,慢慢踐行理想。
總之,培養中學生學習習慣是一個復雜漫長而又艱苦的過程,需要我們各負其責,任重而道遠。本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長遠大計,教者瀝膽,學者潛心,我想我們未來的花朵一定會開得更加絢麗多彩!
參考文獻
[1] 王靜.開發數學教學培養創新思維[J].中學生數理化, 2017,7(45).
[2] 陳向陽.論數學美育在中學數學中的滲透[J].數學教學研究,2018,2(45).
作者簡介:饒勤兵,孝感市楚澴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