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林德納在黨代會上說中文!”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7日報道,在德國在野黨自民黨26日舉行的黨代會上,該黨主席林德納的開場白說了句中文——“社會與經濟在不斷變化,我們要與時俱進”。他還花大量篇幅描述中國的快速發展,以此批評德國現行經濟政策。在隨后的選舉中,林德納再次當選黨主席。
自民黨此次黨代會主題為“國家與人民一起成長”,會上除主席換屆選舉外,還為即將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進行動員。會場布置讓人耳目一新,場內有贊助商華為的廣告牌,主席臺電子屏幕背景上還打出4個中文大字:“經濟政策”。林德納演講的開場白更是令全場震驚,他用生硬的中文說:“社會與經濟在不斷變化,我們要與時俱進。”林德納在用德語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后表示:“按照當前形勢,我們的孩子今后除了要學英文,還必須學中文”。他直言已開始學中文,但中文確實很難。
現年40歲的林德納在演講中說,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正在成為一個試圖將自己的規則拓展到國外的“全球霸主”。他還表示,從前接受援助的發展中國家正變得越來越自立,甚至成為歐洲的競爭對手,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全球化的成功。林德納說,中國在數字化領域已處于領先,到2020年中國將建大約50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中國還擁有眾多富有創新能力的“獨角獸”企業,其申報的專利數已超過德國。“我說這些,并不是為激起大家對‘黃種人的恐懼,也不是叫大家閉關自守,而是懇請大家從‘舒適區醒來,不要再安于做旁觀者。”林德納大聲疾呼:“要是我們再不推行真正的經濟政策,自然會有其他國家這么做”。他的演講贏得多次熱烈掌聲。
德國《每日鏡報》等媒體評論說,林德納的這番講話是在批評德國政府。德國新聞電視臺表示,林德納借中國元素,贏得黨內支持。實際上,提倡自由經濟的自民黨領導層一直關注中國的發展,并要求德國和歐洲必須學會和中國打交道。自民黨成立于1948年,是一個中間派自由主義政黨。自民黨在2013年聯邦大選慘敗后,年輕的林德納接任黨主席一職。林德納勇于創新,被認為是“德國馬克龍”,在他的率領下,這一老牌政黨在2017年大選中東山再起,獲得10.7%的選票。他認為德國正處于“很深的經濟政治睡眠中”,“與中國隔離”政策是完全錯誤的,希望德國繼續在中國投資。
許多德國網民稱贊林德納在黨代會上的表現,認為他是“一個市場營銷和廣告專家”。在《每日鏡報》網站,有網民表示:“林德納是個合適的總理人選,他的政策是對的。”在柏林的華人學者鄭禾2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林德納的演講很有創意,也很有遠見。目前,德國和歐洲很需要這樣務實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