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體檢中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應用價值及體會。方法:以我院體檢中心進行健康體檢的459例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無痛胃腸鏡檢查,分析其檢查結果。結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檢出率最高82.57%(379/459),其次為胃息肉12.20%(56/459),十二指腸球炎10.24%(47/459)。結直腸息肉檢出率最高31.81%(146/459),其次為慢性結直腸炎19.83%(91/459),結直腸憩室3.27%(15/459)。結論:健康體檢中行無痛胃腸鏡檢查患者痛苦少,各類疾病檢出率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健康體檢;無痛胃腸鏡;應用價值
普通胃腸鏡檢查過程中,受檢者會出現各類明顯的不適癥狀,包括嗆咳、惡心、咽痛等,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機械性創傷。受檢者會由于懼怕不適而拒絕檢查,降低了患者的依從性。無痛胃腸鏡檢查采用鎮靜劑使受檢者處于睡眠狀態,對整個檢查過程察覺不到痛苦,因此受檢者的檢查依從性更高。本研究以459例體檢人員為研究對象,分析無痛胃腸鏡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在我院健康體檢中心進行健康體檢的459例健康體檢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男243例,女216例,年齡23-79歲,平均年齡48.5歲。所有受檢者均排除胃腸鏡禁忌者、拒絕接受胃腸鏡檢查者。
1.2 方法
檢查當天囑受檢者禁食,晨起快速口服20%甘露醇250ml,再口服溫開水進行腸道準備;檢查前要配備電電監護儀、氧氣、急救藥品、搶救措施等等。常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鐘1-2L,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推注芬太尼,按每公斤體重0.5μg劑量;再以每公斤體重1.5-2.5mg的劑量在1分鐘內注射異丙酚,注意高齡體檢者用藥時要相對緩慢,并嚴格控制用藥劑量。睫毛反射消失后即進行檢查,如患者出現異常躁動則追加異丙酚維持良好麻醉效果;針對心率低于每分鐘40次者,靜脈推注阿托品;針對血壓下降在30%以上者,靜脈推注麻黃堿;如患者氧分壓下降至80%-70%,則要立即終止操作,并加大氧流量,或靜脈推注地塞米松。檢查過程中先做胃鏡檢查,再做結腸鏡檢查,并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
1.3 診斷標準
內鏡檢查中,慢性胃火包括慢性萎縮性胃炎及非萎縮性胃炎兩類;胃癌前疾病則包括胃潰瘍、胃息肉、術后殘胃、慢性萎縮性胃炎。結直腸息肉可分為腺瘤性息肉(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管狀-絨毛狀腺瘤)與非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炎性、增生性)等。
1.4 統計學處理
將所有研究數據錄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lt;0.05視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胃腸類病癥是消化內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不良生活方式及進食方式使得胃腸類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因此在健康體檢中加強胃腸類疾病的檢查十分必要。傳統胃腸鏡檢查患者不適感強烈,對于胃腸鏡檢查十分排斥,無痛胃鏡檢查痛苦少、患者接受程度高,應用于健康體檢中可以及時發現受檢人員的胃腸疾病。在無痛胃腸鏡操作過程中必須由經驗豐富的麻醉專業人員及技術熟練的內鏡醫生共同完成,術中嚴格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給藥過程中合理控制劑量及速度,尤其是老年受檢者;注意嚴格掌握無痛胃腸鏡的絕對禁忌癥及相對禁忌癥。本研究中459名受檢者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檢出率為82.57%(379/459),胃息肉12.20%(56/459),十二指腸球炎10.24%(47/459),結直腸息肉31.81%(146/459),慢性結直腸炎19.83%(91/459),結直腸憩室3.27%(15/459)。
綜上所述,健康體檢中行無痛胃腸鏡檢查患者痛苦少,各類疾病檢出率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胡志偉,田書瑞,吳繼敏,等.胃食管反流病的普通胃鏡學特點:4086例臨床分析[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8,43(1):38-44.
[2]王云溪,王玉靜,歧紅陽,等.消化內科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現狀分析及其與胃腸疾病相關性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7):1535-1538.
作者簡介:姓名:劉瑞琳;出生年月:1987年5月3日;民族:漢族;鄭州市管城區人;單位:河南省人民醫院健康管理科