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豐盛

她引人注目,卻不被外人所了解;她為人低調,卻遮掩不掉內在的光芒。她先后擔任上海大眾聯合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鐵牛集團的副總裁,她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積極推動了上海大眾聯合發展有限公司、鐵牛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化體系建設。為上海大眾聯合發展有限公司、鐵牛集團的穩步前進做出了巨大貢獻。
她不僅是企業管理者,更是全方位的企業戰略的設計者與貫徹者,她不僅在上層設計中制定企業戰略方向與定位,也在具體的企業戰略模塊下,成為各模塊的架構師,幫助企業戰略的落地與執行。
她就是上海太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顧夢婭
“相貌秀氣、文雅,口才、風度俱佳,具有極強的溝通能力和獨特的處事技巧。”汽車行業的人士如此評價顧夢婭。
1997年至2017年8月,顧夢婭在上海大眾聯合發展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兼任人力資源總監,而在該公司的所有部門中,市場、研發和人力資源三個部門對公司貢獻最大。上海大眾聯合發展有限公司至關重要的組織體系和人力資源體系都是在顧夢婭的領導下建立的,也被打上了顧夢婭的風格和烙印,而這兩大體系也成為目前上海大眾聯合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的標志。
隨著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中戰略地位的上升,人力資源管理已深入到企業人才管理的各方面,企業間的人才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2013年,隨著上海大眾聯合發展有限公司的快速發展,各種風險也紛至沓來,此時,整個集團都在呼喚一套方法,為人力資源管理風險提供全面、實用的預防及解決方案,從而幫助人力資源工作者有效規避管理風險,迅速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實現公司穩健經營、持續健康發展。
顧夢婭猶如一名短跑運動員,在開跑的槍聲之前,她在腦子里已經繪好跑步路線圖:
在很短時間內,她不僅初步建立了上海大眾聯合發展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風險管理體系并形成《人力資源風險管理體系手冊》。她還成功申請到由國家版權局頒發的《作品登記證書》,證書名稱為:人力資源風險管理體系。
《人力資源風險管理體系手冊》是中國第一部人力資源風險管理手冊。
該手冊從人力資源管理合規性、合理性的角度出發,系統地識別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存在的風險和風險控制要求,旨在提升公司的風險管理意識以及管理水平。
名為“人力資源風險管理體系”的作品登記證書,內涵豐富,不僅涵蓋了人力資源的合規風險,還延伸到與公司運作息息相關的人力資源運營風險,由顧夢婭獨創的管理工具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遙遙領先。
人力資源風險管理,過去的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但是主要集中于員工在入職、在職、離職、勞動爭議等階段的風險,而顧夢婭的人力資源風險管理版圖,遠遠超出了這些范圍。
顧夢婭的人力資源風險管理不僅對合規風險,還創新性地第一次在中國提出了針對人力資源的運營風險,指出了具體的解決辦法,具有實用、簡明的指導作用。
針對運營風險的“人力資源風險監控”,顧夢婭構建了完整的人力資源風險指標體系,實現了對人力資源風險的監控及防范。指標體系中的指標已不局限于常規的工資總額、人力成本等財務數據,還有與企業戰略相匹配的人力投資回報、一線人員供給、關鍵崗位人員穩定、核心人才勝任力等管理效能類的指標。這些管理維度是企業高層戰略決策的依據,更是企業贏利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不可缺的利器。
2013年下半年,大眾聯合公司正式啟用人力資源風險監控,經過一年的指標監控后評估結果顯示,大眾聯合的人力投資回報以及關鍵崗位人員穩定均處于綠色安全范圍,而對核心人才勝任力、人力資源管理效能等方面提出黃色預警。
而后的一年中通過各類管理手段的實施,黃色預警的各項指標得到了逐步改善,從而推動了大眾聯合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兩年間,在員工人數精減的情況下,公司的銷售收入卻從210億元提升到215億元,利潤從7.8億元增加到8.4億元,人均銷售收入提升6%,人均創利提升11.5%,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在后面幾年中,公司仍是按照同樣的態勢得到良性增長。
如今,顧夢婭一手打造的人力資源風險管理體系早已成為汽車行業甚至其他行業的金科玉律,該體系聚集了人力資源風險管理的眾多高效解決方案,吸引了眾多汽車公司學習借鑒、模仿。
據不完全統計,6年來,上汽集團企業、華域集團企業、新朋集團、新型的科技公司澤景電子等公司均使用了顧夢婭研發的人力資源風險管理體系。
對人力資源解決方案保持專注,核心技術的掌握和技術的推陳出新,使得顧夢婭成為行業的標桿,技術上的領先更為眾多公司帶來優勢并形成競爭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