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晶
摘 要:隨著新時代的到來,高職院校在講授知識方面依然存有脫節現象,應該將思想政治滲透在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文章分析了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根本困境和創新思路,基于此,提出了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期望為未來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協同
隨著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我國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將思政教育工作滲透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當中,可以培養大學生的道德素養,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展。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根本困境和創新思路
改革開放以后,雖然我黨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思政教育,而且高職院校在此方面不斷創新與探索,但是,其教育依然面臨一系列困境,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在教育對象。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自媒體時代,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大學生的生活習慣產生了重要影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擁有自身特殊的認知,他們和傳統學生的情感與意識方面存有不同,更期望可以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
現階段,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依然依賴課堂灌輸式手段,這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個性化方面的需求,使思政教育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相脫離,無法滿足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導致思政教育遇到了沖擊,使其教育成效大打折扣,這樣的情況尤其凸顯在當代大學生當中,所以增強思政教育變成了現階段高職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務。
創新發展可以有效突破此困境,在高職院校教育整個過程中都要滲透思政工作,為未來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指明方向,依照創新觀念,加強創新培訓,實現制度突破,有效解決新時代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困境。
二、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
現階段,隨著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將此工作滲透在高職教育的全部過程當中至關重要,其可以實現全方面的育人,因此,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十分重要,其是長時間且系統的工程,高職院校應該在教育觀念、手段以及內容等方面著手建立“課程思政”的課程改革制度,堅持“思政課程”的課程建設標準,固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體系,做好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促進我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建立“課程思政”的課程改革制度
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著手,要求修訂思政課程,在實際制定課程大綱的時候,教師應該明確課程在其體系當中的具體定位,確定教學目標、內容以及成效,將思政教育元素滲透其中,并且在分配課時的時候確定思政教學的時間。與此同時,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成立專門的監督團隊,讓此團隊對思政教育元素的實際滲透情況進行督導,在評價的時候,要對教師課程思政相關部門展開評估,并且在教學層面上保障課程思政的正常展開。除此之外,相關管理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教學能力與水平,將課程思政當做是主要的評估內容,使用課程思政有關案例參與到教學成效的評選當中,提高教師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因此,建立“課程思政”的課程改革制度十分重要,其可以規范高職院校思政課程,培養大學生的道德素養。
(二)堅持“思政課程”的課程建設標準
高職院校在促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發展的時候,要制定完善的聽課以及備課制度,并且全面監督與控制教學質量以及教學內容。首先,應該在學生的學習以及日常生活當中滲透思政教育,根據學生會、黨組織等展開多樣性的校園活動,舉辦相應的競賽活動,提高思政教育質量與成效,在最大的程度上將思政融入到學生平時的學習以及生活當中。其次,高職院校應該建設一支高素養的團隊,加強思政教育培訓,提高團隊實踐能力。
(三)固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體系
高職院校應該建立思政育人機制,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將思政教育、實踐活動以及人才培養等得以全面落實,比如,在黨務部門當中,由宣傳部以及組織部牽頭,在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當中要融入黨建與意識形態,在行政部門當中,教務處要明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實際要求,而人事處要做好師資團隊的考核以及聘請工作,科研部門應增強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共同創新,與此同時,也要增強思政課堂的全面銜接,在二級教育單位當中,制定相應的思政教育小組,其成員包含書記、副院長以及院長等,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正常展開。因此,制定完善的“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體系十分重要,其能提高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質量與成效。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新時代得以到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之間的協同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應建立“課程思政”的課程改革制度,堅持“思政課程”的課程建設標準,固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高職院校當中滲透思政思想,促進高職院校思政課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左春雨.高職院校在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調查分析[J].天津電大學報,2018,22(04):71-74.
[2] 左春雨.高職院?!傲⒌聵淙恕睂騼群敖虒W實施的路徑,方法,模式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 2018,27(05):51-55.
[3] 高玫.關于高職院校思政課程微課設計和應用的思考[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7,19(04):81-84.
[4] 何衡.高職院校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學論壇,2017(3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