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深耕抖音、微信、微博等平臺,綜合微視頻、直播、照片、推文等形式,將新媒體作為思政教學的有益補充,與流行元素、校園活動、學生生活相融合,取得了一定實效??v觀省內高職院校新媒體運營,不同程度地存在過度娛樂化、過度商業化、過度官方化等問題。對于下階段新媒體運營,需要高職院校高標準推動,進一步做強輿論引領;高站位謀劃,進一步做精部門協同;高質量落實,進一步做實內容監管。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思政教育
當下大學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已逐漸由精英化教育趨向于大眾化教育,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更為多元化,需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思政教育形式和內容,進一步增強思政育人實效。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主動把握新媒體發展趨勢,深耕抖音、微信、微博等平臺,綜合微視頻、直播、照片、推文等形式,將新媒體作為思政教學的有益補充,不斷優化新媒體傳播形式和內容,推動思政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
一、經驗和做法
(一)與流行元素相融合??贪宸ξ妒谴蠖鄶等藢λ颊逃墓逃杏∠蟆Ax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打破傳統思維定式,緊抓大學生熱愛流行歌曲和電視劇等特質,將流行元素與思政內容融合起來。例如,學校思政教師將楊冪、趙又廷主演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片尾曲《涼涼》加以改編,冠以《大道佑中華》,生動地展現了我黨從鴉片戰爭到建黨偉業、從全面抗戰到開國大典,從改革開放到“兩個一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大家在歌聲中了解黨史、理解黨史、感受黨史,學生的獲得感來得實實在在。
(二)與校園活動相融合。出于思政教育訴求,高校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將新媒體運用到這些文化活動中,例如在“七一”集體黨日、“望道行之”思政教學成果展演、“創出精彩”元旦晚會、迎新晚會等過程中,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活動的事前推文預告、事中視頻直播、事后互動評獎,這種做法增強了推送內容的粘性和學生的參與度,有效強化了活動的育人效果。
(三)與學生生活相融合?;ヂ摼W早已與當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利用新媒體將思政內容融入到大學生生活之中,形成一種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網絡思政教育格局,是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不斷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例如,學校相繼開展了“文明微紀律,校園拍客行”主題大賽、“望道杯”微電影大賽等活動,促進大學生通過照片、微電影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自制新媒體內容,同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有益的宣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存在的挑戰
(一)過度娛樂化,削弱引領力。新媒體技術推廣思政內容不是一個問題,但過度地以娛樂方式展開思政內容就成了新媒體的“原罪”。新媒體如若習慣于以低俗感官刺激、“搞笑”“戲說”“調侃”進行“泛娛樂化”的議題設置,容易導致大學生放縱狂歡之后精神的虛無,理性思維的“遲鈍”,人生意義的迷失,也就難以滿足深層次的精神需求,難以達到啟迪思維促進成長的目的。
(二)過度商業化,削弱公信力。新媒體為大學生提供了表達想法的渠道和展現自我的平臺,在引領輿論導向和塑造校園文化方面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選擇品牌過硬、品質精良的商家進行廣告合作可以為新媒體運營提供一定經費支持。但如果不加甄別隨意揮霍新媒體資源刊登商家的廣告,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新媒體對公共責任的追求,且小微商家潛在的失信、違規等行為勢必威脅到校園新媒體的公信力,影響新媒體在大學生心目中意見領袖的地位。
(三)過度官方化,削弱吸引力。盡管已經明白新媒體的內容應重點圍繞學校形象、校園生活、校園文化等方面開展,但不少高校推送的內容仍因循守舊,處于直接轉發官網通訊稿的階段,顯得過于官方化。沒有選題策劃、沒有形式轉變的新媒體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新媒體,這種不活潑、太冗長的傳播形式沒有積極運用新媒體短平快等特質,難以吸引學生的青睞和關注,也就難以達到春風化雨的思政育人效果。
三、下一步對策
(一)高標準推動,進一步做強輿論引領。高校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殿堂,同時也是思潮的碰撞地、輿情的敏感地。做強輿論引領,需要新媒體在運營過程中高標準嚴要求,進一步占領各類輿論陣地,培養出經驗豐富、威望較高的師生擔任意見領袖,確保校園輿論場的正面導向;要充分收集輿情信息,不斷完善輿情監測和信息處理系統,做到對校內輿情了如指掌;要夯實預警機制,相關工作人員須掌握較為扎實的危機公關知識,能夠做到在突發事件中及時采取措施及時轉危為安。
(二)高站位謀劃,進一步做精部門協同。由于站位較低比較重視自身業績,抑或是難以承擔內容把關的重責,不少學校成立了數個、甚至數十個官方公眾號。從好的一面來看,似乎是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勝景”,但由于大部門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專業新媒體運營人才有限,多而分散的官方公眾號不但導致其品質不能滿足師生對高質量推文的需求,而且容易造成粉絲分散的窘境。要增強新媒體思政育人實效,需要高校頂層設計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和資源先辦好一個平臺。
(三)高質量落實,進一步做實內容監管。不少高職院校在新媒體教師配備有限,平臺交由學生干部運營為主。學生干部運營新媒體平臺的一大好處是生產的內容更為貼近學生實際,容易獲得更多的關注;而存在的一大隱患是學生干部情況了解不深把關不準容易產生內容上的差錯。筆者認為,無論如何教師把關這關不能省略,所有推文必須交由專門教師審核。同時,要有計劃地對新媒體學生干部進行培養,選擇部分行政工作讓學生干部參與進來以加深對整體工作的了解,以適當減輕教師在最重審核這關的負擔。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省高職院校黨建研究會2018年重點課題“新媒體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18A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謝拙政(1991.08- ),女,漢族,浙江義烏人,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