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手外傷急診處理時控制傷口感染的護理對策。方法:選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診手外傷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40例患者均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實施基礎護理,觀察組(20例)實施感染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感染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感染率更低,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外傷患者急診處理時,加強感染護理干預,可降低傷口感染率,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診處理;手外傷;傷口感染;護理對策
手部因使用頻繁,長時間與外界接觸,故手外傷發生率較高,由于手部解剖結構復雜,神經、血管、肌腱組織較多,治療難度較高,一旦護理不當,傷口出現感染,可能影響手部功能恢復,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本研究特收集我院收治的40例急診手外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傷口感染控制護理對策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診手外傷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40例患者均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12例為男性,8例為女性;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58歲,平均年齡(38.5±1.9)歲;致傷原因:13例為擠壓傷,7例為撕脫傷;觀察組(20例)10例為男性,10例為女性;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60歲,平均年齡(40.5±2.3)歲;致傷原因:12例為擠壓傷,8例為撕脫傷;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性別、年齡、致傷原因)表現相近而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基礎護理和健康教育;觀察組給予感染護理干預,內容如下:①接診護理。引導患者快速完成初步檢查,了解患者傷情情況,是否存在血管斷裂或肌腱斷裂情況;詢問患者基本信息。②心理護理。由于手部神經、血管較多,患者疼痛感程度更為嚴重,容易導致患者恐懼、焦慮、不安,出現頭暈、口唇發紫、出汗等情況,依從性較低;護理人員可通過溝通、交談、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積極對患者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從而減輕患者疼痛感,維持穩定情緒。③清創護理。在創口部位覆蓋無菌紗布,使用生理鹽水對創口及周圍皮膚進行沖洗,確保創口無菌,沖洗時需做好裸露血管、組織保護措施;使用充氣止血帶進行止血,患者接受麻醉后,對傷口進行再次清理,并將已污染的創口組織徹底清理干凈。④體位護理。患者在手術床上保持平躺姿勢,將患肢置于手術臺支架,并幫助患者對體位進行調整,提高患者舒適度;傷口處理過程中,患者頭偏向一側,避免患者直視傷口,產生恐懼、不安等不良情緒。⑤術后護理。待患者傷口恢復后,逐漸指導患者進行功能康復鍛煉,逐漸提升手部肌肉力量;根據患者情況適當給予抗感染藥物,并對手部肌肉彈性、血液循環、溫度情況進行觀察,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術后感染。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傷口感染率;通過問卷調查表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調查表滿分為30分,0~10分表示患者對護理不滿意,11~20分表示患者對護理基本滿意,21~30分表示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2]。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做統計學分析,以(%)比較行c2檢驗表示計數資料,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20例)1例出現傷口感染,感染率為5.00%;非常滿意5例(25.00%),基本滿意8例(40.00%),不滿意7例(35.00%),總滿意度為65.00%(13/20);觀察組(20例)3例出現傷口感染,感染率為15.00%;非常滿意16例(80.00%),基本滿意3例(15.00%),不滿意1例(5.00%),總滿意度為95.00%(19/20);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感染率更低,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5.5556,28.1250,P=0.0184,0.000,(P<0.05)。
3討論
研究表明[3],患者手部損傷程度越嚴重,損傷后與污染物存在直接接觸,傷口感染率越高,如患者受傷后,缺乏基本常識,未及時對傷口進行處理,延誤就診時間,則可能引起傷口感染,另外,由于急診科工作量較大,如紗布、器械未使用消毒液浸泡,室內環境未達到無菌標準,也是引起傷口感染重要因素。
因此,在傷口感染控制時可從以上因素著手。不斷對傷口清理、消毒制度進行完善,加強急診科環境消毒,護理人員應建立消毒隔離意識,正確洗手,積極和患者溝通、交流,緩解患者緊張、不安不良情緒,提高患者配合度,幫助患者對手術體位進行調整,提高患者舒適度,術后給予抗感染藥物,從而降低傷口感染率[4-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感染率比對照組更低,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手外傷患者急診處理時,加強感染護理干預,可降低傷口感染率,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曉青.開放性手外傷術后傷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分析[J].醫學信息,2015,33(z1):427-427.
[2]何丹宏,徐怡,潘曉賓等.手外傷傷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與護理教育[J].科技資訊,2017,15(18):222-223,225.
[3]涂元翠,江起庭,萬玲等.急診手外傷術后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9,33(1):115-117.
[4]蔡曉麗.手外傷術后屈指肌腱粘連肌腱松解術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7,39(6):760-761.
[5]孫紅緒,王淯溶,劉少艷等.手外傷帶蒂腹股溝皮瓣術后感染壞死的原因分析及預防[J].中國美容醫學,2015,2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